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找袁世凱的麻煩1收藏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小狐看書

袁世凱一手導演的清廷退位,雖然袁世凱沒向世人公佈其條件,但陳華的貓頭鷹們早就探聽到了,條件不比曾經那個歷史上的“優待條件”差。#本章節隨風手打shouda#歷史上,民國優待清廷總共有八個條件,其中兩條最為重要。一是“清帝退位後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待外國君主之禮相待。”二是每年給皇帝銀子400萬兩。

但前世是南方的臨時大總統與清廷談,而這次是袁世凱直接與清廷談。袁世凱直接與清廷談,條件是可以更優惠的。其原因就是袁世凱要對付南方的“臨時政府”必須保證後院不起火,同時需要藉助清廷的人脈,雖然北洋六鎮都是袁世凱一手訓練出來的,但在一些中低級軍官中,皇帝還是很有市場的,要讓這部分人聽從自己的,還得“優待清廷”才行。

至於每年400萬兩銀子的事,那是國家和政府的錢,又不是袁世凱自己的錢。所以,袁世凱本就不關心那事。

陳華這次決意上京,給袁世凱找點樂子只能是原因之一。陳華有一個隱藏得很深的原因,之所以隱藏得很深就是他本無法把這個原因說出來,如果說出來別人會笑話他的。

因為,他來北京最直接的目的是想“做賊”這不怪陳華的思想境界不高,誰擁有了陳華這樣奇怪的“裝備”都會想著“做賊”的,特別是面對著那些不義之財時。糧食?大大的好,什麼糧食都可以折算成能源;煤、鐵、銅等資源,更有用處;就連河水、井水,也是值錢的。只不過水進入次元兵工廠後,並不能像糧食、煤這樣的可以互相轉換,水只能是水,河水進廠,出來的可以是飲用水,只是少消耗其他資源罷了。{手。打/吧shouda8首發}陳華自那次在成都橫掃過旗人和清廷的一番產業外,再也沒有做過這類事情。現在想來,還真有點手癢的覺。

最重要的是,陳華橫掃敵對勢力的煤、鐵、糧食等資源時,並不會佔據那小得可憐的次元倉庫(現在四級,擁有80立方米空間),而是直接進入次元兵工廠的生產環節,而且數量似乎也是無限的。也就是說,你只要給陳華足夠的玉米,陳華就可以直接“具現”1940年以前的所有海陸空的裝備(特大型除外)。

雖然兵工廠的容量“無限”但陳華能夠到手的資源卻非常有限。當然,上壩、凱江出產的煤、鐵等資源總數也不少,但陳華卻不可以輕易地將之收進次元工廠。道理非常簡單,發展民族產業才是正道,華夏民族的復興不可能也不應該寄託在陳華的次元兵工廠身上。

但是,這種“異能”在特定地點、特定時候卻也可以給敵對勢力以重創!

國民代表大會的鬧劇,雖然不足以讓陳華立即公開反袁,但暗地裡使使手段,讓袁頭疼一下,卻完全可以。

西元1912年8月30,陳華一行到達北京,在馮仁的秘密情報人員巧妙安排下,順利入住北京六國飯店。

六國飯店是1900年由英國人建造的,位於北京東郊民巷,此時為各國駐華使領館核心區域。六國飯店建成後,各國公使、外國人士、達官富賈、軍政要人等,時常來這裡聚會。陳華一行能順利入駐,一來依賴於馮仁的情報部門,二來是陳華等人的裝扮。陳華自然是一個“華商”的形象,但阿嘎邛等五人,卻早已變成了歐美人士(他們是智能機器人,外型是可能隨意變化的),一口標準的牛津英語,或者最優雅的法語,讓守門的印度阿三本不敢攔阻。

再說,陳華的隊伍也實在龐大,除陳華一個“老闆”外,不但跟著五個老外,還有7名身著西裝、眼戴墨鏡的彪型大漢(後世形象,陳華惡搞)隨時攔著行人,包括老外也被攔在一邊。不要說印度阿三,就連正宗的歐美人士,都忍不住暗暗驚歎:這個華人青年,絕對不簡單!

陳華如此高調出場,自然有其考慮。一個非常風光的人,很難將其同“盜賊”類的東西聯繫起來。假如陳華一行裝扮成普通人,隨便找個小旅館,那案子爆發後,首先就會受到盤查。

再說,陳華等一眾人等均持有英國、法國及美國的“護照”次元兵工廠製造假護照的水平,絕對比這個時代的真護照水平高得多,入駐六國飯店,當然是要求得各國駐華使領館的“保護”了。

陳華到達北京時,袁世凱一手導演的“全國代表大會”正在熱烈討論之中,據媒體所言,沒有半月到一月時間,別想結束。

陳華到了北京,連續三天都沒有出門,至於陳雷這個“雷達”還有阿嘎邛等人,每天各坐一輛黃包車,沿著大街小巷漫無目的地遊蕩,到了晚上,將各自發現的“目標”繪製在那張巨大的地圖上。

漸漸地,重點目標清晰地出現在北京地圖上。

第一類重點目標,外資銀行。陳華這次準備玩大一點,打劫銀行。袁世凱與五國銀行團簽訂貸款協議後,這些錢都在幾個國家的銀行裡存放著;另外,袁世凱還給各國銀行和政府很多項目,這些項目也需要投資。所以,最近幾大外資銀行裡都存放著大量的貨幣。

第二類重點目標,王公貴族特別是清廷皇族,這些滿清遺少遺老,家財不少,雖然相當部分都存入了銀行或帶到天津去了,但留在北京的也不少。

第三類重點目標,其實就是袁世凱。陳華準備對袁世凱直接打劫,不是打劫袁本人,而是對其公館、辦公場所、軍營、物資倉庫等重要部位進行打劫。

在“鷹眼”陳雷的偵察中,袁世凱的辦公室擺放、臥室的的方向、包括保險櫃裡有些什麼東西等都清清楚楚,陳華很懷疑陳雷偵察的真實,因為雷達偵察本質上就是電子偵察,即便再加上紅外偵察之類的絕招,也不可能這麼清楚和詳細。

“要相信鷹眼。”阿嘎邛說了一句。

也對。他們是智能機器人,說白了就是一臺機器,他們以自己的命令為惟一命令,斷然沒有騙自己的可能。

不過,疑問是留下了。

ps:今晨零點後,看了看歷史頻道的一些書,最近剛好有幾本被a簽了的書宣佈“寫作失敗”或“停更”起點啊,真是競爭烈之地。不過,也有一些書,一看商業效果就不好,但依然在堅持更新。千殤想,後者是正確的。寫網絡小說,文筆、故事、人物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也許是堅持。誰能忍受寂寞,在看不到任何“錢途”的時候,能夠每天堅持碼字六個小時以上達半年一年的,誰也許最終會獲得讀者的認同。呵呵,一點小慨,今天第二更到。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