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異王晙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原文】馮異與赤眉戰,使壯士變服與赤眉同,伏於道側。旦,赤眉使萬人攻異前部。賊見勢弱,遂悉眾攻異。異乃縱兵大戰,
昃,賊氣衰,伏兵卒起,服
相亂,赤眉不復識別,眾遂驚潰。異追擊,大破之。
吐蕃寇臨洮,次大來谷。安北大都護王晙率所部二千,與臨洮兵合,料奇兵七百,易胡服,夜襲敵營,去賊五里,令曰:“前遇寇大呼,鼓角應之。”賊驚,疑伏兵在旁,自相鬥,死者萬計。
譯文及註釋譯文漢朝時馮異征討赤眉軍的時候,命令士兵換上赤眉軍的兵服,埋伏在路邊。第二天,赤眉發動一萬人攻打馮異的先頭部隊,賊兵看馮異兵力薄弱,就全軍出擊,發動猛攻。馮異指揮士兵奮勇應戰,一直堅持到傍晚,賊兵氣勢已經弱下來,埋伏在路邊的士兵突然出擊,由於這些伏兵的服裝和赤眉兵相同,一時間赤眉兵沒有辦法辨識敵我,於是驚慌失措地逃逸。馮異下令追擊,赤眉軍大敗。
唐朝時期吐蕃入侵臨洮,抵達大來谷。安北大都護王晙率領兩千士兵,和臨洮軍隊聯合抵禦吐蕃。王晙事先挑選了七百名勇士,換上了吐蕃的軍服,趁著夜襲擊敵營。在離敵營五里的地方,他對士兵們說:“遇到敵兵,就大聲喊叫,同時擊鼓吹號相應。”敵兵果然認為四周有兵埋伏,非常驚慌,開始自相殘殺,死了數萬人。
註釋①馮異:漢光武帝劉秀將,從平河北,為徵西大將軍收降赤眉,威行關中。
②赤眉:王莽末年,起兵於今山東一帶的農民起義軍,為區別敵我,眉塗成赤
,故稱赤眉軍。後為劉秀擊敗。
③王晙:唐中宗景龍間為桂州都督,大敗吐蕃,進幷州都督長史。因討突厥有功,遷朔方行軍大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