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趙屠戶的手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趙家兄弟四人,老大趙爾震、曾任工部郎中,在歷史上無甚大影響;老二趙爾巽,老三趙爾豐,老四趙爾萃,光緒已醜進士,以即用分發山東。光緒廿一年二月補夏津縣令,廿五年六月秩未滿以母憂卸任。服滿,以道員分直隸候補。旋棄官,定居泰安。兄弟四人中,以老二趙爾巽和老三趙爾豐最為有名。

如果說趙爾巽的治理手段偏向於懷柔,那麼,歷史上的趙爾豐則是十足的“暴力”了。早在1903年隨四川總督錫良入川,官拜永寧道時,就開始鎮壓會黨起義;1905年,任建昌道,率兵入西康平定土司叛;1908年任駐藏大臣,率兵入藏,屢敗受英國縱的叛軍,阻止了英帝國主義北進的陰謀;1911年8月2調署四川總督,鎮壓保路運動,屠殺請願民眾,起四川省各縣人民的武裝反抗,時人稱為“趙屠戶”;1911年12月22,被都督尹昌衡殺於成都貢院。

如果由此認定趙爾豐只是一個“能打能殺”的暴力型人物,那也是以偏概全。有次趙爾豐帶兵出征,曾在路途發現一家百姓無隔夜之糧,而地方官不知,即以嚴懲。他訓導地方官:“知縣是知一縣之事,即知人民事也。故勤政愛民者,因愛民而勤政。非勤政為一事也,愛民又為一事也。凡民有疾苦,而官不能知之,不能救之,是**者也。”此外,趙爾豐被殺之時,其俾女為救他而亡,手下的衛士後來還去刺殺相關的民黨人士,這兩件事,也可見趙爾豐平時為人頗有可取之處。

武剛在辦理完盧家富等三人的事情後,專門給陳華打了一個報告,這也是陳華對於“正規化”的要求之一。陳華看了報告後只對武剛說了四個字:“辦得不錯。”但是,陳華壓也沒想自己對盧家富等人的處理會導致趙爾巽的去職而讓其三弟趙爾豐提前上臺,雖然此前趙爾豐也在四川,但多駐紮在川西康區之地,並沒有“總督四川”之職權,可趙爾豐現在開始總督四川了,對於陳華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陳華並不擔心自己的企業或民團遭到趙爾豐的打壓,陳華擔心的是隱藏在老馬山中的數千人槍,在某種意義上,這絕對是清廷的“心腹大患”如果被趙爾豐得知老馬山中有這麼一股力量,憑趙爾豐的格絕對不會無動於衷,那麼,陳華如果不束手就擒的話就只得奮起反抗。

所以,陳華一聽說趙爾豐擔任了四川總督,立即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一、著令馮仁的貓頭鷹加強對成都及各地新軍、綠營的監控;二、著令鍾平的內衛部隊加強對進出凱江人員的盤查,著力封鎖所有進出磨盤嶺基地和二號訓練基地的道路;三、著令獵豹特戰隊進入一級戰備,隨時準備應對突發事件;四、著令凱江民團、華夏實業公司護衛隊將所有警戒部位的警戒提升一級…

在清末四川有數的幾個人中,趙爾豐完全稱得上是清廷最忠誠的打手,只要清廷有令,只要有敢於做出危害朝廷的事情,趙爾豐從來都是毫不手軟的鎮壓。趙爾豐接替了二哥趙爾巽的四川總督職位,同時也接過了破獲綿州等三地“血案”的重任。

由於三地血案發生之地均屬繳州管轄,所以趙爾豐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馮貴的綿州知府撤職,第二就是命令新軍17鎮朱慶瀾向綿州境內每個縣派駐一隊(136人,相當於一個連)新軍,由新軍隊正統率各縣綠營,加強對各縣及水陸碼頭通要道的控制;第三就是派出大量偵緝人員,深入民間鄉鎮,偵察土匪及民黨的活動,只要聽見有人發表對清廷不滿的言論,當即以“亂黨”的名義進行抓捕。

趙爾豐的這一套,與陳華前世的“嚴打”頗為相似,雖然冤假錯案很多,但活躍在名面上的會黨頭子、民黨人物和土匪也被抓了很多,一時間搞得綿州大地民怨沸騰、風聲鶴唳。

自然,凱江城也來了趙爾豐的“嚴打”風暴。好在事前陳華對此已經有了對策,當朱慶瀾手下一個姓楊的新軍隊正帶著百餘人到達凱江後,知縣劉原和新任綠營管帶岑秀之兩人熱情地招待了楊隊正,並極盡可能地讚美凱江的治安良好,工礦興旺,民眾安居樂業。

“嗯,劉知縣,岑管帶,在你們兩人的治理下,這凱江確實不錯。不過,小弟這次的公事同樣要仰仗二位了。”看在1000銀元的份上,這位畢業於四川陸軍學堂的楊隊正也顯得很好說話。

“不知楊隊正此次到凱江有何公幹?”劉原假裝不知地問道。

“還不是土匪和亂黨的事。”楊隊正說道。

“土匪?自從熊耳山的土匪被剿滅之後,凱江縣境內從未聽說過還有土匪。至於亂黨,則更是沒有了,否則,攝政王派駐凱江的代表還不直接反映到中央朝廷去?”岑秀之說道。

“話是這麼說,但這次是總督親自下的命令,所以,這土匪和亂黨還是得查一查的,否則,出了事我們都不了差。”楊隊正雖然好說話,但並不等於是個傻瓜,這次能到凱江“堪亂”不趁機多撈一點還真對不起自己。

“那是,那是。”兩人應聲道。

接下來,劉原和岑秀之三天一小請五天一大請,酒足飯飽之後又是娛樂又是牌局,讓楊隊正和他的助手過上了財雙收的幸福生活。當然,時間也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了。

原定半年的“綏靖”時間很快就要到了,楊隊正也準備收兵回成都省,但是,一個土匪和亂黨都沒抓住,卻讓楊隊正有些難以差。一次酒後,他把自己的擔憂講給了知縣劉原聽,劉原呵呵一笑“楊隊正,這個你就不要擔心了,縣衙捕房昨抓到兩名外地人,一審問,你猜怎麼著,原來是梓縣的兩名巨匪,躲過官軍的圍捕之後竟然跑到了凱江。這次,你回成都省剛好把兩人帶上。”這兩人確實是“巨匪”但卻不是縣衙捕房逮著的,而是陳華的手下逮著的。幾個月來,陳華就以這種方式緩和著與“總督府”的關係,希望趙爾豐的“殺氣”不要波擊到自己身上來。

ps:今天在書評區發了一通牢騷,有人說千殤在刷票,雖然後來對方澄清了情況,但千殤還是覺到有些傷心。各位經常給本書投票的大大很清楚,千殤每次都只是在文末“ps”一番,並沒在文章開頭要票,因為千殤覺得,那樣會影響大大們的閱讀的。千殤這麼厚道的人,怎麼可能去刷票呢,如果真要去刷票,會這麼一點點推薦嗎?不過,今天還要是謝各位投票的朋友,因為到此時,推薦票又創下了推新高,達到了69張。明天呢?千殤拭目以待…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