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一碗紅塵擺在這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放到器物上也是一樣。
我身上原本有這本事,只是我不知道怎麼來用。如今遇到了一葉先生,我知道這本事怎麼用了。
先識外物,通過觸碰一塊岩石,握著一把土壤,來解讀這岩石,土壤裡包裹的信息。再對著觀山,觀樹。看花草樹木是悲是喜·······如此練了四天後,第五天,一葉先生在後院給我安排了一間靜室。他告訴我該打坐了。
這次的打坐卻又有很大不同。
一葉先生問我,平時打坐,坐的都是些什麼。
我告訴他,學的這一門很雜,沒有固定的派系,只是一開始有個天地的迴向。到後來,功夫深了,就又坐非想非非想的那一念。
目前呢,倒是也能坐住那一念。
大概的境界,就是這樣吧。
一葉先生告訴我,我能坐住非想非非想的那一念確實是非常的厲害。可是,我這一念無,無
的話,坐住了,也無法盜取元炁。
修道二字。陰符經講的好,歸結底就是一個盜字。人活在世間,有
常的活動,本身就是一個消耗的過程。想長生久視,想
身成聖。盜元炁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
否則,古往今來,尤其民國時期,那會兒有很多的武術家。但這些武術家的壽命都很短。原因何在?就是一個不懂盜元炁。
而打的過程,卻是一個爆發元炁的過程。
無論接引外力也好,還是發的本力也罷,最終打的就是一個元炁。
我如果想盜元炁,這靜坐功夫,還得從上來修。
於是,他教了我搭鵲橋。
搭上了後,可以口生津,那個叫金津玉
,它是比什麼大補藥都要好的靈丹。
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龍虎合抱印。
即手上要結一個印訣。
這些做好了以後,第三步就是六大定。
何為六大定,六
講的就是六識,要求六識不動,不因外,因內而動。
要一下子定在那裡,彷彿一釘。頭頂有柄錘,坐下來,錘一落,人就要定住不動了。不僅身不動,心等等一切都不要動。
做了這一步後。第四步就是個合。
合上天地。
與天地合,首要一點就是要捨去一個我,要求無我才行。
有了我執的念,永遠沒辦法合入天地。
將心中的我執斬去了之後,天地自然就合進來了。
但這個過程的初步階段,要有人護法才行,無人護法,外容易侵入,到時合上來的很可能是一道外
,而不是所謂的天地了。
只不過,這是相對身上沒有任何功夫的普通人而言的了,類似我們這些武者身上陽烈之氣高的嚇人,休說一般外,就算修成大氣候的東西,都不敢接近我身體方圓百米的區域。
合上天地,什麼都不要想,不要做,不要有什麼導引,觀想的念頭。
要等,等到一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