第一二四章廬陽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小狐看書】:WWW.XIAOHUKS.COM

原本銷售已經趨於平緩的漢唐尋呼機,在這條新聞播出之後,配合上央視黃金時段的廣告,以及央視開始播出的漢唐尋呼機的宣傳曲,頓時就在華夏大地上再次掀起了一波銷售的高~

漢唐尋呼機是92年11月5上架銷售的,當時因為華夏科技發明獎的頒獎典禮,第二天的時候,八千多態漢唐尋呼機就銷售一空,宏達廠開始連軸轉,李想也貸款上新生產線,就是這樣,宏達廠在半個月之內又生產出來三萬臺漢唐尋呼機,這才堪堪滿足華夏國內市場的需求。

接下來的這十多天,漢唐尋呼機的銷售量基本保持在每天兩千臺到兩千五百臺左右,而宏達廠因為現在採取的是連軸轉的生產模式,一天能夠生產三千臺尋呼機,因此這十多天下來,各地郵電營業廳的尋呼機櫃臺中,漢唐尋呼機多少也有了一些積攢。

可當12月2的《新聞聯播》播出之後,華夏各地郵電營業廳內的漢唐尋呼機立刻銷售一空,就連新一批上市的漢唐尋呼機也很快就銷售殆盡。不過這個時候李想已經不擔心產能不夠了,因為隨著另外兩條新生產線的投產,現在整個宏達廠採取三班連軸轉的生產模式下,一天足以生產出九千臺漢唐尋呼機。

有了這麼巨大的產能,除了在2號以後的頭三天有點緊張之外,慢慢的,漢唐尋呼機的整體銷售狀況就開始趨於平緩。不過在漢唐尋呼機那極具特的廣告語以及那首傳唱度極高的《奔跑》影響下,現在漢唐尋呼機的銷售狀況開始以一種平緩中趨於上行的態勢,徹底在華夏的尋呼機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相比於十一月下旬每天兩千到兩千五的銷售量,進入到十二月份之後,漢唐尋呼機每天的銷售量基本保持在三千到三千五左右,而且還是有漸漸增多的趨勢。

這樣一來,無論是銷售方面還是生產方面,都進入到了一個相對平緩的階段。

最讓李想高興的是,部裡的第一批銷售資金已經在12月6打入了漢唐實業的賬戶。第一個銷售月,三十天的時間,漢唐尋呼機一共銷售出去了七萬五千臺,其中漢字機在五千臺左右,而數字機則賣出去了七萬臺。

李想給部裡的價格是漢字機兩千三,數字機一千四,這麼算下來,僅僅是這一個銷售月的回款,就高達一億零九百五十萬!

五千臺漢字機,一臺兩千三,這就是一千一百五十萬的回款,七萬臺數字機,一臺一千四,這就是九千八百萬的回款,加起來可不就是一個多億嘛!

當然,這麼龐大的一筆資金只是銷售額,還要扣除各種稅費。比如說給742廠的單片機生產費用,給宏達廠生產整機的費用、漢唐實業員工的工資以及各種稅費等等等等,但即便是這樣,扣七扣八的算下來,最終的純利潤也高達四千多萬!

沒錯,就是這麼高的純利潤!這不算不知道,一算還就真能嚇一跳!漢唐尋呼機數字機的生產成本大約在六百元左右,而李想給宏達廠的加工費是六百五一臺,漢字機則要比數字機高出二百多元。因為漢字機的銷售量不是很大,因此咱就不算漢字機了。

就拿數字機來算,李想給部裡的價格是一千四,成本六百六,扣除漢唐實業其他的人工、稅費什麼的,一臺數字機的純利潤就高達近六百元,七萬五千臺你算算有多少就明白了!

這個時代無線通訊行業就是如此的暴利!您還別懷疑,這還就是那個年代的真實情況!

後世的導波尋呼機和導波手機,為什麼能在短短的五六年時間裡成長成為一個擁有幾十億資產的通訊巨頭?憑的不就是這個年代的暴利嗎?你要是換在二十一世紀,那是門兒都沒有的事兒!

當然,導波能夠成為華夏無線通訊業的巨頭,人家靠的就是技術領先。就和後世的蘋果一樣,人家靠什麼?無他,品牌和技術耳!

現在李想的漢唐實業已經取代了前世的導波公司,成為了華夏第一家生產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尋呼機的企業,而且漢唐實業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地方,那就是漢唐尋呼機的研發費用基本上沒有!

無論是無線通訊還是半導體微電子行業,龐大的研發費用永遠是一個企業繞不過去的坎兒!那些新產品之所以能夠賣出那麼高的價格來,真的是成本很高嗎?實話說,沒那回事兒!

就拿後世蘋果5和蘋果5s來講,兩款手機的成本其實都差不多,但之所以能夠賣那麼高的價格,人家蘋果就是把他們那龐大的研發費用攤進了售價中!

可現在的漢唐實業,因為有李想這個大開金手指的傢伙存在,研發費用什麼的,就是一個笑話,因此李想才敢將漢唐尋呼機定價定的那麼低,而且還會有如此龐大的利潤,這就是沒有研發費用的優勢!

反正不管怎麼說,李想在他重生後的第二個月,終於是收穫了他重生之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四千萬!

有了這筆資金,這半個多月一來一直資金窘迫的李想才算是緩了一口氣,而李想計劃中的一些事情也可以開始實施了。

現在最重要的漢唐尋呼機的生產和銷售工作都已經進入到了正軌,而漢唐實業因為有李德勝坐鎮,也不用李想過多的心。因此,李想在和周教授請了半個月的長假之後,自個兒一個人帶著一疊子資料,坐上了前往皖省省會廬陽的火車。

李想乘坐的這趟列車是從燕京始發直達廬陽的t63次特快列車,晚上八點在燕京火車站發車,跑一晚上的時間,第二天上午到達廬陽。這年頭的火車還沒有提速,這一千多公里的路程得需要跑十四五個小時。

在臥鋪上睡了一晚上的李想,神頭十足的下了車,打了一個的士,直奔廬陽的長江西路。

這時候的萬燕公司還沒有成立,不過李想知道,這時候老薑辦公的地方就在廬陽的長江西路,也就是後世萬燕公司的總部所在地。

到了地頭兒之後,李想直接推門而入,引起了正在辦公的那些工作人員的注意。

李想在來之前並沒有和老薑先生聯繫,李想也不想聯繫他。很多事情電話上說不清楚,當面面談才是最佳的選擇,因此李想這才不遠千里的直接上門拜訪。

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李想終於是和老薑見了面。

此時的姜先生還顯得比較年輕,畢竟他現在才四十來歲,而且正處在人生和事業的巔峰時期,因此整個人看起來都充滿了活力。

看到自個兒的收下領來了一個非常年輕的年輕人,正在工作中的姜先生很納悶的抬起了頭,有些遲疑的問道:“請問您是…”李想呵呵一笑,疾步上前,伸出了手,握住了還有些納悶的姜先生的手,這才說道:“姜先生您好,我是來自燕京的李想,漢唐通信實業有限公司的總裁!”說著,李想從夾包中拿出了一張名片,遞了過去。

姜先生接過了名片看了看,這才抬頭有些遲疑的問道:“李先生,我們之前似乎沒有什麼聯繫吧?不知道李先生此次前來有何貴幹?來,李先生請這邊坐。”姜先生說完這些話,對著那個還沒有離開的工作人員說道:“小周,讓辦公室的人給沏杯茶送上來!”李想坐到了沙發上,打量了一下四周的環境,笑著說道:“姜先生,此次我冒然前來拜訪,是因為有些事情想要和姜先生面談。可是我又找不到姜先生的聯繫方式,因此這才不得已的前來拜訪。”

“好說好說,李先生不遠千里的從燕京來到我這小地方,我表示歡。”這年頭的人,還不像後世那樣說話都是虛頭巴腦的,這年代的人還是比較實在的,而姜先生又是搞技術出身的,對於一些應酬上的話更是不太悉。

李想點了點頭,開門見山的直接說道:“姜先生,我之所以冒昧的前來拜訪,是因為我聽一個朋友說道,姜先生現在正在研發一種基於mpeg技術的視聽產品,而我的手裡恰好有一些關於這方面的設計,因此我才會前來和姜先生見面。我只是想請姜先生看一看我手裡的這份設計,看看還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的。”

“什麼?你說你的手裡已經有了完整的mpeg技術的產品了?”姜先生聽到李想的話,頓時不由自主的站了起來,口氣也顯得異常驚喜。

李想點了點頭,說道:“沒錯,我手裡的確是有一份成品設計了,而且還是我親自設計出來的。”說著,李想從夾包中拿出了一部分簡過的vcd機器的設計圖紙,立面當然也有一些不是很重要的技術參數,給了姜先生。

姜先生接過了那疊資料,低頭看了半晌,這才抬起頭來驚喜的說道:“李先生的這份資料很不錯啊!不過,這似乎不是一套很完整的設計吧?”李想笑著說道:“這才是我想和姜先生談的重點!”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