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快車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單獨找一個幫忙發貨?不太值當,說句不好聽的,現在盈利還沒有給人的工資高,最後實在沒辦法,劉明宣只能找批發市場的老闆娘了,半天一結,一單分一塊錢的利,讓老闆娘幫忙發。

有利可圖,時間也不緊,老闆娘一點沒猶豫就點頭答應了,轉頭就當了二道販子,把活給自己正上初中,現在正放暑假的兒子,一單五結。

沒空去佩服老闆娘的商業頭腦,劉明宣還得去跑鍵盤鼠標的貨源,這東西可不像是手機殼,貼膜,質量一上手就能摸出來,它裡頭的門道可多了,專門打遊戲的,機械的,可拆卸的,有線的,無線的,還有亂七八糟各種顏背光燈的,劉明宣到了電子信息城,看著放在桌面上的樣品都頭疼。

趕緊打電話讓江源來。

因為剛開始,單量太少,人家本不給批發價,就是平時走單,劉明宣軟磨硬泡好長時間,才磨出個包郵費,也不知道能不能賣出去,抱著聊勝於無的心態,把商品上了架。

這一堆爛糟的事忙完,劉明宣才有空跑去跟同學聚會,照例是吃吃喝喝,再就是說說考研,工作的事,然後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剛回家,打開電腦登上qq,就看見陳曉彤給她的窗口留言,說班裡有人組織,明天去呂老師家,問她要不要一起去。

明天也沒事,當然去。

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小蘿莉已經長大,現在都上六年級了,唯一不變的是,開門以後還是紅著臉喊哥哥姐姐。

時移事異,當年來的人很多都斷了聯繫,願意來的人也不多,就五個,劉洋,陳曉彤,她,江源,還有當年的大班長雷傑。

呂老師照樣忙著做飯,他們依舊想方設法的想擠進廚房。

一如既往的沒有成功。

吃了飯,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呂老師一直笑著問,問他們的學業,問他們將來的打算。

他們笑著答。

雷傑也在北京,呂老師看著他們一臉欣的笑著“北京是個好地方。”從呂老師家出來,陳曉彤挎著她的胳膊,晃著腦袋慨“我們都長大啦!”是啊,都長大了!

從幼時的蹣跚學步,到現在的亭亭玉立。劉明宣扭頭對著身邊人笑,微風吹走了浮沉,也不經意的吹走了歲月,謝一路有你……八月底,秦磊從英國回來了,在外歷練了兩年,秦磊好像是被拔高的麥子,青澀卻又拔,透著一股不自然的早

陳曉彤還是笑著開玩笑,問他有沒有找個外國美女回來嚇嚇人啊!

“還是算了吧,我還是喜歡國產。”秦磊勉強回一句,低頭吃著餃子蘸醋,幸福的嗷嗷喊叫。

秦磊這次是請假回來的,秦病了,年紀大了,上樓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下,小腿和盆骨都斷了,躺在上天天唸叨她的大孫子。

“人老了就跟小孩一樣。”秦磊眼睛微紅,又了個餃子。

吃飽喝足,一行人又跑去了當年經常去的小公園,冬天路滑,來公園的又都是老人,去年,公園裡的人工河就被填了,改成了網球場,繞著場地走走,秦磊還說了句物是人非。

過了稅務局,緊挨著的就是民政局,劉洋抬頭看了眼門口掛著的大牌子,還笑著說了句“也不知道先喝誰的喜酒。”溜達到頭,大家又往回走,路上還碰到了人,方耀把手裡的材料扔給身後站著的中年人,跳著跑過來,女生挨個握手,男生挨個擁抱,最後再來一句“好久不見啊!”劉明宣眼睛微酸的撇嘴,這人還是那麼的做作。

“幹嘛來了?這是叔叔嗎?”秦磊上去勾著肩膀問。

“還能幹什麼啊,來稅單,這是我二叔,不是我爸。”方耀撓著腦袋介紹。

方二叔笑著點點頭,留方耀在外面跟他們說話,自己進去了。

方耀掏掏口袋,跑去附近的連鎖超市買了一兜隨便轉,一人一,吃著雪糕,一群人坐在稅務局的花壇臺階上侃大山。

一直聊到方二叔出來,方耀才跳著揮手,跟車走了。

回去的路上,劉明宣想起了好多,高中的,初中的,繁繁雜雜,都有些記不清哪些是現在的,哪些是以前的。

九月初回校,成績單出來了,保研通知也下來了,她的名字在上面。

高興,但更像是鬆了一口氣,陳妍羨慕的紅了眼,嚷著要去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去不了,校門口的小飯館還是可以的,喊上各自的家屬,今晚不醉不歸。

褚夢雨悶不吭聲的把自己灌醉了,拽著她跟陳妍的衣服哭著喊“我不想去什麼加拿大,不想去…”劉明宣抱著人拍,卻不知道要說什麼。

陳妍跟於瑤拖著人回了宿舍,劉明宣跟著江源回了家。

走在路上,劉明宣挎著江源胳膊,頭頂著澄澈的星空,腳下踩著昏黃的燈影,回頭看看兩個人疊重合的影子,從心底暖暖的笑,留不住時光卻留的住你。

願我們天光乍破遇,暮雪白頭老…

十月,秋風漸起,盛夏的餘威已不在,劉洋的那句,不知道先喝誰的喜酒好像是為自己說的,她跟王銘匆匆忙的進入了情的快車道。

十月份女方帶男方見了家長,過年男方帶著年禮登女方門。

五一送鮁魚,六一定婚,八月八號,她已經坐在了王銘和劉洋的婚宴上。

快的讓她一晃神,看著穿著大紅禮服走過來的新人,她傻傻的說了句“百年好合!”就這樣,劉洋成了王家的媳婦。

聽著席間大人們打趣她,同學都結婚了,你什麼時候結啊!她嚇的打包回了北京。

六月份她就畢業了,因為被保了研,她沒什麼覺,需要考慮的只是要空搬個宿舍,跟著一幫人熱鬧的聚了一場離別,現在她住在自己北京的房子裡。

隨著代購店和新科技的壯大,剛開始的個人小作坊已經不適合了,她年後剛回來,就在郊區租了倉庫。

江源買了晚飯,開門喊她吃飯,是,江源也跟著一起來了,他們也住一起了,字面上更深一層的意義都有,他們現在住在一個房子的同一個房間裡,開過葷吃過

一切自然的水到渠成。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