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光復全東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瀋陽,第一方面軍前線總指揮部大院外。
第一方面軍的幾個前敵總指揮,牛田貴、張彪、賴三以及凌天豹等人身姿筆直的肅立在指揮部外。
因為他們得到消息今天第一方面軍總司令張明宇就將乘坐汽車趕到瀋陽。早在瀋陽光復之時,張明宇就從北平乘坐汽車帶著警衛旅朝瀋陽趕來,一時指揮下階段進攻作戰,而就是仗打到現在第一方面軍各部已經俘虜了不下於十萬軍俘虜。
俘虜的籍僑民和
本開拓團人數也在急劇增加,至於這些戰俘的處理問題,第一方面軍高層意見不一,牛田貴和賴三等人就主張將所有
軍戰俘就地處決,張彪等人則是建議將這些
軍戰俘關押起來,為
後的工廠充當苦力。
最重要的是,第一方面軍也抓到了偽滿洲國皇帝溥儀,從整個抗戰大局和民族情結上來看,溥儀身為偽滿洲國的皇帝,將東北大好河山賣給本侵略者,論罪當誅。
但是,真正的事實卻不是這樣的,溥儀當偽滿洲國的皇帝也不是他自願的,可以說是被本人
迫,當然,他也存在著復清的想法,這是滿清的遺老遺少都有的想法在當時。
所以溥儀該不該殺,這個張明宇還是需要慎重,加上大連和旅順已經光復,海軍潛艇編隊不但取得了輝煌的戰績,還在空軍的配合下俘虜繳獲了軍十多艘各種噸位戰艦。
就在眾人翹首以盼等候多時之際,警衛旅的車隊開進了瀋陽城,張明宇的警衛旅是在原先的警衛團的規模上擴編的,是一支機械化部隊。
警衛旅的速度很快,很快張明宇乘坐的汽車就在衛隊的簇擁護送下快速來到了指揮部大院門口的大街上。
一隊隊荷槍實彈的士兵四處警戒,張明宇在侍從副官李文龍和參謀長劉誠的簇擁下大步走了車,和張彪等人一一握手後,一行人全部進入了司令部。
進入司令部大廳之後,張彪就向張明宇報告道:“總座,一路辛苦了。”
“不辛苦!比起前線的將士們,這點行程算什麼!”張明宇笑著擺手道。
“總座!您既然都來了,您就說說,據初步統計,目前我們已經俘虜了軍作戰人員十餘萬人,如果加上
籍平民和開拓團那人數至少已經超過了三十萬。這些大小鬼子,平
;裡沒少禍害東北的百姓父老,我建議把他們全部殺了!為那些被他們殘害致死的百姓報仇雪恨!為前線陣亡的將士們報仇雪恨!”牛田貴大大咧咧的道。
“老牛!不是都跟你說了,殺了這些小鬼子實在太便宜他們了,把他們留著給我們的兵工廠當苦力,按照總座的話來說,榨乾他們的剩餘價值,然後再殺掉他們,這樣豈不是更好?”張彪反對道。
“那些鬼子青壯年可以留下幫我們挖煤挖礦,修橋鋪路,但是這三十萬人當中至少有一半的是老弱婦孺還有一些都沒有長齊的孩童,留著他們不是
費我們的糧食?還有那些
本鬼子的餘孽,留著他們長大了以後仇視我們?找我們報仇?”賴三反駁道。
“好了!你們都不要爭了!這些俘虜統一調配,凡是十六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全部留下,留著後我們的工廠建設,讓他們擔當免費的勞工!其餘的全部統一暫時看押。
後我留有重用!”張明宇一錘定音的道。
“總座,那些老弱婦孺留著幹什麼?除了費糧食有什麼用?”牛田貴不解的問道。
“這個你就不懂了,後登陸
本本土,必定會遭到他們的殊死抵抗,如果有了這些
籍僑民在前面開路,就算不能給鬼子造成什麼麻煩,也要讓他們常常被迫自相殘殺的滋味,小鬼子在中國不是經常這樣幹嘛?我們也讓他們嚐嚐這切膚之痛!”張明宇故作高深的道。
“哈哈!這個我贊成!”牛田貴聞言開心的笑起來。
“我也同意!小鬼子太他媽的不是人了!是時候血債血償了!他們欠我們中國欠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定要讓他們十倍,一百倍的償還!”賴三也擊節道。
“好了!下面你們彙報一下各部隊的進展情況吧!”張明宇擺手示意道。
“我先說吧!總座,我們西路軍的十個步兵師已經在裝甲部隊的掩護下進入了黑龍江省,空軍在昨天向軍在哈爾濱的的防線進行了轟炸,最多明天我們的前鋒部隊就能夠進抵哈爾濱外圍防線了。”張彪站起來指著桌子上的地圖彙報道。
“嗯!”張明宇點了點頭道:“你們西路軍除了留下必要兵力固守長等吉林省內的重要區域外,主要的任務就是進攻黑龍江,爭取在入冬之前全部光復黑龍江國土,消滅所有殘餘
軍。”
“是!”張彪啪地立正,旋即坐下。
牛田貴站了起來指著地圖道:“我們東路軍除五個師正在清剿遼寧各地的殘餘軍、偽軍以及土匪外,其餘主力分別先後光復了大連旅順等地,目前正在大連等地休整!”
“嗯!田貴,你的西路軍暫時除了清剿遼寧境內的偽殘軍外,暫時沒有什麼別的任務,暫時休整一段時間,爾後向中朝邊界密集集結,隨時準備跨過鴨綠江,進攻朝鮮!”張明宇點了點頭道。
“是!”牛田貴也身立正,旋即啪地坐下。
沉了片刻,張明宇語重心長的對眾人道:“諸位弟兄們,東北即將全境光復,我們下一步的作戰目標就是朝鮮半島,將所有的
本鬼子趕回老家去,光復朝鮮半島之後,全軍休整擴編,等待時機隨時準備東渡大海,進攻
本本土,徹底粉碎
本軍國主義者滅亡中國稱霸亞洲的野心!明白嗎?”
“是!”眾人紛紛起身立正轟然應諾道。
“好了!沒有什麼事情都散了吧!各自去忙吧。”張明宇滿意的擺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