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濡須口周陸來大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五十三節濡須口周陸來大戰將遇良才各有成敗卻說陸遜領張遼、徐晃二將共十五萬兵離了宛城,前至濡須水口下寨,牽制東吳。周瑜得探報陸遜來攻濡須口,亦從柴桑引水陸大軍十萬至濡須塢下寨敵。

,陸遜與張遼、徐晃等領部將搦戰,周瑜亦領東吳諸將出戰。由於周瑜家族和陸遜家族皆是江東名門,故二門常互通聲訊,周瑜與陸遜亦是舊識耳。故周瑜出陣謂陸遜道:“伯言乃我江東人耳,為何反助蔣振華來犯我疆界。”陸遜亦在馬上躬身欠禮答道:“吾與公瑾多年未見,公之風采一如往常,可喜可賀。遜雖出生江東,然吾主對我甚厚,誠心相邀,不容遜拒絕,故舍命報之。今兩國相爭,各為公事,不敢敘私情耳,還請公瑾見諒!”遂命諸將出戰。

張遼逞雄威,率先出馬,揮戟挑戰。周瑜見張遼出陣,謂東吳諸將曰:“久聞張文遠乃世之名將,智勇雙全,不可輕敵。諸公誰願敵之。”呂蒙奮勇道:“未將願往。”周瑜喜道:“有子明出陣,吾放心矣。”呂蒙遂出馬來戰張遼。張遼曾聽說我言:呂蒙可稱天下十大名將之一耳,勤於學習,長進甚快。故不敢輕敵,抖摟神,大戰呂子明。槍戟飛舞,金鐵鳴,勁風四溢,雙方一連大戰四十回合,不分勝負。徐晃見張遼不能勝,心焦,也縱馬持斧出陣搦戰。東吳周泰見徐晃出,亦縱馬戰。勇周泰戰智徐晃,也是一連五十合,戰不倒對方。陸遜見不能勝,暗對老將嚴顏道:“公箭法不俗,可助二將成功。”嚴顏領命,閃在門旗後,搭弓放箭,一箭正中周泰右臂。周泰措不及防,慘叫一聲,栽倒馬下,徐晃大喜,急縱馬上前,手舉大斧,一斧砍死周泰。忽聽又一聲響,東吳陣中飛出一箭,直奔徐晃,徐晃聽得惡風不善,急俯首躲避,卻被箭矢一箭去盔纓,乃東吳老將程普所放耳。趁此時,東吳陣中韓當、朱桓二將搶出,救周泰回陣。陸遜見有小勝,手中令旗一揮,數萬秦軍吶一聲喊,騎兵率先,如雲捲來。

周瑜冷笑一聲,不甘示弱,亦令東吳大軍相,二軍混戰一場,各不能勝,及見天黑,遂鳴金收兵。

,陸遜命嚴顏領一隊兵,李嚴領一隊兵,張遼領一隊兵,徐晃領一隊兵,自領眾將共分五隊,起兵十萬殺奔濡須口大營而來。周瑜見其勢大,不敢怠慢。急令陸寨全數出戰敵,又急調水軍赴援。東吳將領董襲、蔣欽領大隊水師登陸,合力來戰陸遜,一直間近二十萬大軍殺得天暈地暗。陸遜領親兵居於高,遙觀戰局。見周瑜領兵被圍於陣中,大旗一揮,徐晃、張遼各領一軍將其圍在其中,一時間甚是危急。周泰見形勢危急,遂捨命護周瑜殺出重圍。至江邊,遇孫權親領陳武、潘璋領兵來援,一陣箭退追兵,救周瑜等下船。戰至天黑,雙方各自收兵,各有損傷。

此後周瑜與陸遜又連番大戰,陸遜與周瑜堪稱敵手,雙方常各施誘敵之計,奈何雙方相知甚深,皆無功而終。不得已,雙方相持月餘,只是戰了個旗鼓相當。陸遜無奈,只好將戰局報於我。此時我已定荊州,兵至三江口,會合了甘寧,得陸遜戰報便謂諸公曰:“果不出孤所料,陸伯言與周公瑾堪稱敵手,甚難破之。不若合兵一處,先圖劉備再來東吳。”諸公也無不可。我於是下令陸遜來三江口會合大軍共取江夏。陸遜得報,率大軍緩緩而退,周瑜知陸遜有謀,也不敢追襲,和孫權退回秣陵不題。

不多,陸遜領大軍會齊於烏林,見我謝罪曰:“父王在上,兒有負囑託,不能破敵為父王添光彩實是有愧。”我笑道:“遜兒,休要有愧,周瑜智謀超群,正是汝之敵手也。原孤也未打算汝能一戰而勝之,只是令吾牽制東吳,使孤與劉玄德大戰時不能襲吾後也。今汝將東吳牽制於濡須口,不能西援,已是大功一件矣。”遂會齊眾將,大賞有功諸臣。

我於是謂甘寧曰:“興霸為水師都督,今破孫劉,要多多仰仗興霸勇猛耳!”甘寧起身道:“未將等這一天已有數年,恨不得早一統天下,澤被蒼生。願為大王效犬馬之勞。”我喜道:“如今孤大軍四十五萬會於三江口取劉備,不東吳必來援耳。吾軍中只有汝一軍為水軍,恐難敵孫劉兩家之聯手。故請興霸近多多勞,選北軍中善水者五萬練水戰,務必。其餘諸軍亦要上船相習水戰,以助軍勢。”甘寧與諸將領命,遂沿江邊佈下二十餘座水寨,大艦為外圍,小艦居中,守衛嚴密。連同岸上旱寨,連營近百里,夜間***輝煌,蔚然壯觀。

劉備在對岸看見,問及探馬,探馬曰:“皆為北軍兵營之***耳。”劉備心中生懼,因其連失荊州江北數郡,如今只據有江夏、桂陽、零陵、武陵、長沙數郡,兵十餘萬,勢力大弱。急招諸葛亮相議道:“前被蔣振華詭計破了荊州,吾等不得已退守江夏。現今其又屯兵烏林等地,陸遜亦由濡須口來援,聚兵四五十萬,其勢甚大,奈何!”諸葛亮道:“吾等既於東吳結盟,理當互助。今我江夏危急,亮當往東吳求救,讓其來援。否則吾等若被秦軍殲滅,東吳亦不免亡齒寒耳。”劉備曰:“即如此,計可速發。”諸葛亮道:“主公當與諸將善守城池,勤練兵馬,亮明即起程前往江東說其來援。”頓了頓,諸葛亮又道:“秦軍勢大,恐東吳之兵來援亦難取勝,亮還有兩路援兵,請主公定奪!”劉備此時一聽有援兵便自欣喜道:“如何還有兩路援兵?”諸葛亮笑道:“武陵以西有五族蠻夷,有數十萬人,俱各悍勇非常。其部首領新王沙摩柯,身有異能,武藝高強。傳說他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而且善使兩個鐵蒺藜骨朵,有萬夫不當之勇。今主公可遣使奉送大量珠寶玉器,與其結好,使其攻打益州。益州此時大軍俱已隨陸遜、甘寧東來,必可勢如破竹。益州若危,蔣振華安能再徵江南焉!?”劉備大喜道:“軍師此實乃妙計,不過蠻夷之人會否如我等所願?”諸葛亮笑道:“蠻荒之人俱各好勇鬥狠,況且新立之主圖示威乎?只要言蔣振華蔑視南蠻,再送以厚禮,不愁他不動兵!”劉備大喜道:“軍師此言甚是,吾等有救矣!還有一路援兵在何處?”諸葛亮笑道:“此路亦是蠻兵。益州南部益州郡以南有八番、九十三甸諸蠻夷,擁眾百萬,其勢甚大!其主孟獲亦是新立,乃是好勇鬥狠、貪金好利之輩,久不服中原矣!主公可亦遣一使好言相勸,結以金珠玉器,使其同沙摩柯一道攻取益州。其兵再動,則益州必危!我等之圍亦可解也!”劉備欣喜若狂道:“軍師真乃神鬼莫測之人也,某當速速遣使去請兩位蠻王助陣,公自去江東可也!”諸葛亮領命稱是。

,諸葛亮便啟程往秣陵去見孫權、周瑜,二人見諸葛亮到,亦出城相。入城中館驛坐定後,諸葛亮道:“陸遜自被都督等拒於濡須口不得進後,至三江口赤壁於蔣振華會兵一處,聯營上百里,其勢滔天,吾荊州一軍獨木難支矣。雖已遺使向南方請動五溪沙摩柯、南王孟獲兩路兵去取益州分其兵勢,但仍恐勢單力孤,故特請孫將軍與都督發兵江夏相援。”孫權曰:“你我兩處,既然為盟,必當相救,否則劉使君若敗亡,孤亦不能倖免耳。”周瑜亦道:“軍情緊急,聞蔣振華令甘寧為水軍都督,夜教演水軍,習練戰法,不久必成大患。既已決定出兵,當兵貴神速,火速去援,否則遲則生變。”孫權然之,諸葛亮大喜。由於我率大軍居於江北虎視眈眈,故周瑜大軍從濡須口回秣陵後並不解散,仍舊居於秣陵城外大營中以防不測。故即得令出發,水陸大軍十餘萬,傾東吳過半之兵,來援江夏,孫權亦移兵柴桑,就近相援。周瑜領水師至三江口,船隻依次歇定,沿江向江夏方向數十里設水寨。周瑜在中央下寨,岸上依西山結營,準備大戰秦軍。

劉備此時得諸葛亮之報,知東吳已興大軍來援,故盡調荊南之兵五萬移於樊口,於對岸周瑜處互相呼應。劉備依賴諸葛亮甚深,不知諸葛亮在東吳如何,令靡竺領人前往勞軍,領諸葛亮回。周瑜卻道:“吾與孔明正議破蔣,奈何便去耶?我請孔明來此相見先生便了。”遂請諸葛亮至帳中,靡竺相見大喜,言劉備思其歸之意。諸葛亮笑道:“吾正與都督商議如何破秦,不能辭去,汝可歸去稟報主公,善守城池,以待吾信息。”靡竺無奈,只好回見劉備,劉備得報,只好依計夜訓練士卒不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