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小狐看書】:WWW.XIAOHUKS.COM

恭親王終於來到了太原。恭親王端坐在屋子中央的椅子,看上去興致很高。

黃玉昆陪坐在左側,袁德明、曹鼎臣、楊松林三人侍坐在右側,認真地聽恭親王訓話。恭親王的態度十分溫和,但屬下們似乎是習慣了王爺威嚴的樣子,反而顯得有些侷促不安。

恭親王對袁德明說:“袁大人,你對這事怎麼看?”袁德明忙說:“王爺,造成鹽政混亂的本原因,是個別官員自以為是,置朝廷法度於不顧,非要另搞一套,無非是想沽名釣譽。其結果,條文越多,鹽政就越發混亂。”恭親王問:“黃大人,你有何高見?”黃玉昆道:“袁大人言之有理。古人以半部《論語》治天下,正是這個意思。

我朝關於鹽政的章程已經十分完備了,只要把現有的章程執行好,問題自然可以解決,不必另搞一套。

“恭親王擺了擺手:“你們這樣爭論下去,毫無益處,還是儘快拿出辦法來,杜絕私鹽氾濫。袁大人,此事就由你來主持。”恭親王斷然說道:“嚴行申飭各級官員,止參與販賣私鹽,違者重處不赦。

限十之內,將解州私鹽案了結,拿辦所有涉案人員,但也不許累及無辜。

“這天,祁子俊來到恭親王行轅,向恭親王彙報徵收“練餉”的事。祁子俊面有難地說:“對於徵收‘練餉’一事,商人們的牴觸情緒很大。”祁子俊道:“‘練餉’之事,如果王爺准許,子俊即便全力承擔,也無不可。”恭親王和顏悅地說:“說說看,你有什麼要求?”祁子俊道:“子俊有意涉足鹽業。”恭親王搖搖頭:“包商的數目,絕對不能再增加了。”祁子俊道:“子俊以為,不妨仿效明朝的舊制,無論任何人,凡繳納一兩銀子‘練’者,就可以獲得十引鹽的買賣權,用繳稅憑證換取買賣官鹽的‘鹽引’。這樣,既增加了稅收,又徹底杜絕了私鹽氾濫。”恭親王一聽大悅,一拍巴掌說:“這個主意好,誰報效國家越多,應得的好處就越多。我跟黃玉昆他們商議一下,讓他們儘快拿出個具體辦法來。子俊,還是靠了你,這些沒頭緒的事情才有了個結果。”楊松林來到恭親王行轅,跪在恭親王面前。

恭親王道:“你同祁子俊倒是有些過節。”楊松林表白說:“奴才死心塌地效忠王爺,絕不會與祁子俊之商沆瀣一氣。奴才對他的行為處處留心,就拿他從長手中逃脫來說,實在太過容易,其中有許多可疑之處。奴才懷疑他有變節之舉,早就進行明察暗訪,只是苦無實據。”這句話正中恭親王下懷。

恭親王點頭道:“你繼續查下去。”楊松林又說:“還有,他提出這個‘鹽引’的事,分明是要把國家該得的利到自己的包裡。”恭親王道:“以後,有關祁子俊的事情,無論大小,都要及時報告給我。”祁子俊不安地站在恭親王的面前。

恭親王面無表情地說:“子俊,推行‘鹽引’之事,恐怕還要等上一段時間。”祁子俊問道:“王爺吩咐下去,有誰敢不照辦?”恭親王推脫道:“鹽政之事,屬於重大國策,我不便獨斷專行,還須奏明皇上才是。”祁子俊道:“要是楊大老爺能出任鹽道,推行‘鹽引’也就毫不費力了。”恭親王笑了笑:“子俊,我把這個人情留給你,由你推薦楊松林升任鹽道,楊松林心懷,在鹽運方面肯定會與你誠合作。”第二天,祁子俊來到山西商會會所,動員商人們寫保舉楊松林的奏摺。

奏摺寫好了,平鋪在桌子上,旁邊擺放著筆墨。商人們依次走過去,簽上自己的名字。

一個文巡捕手持拜帖走進來。

文巡捕道:“鹽法道曹大人請您過府一敘。”曹鼎臣和祁子俊對坐在山西鹽道衙門客廳裡,兩人神情都十分嚴肅。

曹鼎臣問:“祁少東家何必要跟楊松林這班下三濫攪在一起?”祁子俊嘆口氣說:“人總有身不由己的時候。”曹鼎臣道:“我只是書生意氣,當了這麼多年官,對於官場上勾心鬥角的事,始終摸不著門兒,還是祁少東家讓我長了一回見識。只是有一句話我要關照你,跟楊松林這路人打道,一定要格外當心。我擔心,少東家一心為楊松林算計,最後反倒讓楊松林給算計了。”曹鼎臣問:“我始終不明白,祁少東家何以對曹某有如此之深的成見?”祁子俊道:“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子俊為國家著想,倡導‘鹽引’,你為何從中阻撓?”曹鼎臣到奇怪:“我何時阻撓過你?前不久,我還勸王爺仿效明朝的‘鹽引’制度,祁少東家有此想法,可以說與曹某不謀而合。”祁子俊緊盯著曹鼎臣的眼睛。從這雙眼睛裡,他看出曹鼎臣講的是真話。他忽然到有些後悔,也有些內疚,甚至還油然而生了一種欽佩,便猛地站起來:“曹大人,告辭了!”祁子俊風風火火地推開蘇文瑞的門:“蘇先生,咱們快停下來!”蘇文瑞問:“怎麼回事?”祁子俊說道:“咱們都錯了。這個曹大人,沒想到還真是個清官。”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