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京城是許多人連忘返的地方,也是有許多人埋骨的地方,這裡住著大漢權力最高的人,也有被押著的庶民。在這裡,是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今天你是聖眷在身,大權在握,明天就可能被推出午門斬首,也可能你今天是個小人物,也許明天就有許多人巴結你,一切的一切的都是那麼的不可預測…

冷無為從來都沒有來過京城,放眼望去一切都是那麼的新鮮。寬敞的馬道,來往的各種人群,路旁的小店是一眼望不到頭,各處的酒樓、飯館、茶舍那是互相爭映,各種族人都來往其間,達官顯貴的轎子是隨處可見,一座座府第都是那樣的氣魄宏偉,侍衛們在人群中一道道穿過,酒肆的旗幡在風飄揚,花樓的姑娘則是在盡情的調笑,販夫的吆喝聲,地痞的笑罵聲,兒童的嬉戲聲,姑娘們的調笑聲,說書人的拍案驚奇聲,客商之間的討價還價聲,織了成了京城的繁華…

冷無為來到了吏部衙門,遞上了公文。那些吏部的人一看,知道冷無為就是把甘洲鬧的轟轟烈烈皇上要召見的人,不敢怠慢,忙稟告吏部主事。一會兒,吏部侍郎孫耀親自走出門外接,冷無為見狀,忙裝出一幅誠惶誠恐的樣。孫耀看見冷無為那樣,心裡非常得意,他見過像他那樣的官員實在太多,心想:我以為這個冷無為是什麼樣的人物,也不過如此啊,也是賤骨頭一個。

孫耀笑道:“冷大人這一路上辛苦了,請進。”手一揮,意思是讓冷無為先進。

冷無為陪笑道;“哪裡哪裡,還是大人先請。”說完彎拱手,一副奴才樣。

孫耀更是滿足他的官威。兩人來到吏部的偏廳,孫耀坐下道:“你在甘洲的事皇上和我們都已經知道了,你乾的很不錯,此次招你入京就是看看怎麼賞你?”冷無為剛坐下,一聽此話忙站了起來,道:“皇上的恩典,我做臣子的萬死也不能報其一啊。”孫耀揮手道:“坐下說話,其實在你來之前,皇上就有吩咐過,你什麼時候到就什麼時候去面聖,我看你舟車勞頓的,如果現在去,恐失了體統。我看這樣吧,你先找家客棧住下,好好休息一下,明天一早就隨我面聖如何呀?”冷無為拱手道:“多謝大人的美意,下官一定照大人的意思去做。”看看周圍沒有人冷無為起身道:“大人,下官來到京城人生地不的,有許多事情還需要大人指點才行,這點見面禮還望大人收下,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說完遞上一疊銀票。

孫耀一看足有五萬兩,心道:這小子還懂事的,笑道:“這怎麼好意思呢,你我同是臣子,用不著這麼客氣,這銀子我是不能收的。”冷無為假裝急道:“大人果真是清官,不過這些銀子是家產不是不法之財,這是下官對大人的一片心意,大人你可一定要收下。”孫耀嘆口氣道:“既然你都這樣說了,如果我再不手那就是不給你的面子了,好,我就先幫你保存著吧。”冷無為立刻把銀票遞了過去,心裡暗道:總有一天,我會讓你連本帶利的全部還給我。但臉上還是掛著讒媚的笑容。

孫耀接過後道:“明天你就卯時來這裡等我吧,我帶你進宮吧。”冷無為又起身道:“多謝大人,大人理萬機,卑職就不打擾大人了,卑職就先行告退了。”孫耀點點頭道:“好吧,我也不留你了,記得明天早點來,別誤了時辰。”冷無為連道:“是、是…”說完便離開了吏部,只剩下孫耀在那美滋滋的數銀票呢。

皇宮大內。御書房內。

德武帝將一封公文狠狠的摔在地上咆哮道:“好一個北魏,大漢對他不薄,上次他們大旱,是我們給他們糧食幫他們渡關的,現在竟然敢和我們動兵,真是忘恩負義。楊愛卿,你認為這件事該如何處置啊?”楊陵想了想道:“北魏一向和我們好,現在為什麼會和我們動兵,實在是讓人費解,不過皇上不必擔心,北魏沒有什麼軍事人才,而我們在北方經營多年,此時動兵他們討不了什麼便宜的,臣想咱們只守不攻,當他們攻不下時,自然會退兵的。”此時李忠道:“老臣不這麼看,自從我世宗皇帝以來,每次遇到戰爭不都是主動出擊,擊退敵軍嗎,想當初仁宗皇帝時,我朝面對唐、陳、梁、宋、西楚、南李共有六路大軍的進攻,我們依然能夠戰勝他們,而且還從他們那裡得到了大片的土地,難道現在我們面臨一個區區北魏一國,就退縮了嗎,那我們大漢的威嚴何在?”林天遠反駁道:“楊帥的話是老臣謀國,如果我們主動出擊的話,戰勝了倒也罷了,萬一戰敗,那何顏面對天下臣民呢?”李忠沉聲道:“林相,難道你忘記了先皇了嗎,先皇剛即位不到一年時,南李看我新君剛登基,就發兵三十萬侵我大漢,先皇以劉漢忠為大將帥兵四十萬討伐南李,開始時我們三戰三敗,可是到第四次鋒時,我們讓他們全軍覆沒,林相不會不記得吧,當時你還擔任兵部主事,你應該是最清楚的,”正面對著德武帝接道:“皇上,輸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別人欺負到我們的面前,我們卻不還手,那才傷國體呢?”呂賢道:“皇上。楊帥的意思是我們不是不戰,而是先看清楚敵人的目的,再做決策,是攻是守,到時自有決斷…”話還沒有說完,一太監急匆匆道:“皇上南邊有急件…”顧不得氣就將公文遞給了德武帝。

德武帝展開後,匆匆御覽後“啪”的一聲將公文拍在桌子上,罵道:“好啊,北魏的事情還沒有結束,現在南李也冒了出來,這些該死的發了什麼瘋,”接著嘆口氣道:“也不知道是怎麼了,一個個都跟大漢過不去了,楊將軍你看看這公文吧,南李不喧而戰,已經攻下我們城池一座了,現在南方非常吃緊,南李動作之快,我們的人連他們具體兵馬數目都不清楚,你是三朝老將了,你說說現在該怎麼辦?”楊陵接過公文快速看了看道:“皇上,臣覺的事情有點不大對勁,按照南李的進攻速度來看,他們向我朝發兵的時間和北魏進攻我們的時間是差不多的,這其中必有聯繫,依老臣之見,先讓靠近南李的丹林省和丹玉省的兵力派過去,守住南線一帶。等我們看清楚他們的陰謀時再動大軍也不遲。”呂賢也拿過公文看了一下,道:“臣也贊成楊帥的意見,先謀而後動以免遭到別人的算計,到時吃虧的可是我們大漢啊。”林天遠這時卻改變了立場,接道:“臣認為,無論是什麼陰謀都是對著我們大漢來的,只要我們將南李打敗了,他們的陰謀也就不攻自破,所以臣認為應該發大軍南下才是。”李忠此時問道:“老臣想問問林相,既然大軍南下了,那北魏怎麼辦,是不是就不管了,他們可是發兵三十萬,而且如果按路程來算的話,北魏離我們是最近的,雖然在京城我們有一百萬的軍隊,可是那寫才訓練還不到一年,本派不上什麼用場,依老臣之見,先摔大軍伐北,等得勝後再平南。”林天遠道:“南李和我們大漢是世仇,應該先打他。”李忠反對道:“北魏離我們最近,應該先攻打他。”楊陵也堅持自己的意見道:“皇上,我們應該先穩穩再做定奪。”呂賢也贊同楊陵道:“皇上,兵家有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在不瞭解敵人情況虛實時,我們可不能輕舉妄動啊。”在御書房裡,四位朝中重臣便開始互相爭辯起來,各自都有自己的理由,毫不退讓。德武帝是心煩意亂,看他們吵成那樣,自己也沒了主意,不知道應該聽誰的。

好一會兒四人總算靜了下來,不是因為他們的意見已經一致,而是他們發現德武帝的臉越來越冷,越讓人覺到可怕。李忠上前道:“皇上聖明,自有公斷。”其餘三人齊聲道:“臣等恭聽聖訓。”德武帝揮揮手道:“你們先都下去,至於南邊吃緊就先按楊卿家說的去辦,先穩穩再說。至於派大軍是伐北還是平南,或是觀望,明天早朝再議吧。”李忠等跪下道:“臣等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等告退。”說完起身離開了御書房。德武帝氣得將兩封公文朝他們的背影扔了過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