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皇帝的賞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小狐看書】
“那便退遠一些,大家都要小心,而且必須保證不會傷到前方的人。”秦慕白說道。
“將軍放心,前方是一處荒山,連來用作試驗,早已被封山,生人不會上去。”
“那便好。”秦慕白說道,“開始吧!”眾人退避到許遠開外,一名膽壯的漢子舉著火把,小心的拖著一極長的引線將它點燃。然後,他大聲叫喚的逃了回來,並撲倒在一處荒草坑中。
眾人都捂上了耳朵,屏氣凝神的盯著那嗞嗞燃燒的引線。眼看著它就要燒到炮身上,大家都有些緊張的蹲了下來,連秦慕白也
覺有些心跳加快。
“轟!”突然一聲巨響,前方一塊地方的天都似乎塌了!
一瞬間,秦慕白幾乎是出於本能的臥倒在地,其他人也驚惶的叫成了一片撲倒在地沒有起來。
很明顯,這是炸膛了!
幸好眾人都離得較遠,這一次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可惜了!”秦慕白松開耳朵,嘖嘖的嘆息。三個老頭兒和眾匠人們也一起哀聲嘆氣,並不停的向秦慕白請罪。
“無妨,不怪你們。如果那麼容易就得以成功,那也就輪不到咱們來琢磨了。”秦慕白如此說道,心中多少有些遺憾。畢竟是超越時代的東西,自己一沒相應的工具而沒有實際的動手能力。彷彿除了設計與提供理論支持,其他能做的就沒什麼了。
看來,發明創造也似乎不那麼容易。比起高端的科技與先進的武器來,紅衣大炮這種玩藝兒,算是老土到掉渣了。可是實際動手要將它造出來,離開了相應的設備與技術,還真是有些困難。比喻範鑄的技巧,鋼鐵的純度與耐高溫程度,火藥的多少與純度,等等,這些細小的環節都不能有任何錯失。
“將軍,小人有個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一名匠人說道。
“哦,我記得你。你是這襄州鐵礦上資格最老的範鑄師,周老師傅吧?說吧,我很想聽聽你的建議。”秦慕白說道。
周師傅愧疚的苦笑了兩聲,搖頭道:“不怕將軍笑話,其實小人只是個不入的範鑄師,澆銅鑄鐵的功夫不怎麼厲害,金銀那些東西的範鑄更是一竅不通。否則又怎麼會留在這個小鐵礦上,空磨幾十年?——小人的建議就是,要想製成這樣的非凡器物,非得請到真正的高手範鑄師不可!”秦慕白輕擰了一下眉頭:“你的意思是,讓我去朝廷的將作監請人?”
“正是。普天之下的能工巧匠、範鑄大師,多半集於朝廷將作監。我們這些不入的小角
,再如何努力,恐怕也是無法制出將軍想要的神炮了。”周師傅說道,“不信將軍可以回去,看一看你自己的家傳兵器,將作監軍器署打造的那柄——虎頭鏨金槍。若有那番範鑄冶打的技藝,何愁造不出將軍想要的神炮?”經他這麼一提醒,秦慕白還真是眼前一亮:“有道理!這麼說,還真是值得一試?”
“將軍恕罪,小人等輩實在是有心無力。或許,將作監的高人們,能襄助將軍達成願望!”
“好吧,不管怎麼樣,還是非常的謝你們。”秦慕白點頭微笑道,“大家都辛苦了,我馬上派人分發賞賜給你們。今後若有難處,我或許還會要回來找你們幫忙的。還請諸位將此事守口如瓶,不要外洩為好。”
“多謝將軍!將軍放心,我等都是知道好歹之人。”眾匠人們都一起欣喜的拜謝。
秦慕白離開了礦區,心中多少有些失望,但又燃起了一線希望。哪天回到了長安,倒是可以請將作監的人幫我製造大炮!到時,就算造不出摧枯拉朽的神武大炮,造兩管火銃總該行吧?萬事開頭難,當年愛迪生點亮第一個燈泡時,肯定沒想到後來宇宙飛船的光華,會閃耀在浩淼的太空星河之中。
只要我先鑽研發明出第一管火銃、第一尊大炮,以大唐進奮發、兼容幷包並富於創造
的民族氣質,肯定會有更多的能人智士能工巧匠,繼往開來的優化這種發明,並不斷的創造出更加出
的先進產品。我現在的舉動,就如同當年的愛迪生點亮第一個燈炮。
換作是在別的朝代,尤其是清朝那種時候,我若是改搞這些所謂的發明,指不定還要被扣上一頂“妖言惑眾、奇技巧以亂國”的帽子…
一路且行且想,秦慕白回到了刺史府前。算算時間,自己居然一去就是大半天,費了不少時間,今
還有許多公務尚待處理。
方才到了衙門口,只那裡有幾名十分礙眼的士兵矗立,院中還有陌生的車馬。
“呵,御林軍?難道是李恪回來了?”秦慕白可是認得這些軍士的袍鎧,不由得心中一喜就踏了進去。
“拜見秦將軍!”一名小校模樣的人顯然是認得秦慕白,急忙上來拱手一拜道,“我等奉命,專程前來將一件物什
予秦將軍。”
“物什?”秦慕白上下他那小校一眼,“你不是宮裡的千牛衛備身麼,難道是皇帝陛下差你們來的?”
“回秦將軍話,正是。”那小校回道,“其實,這本是皇帝陛下給將軍的一件賞賜。只是陛下有言在先,不行聖旨不頒賞辭,只當是私人饋贈。秦將軍收納便好,亦不必跪謝恩。”
“哦,這麼複雜?”秦慕白不笑了,“好,那微臣就謹遵聖諭,既不跪
也不謝恩——是什麼,拿來吧!”那小校一招手,一名千牛衛士兵正
走過來,手捧一個硃紅
的漆盒,遞到了秦慕白手中。
“將軍既已收訖寶物,我等即刻回京旨,告辭!”小校說完,帶著這群千牛衛上車跨馬,轉眼又走了。
“搞什麼啊,神神秘秘的?”秦慕白大惑不解,回到書房打開那盒子,不笑了。
原來,是一枚“阿娜律”!
阿娜律是天竺傳入的佛具之一,柄端作“心”形,常用竹、骨、銅、玉製作。法師講經時,常手持阿娜律一柄,記經文於上,以備遺忘。後來這件佛具隨著大唐佛教的盛行開始傳開來,而且形狀也漸漸發生了一些改變。直到現在,大唐宮廷之中常用美玉在製作這種“阿娜律”而且將前端做成手形——專用來給後背撓癢癢。
因此,阿娜律又有了一個別名,“不求人”又稱——玉如意!
“這玩藝我太眼了,這不就是李世民的玉如意麼?他一個人閒來無事時,經常拿這玩藝在脖頸後背上撓癢癢。”秦慕白不
暗笑道,“現在把他的‘不求人’、‘玉如意’賜給了我,言下之意,是不是襄州之事,我處理得正合了他的心意呢?”看來,是個吉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