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齣遼東攻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徐卿,你到底想要什麼?”徐再生萬萬沒有想到,皇上見他的第一句話,竟然如此突然,如此意外。

不過徐再生只是微微一愕,略沉思後道“皇上,臣願率軍,趁此良機,平定北方!”上次大敗清軍,多爾袞率領餘部返回建州。蒙古大將提爾率軍歸降,奈曼、漢、扎魯特、巴林、阿魯科爾沁、翁牛特6部9旗於翁牛特海拉蘇至哈達圖一帶會盟,決定聯合脫離清廷的控制。同時黑龍江域的索倫部叛亂,多爾袞幾乎沒有停歇,立馬率軍北征索倫各部。

此時,雖然建州境內還有不少投靠的漢軍,但真正的滿八旗人數,並不是很多。如果能借此良機,大舉進攻建州,必將永絕北地之患。

所以徐再生此答,即正面迴避了崇禎尖銳的問題,又說出了他下一步的計劃和行動,可謂請旨。

朱由檢也沒有想到,徐再生會是這樣一個回答。愣了良久,始才笑道“徐卿,你可知,當一個臣子對權位,金錢,美人都不興趣時,身為皇上,是很難放心他統帥大軍出征的!”

“皇上,這些臣唾手可得!”徐再生毫不避諱,直白的令朱由檢都有些受不了“皇上,天下人不知臣,臣也不在乎。其實臣,什麼也不想要!”其實什麼也不想要!朱由檢仔細想了想,徐再生多年來所做的一切,他得到了什麼?他似乎得到了許多許多,又似乎什麼也沒有得到。

就跟第一次見面時的那樣,他就不似這個世界上的人,那樣出塵,那樣的不入世。隱隱浮游在塵世邊緣,做出每一件事,卻是那樣的驚天動地。

“哈哈,你什麼也不想要。朕偏偏全都要給你!”朱由檢突然間覺得非常放鬆,其實他的內心也明白,憑著徐再生現在的實力,如果他有反意。完全無需北上勤王,完全無需入京,完全無需再次北征。如果他覬覦皇位。他有太多的實力,他有太多的選擇。如果他連皇位也不想要,那麼朱由檢還會害怕什麼呢!

“朕將加封你為正一品太傅。特進榮祿大夫。如果你能平定建州。朕再封你為徐王。以兄弟與卿相稱!”封王?兄弟相稱?自從太祖火燒八角樓後。凡是異姓王。在後世歷來罕見。而作為朱氏子孫。雖然有藩王地稱號。但幾乎沒有啥權利。而且沒有特旨。一生不能離開封地。

這些對徐再生來說。並不見得是什麼好事!而皇上與徐再生兄弟相稱。就有些驚世駭俗了。當此消息傳出皇宮。不僅百官被震地啞口無言。京城萬民也都懷疑自己耳朵是不是背氣聽錯了。封王?與皇上兄弟相稱!這…這簡直聞所未聞嘛!這又是多麼大地殊榮與聖恩嘛!

和京城地市民們不一樣。當許多文臣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反應就是聯想到。昔宋朝地太祖皇帝趙匡胤與趙光義。弟替兄位!難道皇上有讓位地想法?荒唐。實在是太荒唐了。

可是和官職不一樣。那什麼太傅和特進榮祿大夫地榮勳。百官還可以聯合起來抵制。使得內閣通不過票擬。無法形成事實上地加封。但皇帝與徐再生結拜為兄弟。這就完全屬於私人上地事務。雖然百官仍可勸諫。但若是皇上一意孤行。誰也阻止不了啊!

皇后寢宮坤寧宮內。周皇后一臉關憂之道。

“皇上。你真要和徐督師結為兄弟?”

“朕豈能言而無信!”

“那兒豈不要喊徐督師為叔叔?”

“嗯,按照輩分來說,確實如此!”

“皇上,兒正在她的宮中,哭的傷心著呢!”朱由檢這才從躺椅上睜開眼睛,看著坐在他旁邊的皇后,訕笑道“這個兒。哭哭就好了。不要去管她!”

“皇上,你說咱們的兒。要是大上幾歲,那該有多好啊!”周皇后不無惋惜地嘆道。

“有什麼好,沒見朕在百官前賜婚,他都拒絕了嘛!你說,如此惹惱朕,朕是不是應該殺了他!然而朕卻對他越來越是喜歡。如此有情有義之人,你說朕又該如何苛責。既然他不願賜婚,那朕就與他結為兄弟。願朕在百年之後,他可以看在朕如今的恩情上,不為難太子!”當年三月,徐再生經過大量的糧草準備,並從江南幾次調集新軍,共聚集二十萬大軍,兵分二路,一路由山海關進軍,入寧遠,錦州,攻打義州,海州。另一路由金州登陸,攻打復州,蓋州。最後合兵攻打遼陽,全面壓向清廷地盛京瀋陽城。

戰役第一階段結束後,繼續派兵攻打建州,勢必讓清軍主力殘部,全面瓦解。然後進入戰役的第三階段,分化拉攏。

徐再生下的決心很大,誓要憑此一戰,永絕遼東之患,永絕北地之險。可以讓整個明廷在平和地外部環境中,迅速發展民生,恢復國力。以應對接下來的全球爭霸

崇禎十二年四月,江南新軍二十萬眾,協同明廷官軍三十萬,兵分二路,迅速向遼東開進。朱由檢為了一壯軍威,親自盛裝,為所有軍隊送行。

看著一隊隊軍容威武的新軍,雄赳赳地從他眼前走過。朱由檢熱血澎湃,豪氣頓生。登基十幾年來,從來沒有一刻,像現在這般,他覺得自己是個強大的帝國君王。

當年他寄希望於袁崇煥,五年平遼!現在十多年過去了,遼東依然糜爛!可現在好了,他的重臣徐督師,沒有告訴他五年平遼。他只說,皇上,我要一戰永定遼東!

聽聽,這是何等的氣概!這如何不讓朱由檢動,意氣風發!

“徐卿,卿這十萬大軍,足以比得上建奴百萬烏合之眾!願此行凱旋而歸。朕定不負當初之諾!”徐再生一身盛裝,當即行了個軍禮,道“皇上,臣去也!”五十萬大軍,加上運送糧草的民夫海船。總共動用了差不多百萬之眾。如果不是江南這些年積蓄頗多,恐怕明廷也組織不起這樣的大戰役。

這是明對後金的歷次戰鬥中,規模最大地一次。

為了此次戰鬥,徐再生不惜血本,幾乎調了江南的所有儲備糧草和新軍,為的就是一戰定乾坤。為了萬無一失,眾多的斥候探子,數月前就密佈遼東各地,以使徐再生可以掌握第一手地軍事情報。

此時的清主皇太極獲知明軍五十萬大軍攻打遼東時。驚得幾乎跳起來。多少年了,多少年明軍在遼東,一直是守勢。雖然他早就獲知江南的動靜。但他一直以為,江南督師有自立謀叛之意,所以他從來是樂見其成。如果不是沒有確切跡象,他甚至早就派人商談聯盟了。

可自從多爾袞敗退關內,嶽託戰死河北。幾乎一夜之間,所有的形勢都發生了改變。先是蒙古各部會盟脫離清廷控制,後有庫倫部變亂後院。最令皇太極困擾的是,親王多鐸竟然橫行不法,意謀奪汗位。

內有憂患。外有強敵。皇太極迅速決定,調集所有兵馬,親率敵。在遼陽,與明軍決一死戰,事關清朝生死,在此一舉!

也不知是受到江南新軍地鼓舞,還是官軍地戰鬥力突然上升。大軍一路所向披靡,連克城池,只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深入遼東。二路大軍分別西寧堡,蓋州,向海州奔去。

“報,元帥,偵騎探得大量遊騎從邊路襲往我軍後路。見其方向,恐是要斷我糧草!”收到此情報,徐再生不在意地笑了笑。幾乎沒攻下一個城池,他都會留住大量的官軍。所以想要憑少量的遊騎斷其後路,徐再生還是不畏懼的。

最重要的是。他本不擔心他的糧草安全。因為幾乎所有的糧草。都由海船從內地運來,為此他動用了江南大半地民船。在絕對地制海權面前。你說他還害怕糧草安全嗎?

率領三千騎的阿濟格也納悶呢,你說都深入敵軍後方幾百裡之遠了,沿途即使是被明軍地遊騎探知,他們也不理會。只是回城堅守。這…這也太詭異了吧,動用如此之多地軍隊,為什麼看不見輜重?為什麼沒有糧草隊?難道這些人,都不用吃飯的嗎?

明軍的糧草沒有碰到一個,阿濟格三千騎攜帶的乾糧卻要不夠用了。沒想到啊,誰能想到,一路上連一支運糧的車隊,也沒有碰到呢。不行,再這樣下去,別說戰鬥了,恐怕敵人面都沒見幾回,就全都餓死在這個鬼地方。

“還沒有阿濟格的消息嗎?”遼陽城內,皇太極臉極為難看。自從明軍出師以來,他收到的消息一個比一個壞。最糟糕的是,那些投誠的漢八旗,一個個見風使舵,紛紛倒戈。

沒有比這個更壞地消息了,漢八旗的大量倒戈,不僅讓清軍喪失了大量的戰鬥力,而且這些人,非常悉清軍的部署,形勢對於皇太極來說,越來越不妙。

眾多的親王,原本就對收編漢八旗極為有意見。現在好了,漢八旗的倒戈,更是讓他們叫囂的更加厲害了。皇太極的威信,一時間降至低谷。這才是最致命的,許多親王眾將,在明廷大軍地壓迫下,紛紛心生懼意,嚷嚷著要對明廷俯首稱臣,重新議和。

俯首稱臣,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皇太極,必然要被解押北京,聽候崇禎那個老兒的處置!

徐再生,徐再生!全是這個人!全是這個一直被他忽視的人!全是這個人,改變了一切。

“多爾袞,命令你率領所部,連夜奔往海州,勢必想盡一切辦法,給明軍一次大挫,挽回我軍低的士氣!”

“是!”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