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誠信問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結果劉媽媽就當真了,拿手捶了下工作臺“對,就得讓他補,當時還特意問了,說的多好,結果一下就坑咱兩斤。”誠信問題啊!貴點她都不帶挑理的,但這缺斤少兩的不行,必須爭明白了。

劉明宣跟劉爸爸藉著後視鏡對了個眼神,很默契的勾了勾嘴角。

偏偏今天路上還堵車,一步一停,劉媽媽坐在副駕駛上煩的不行,頭髮都飛起來了。

嘴裡一直不停罵那人不厚道。

好不容易才磨到水產市場,劉媽媽下車就往裡走,劉明宣跟劉爸爸抱著魚在後面跟著。

他們一夥這架勢,引的周圍小販一個勁的看,他們也明白,這估計是來找茬的。

買魚那攤位就在進門第二趟的拐角處,顯眼的位置,消息也靈通,賣東西的是老闆,出來的是老闆娘。

因為堵車的緣故,他們在路上耗的時間就有點長,到地方的時候都已經十二點多了,水產市場算早市,這會兒已經沒幾個人了,大都是商販在收拾東西。

老闆娘滿臉笑,一口一個大妹子的把他們進去。

劉媽媽就由著她叫,一句話不說。

老闆娘心裡暗暗叫苦,但臉上還是掛著笑,接著往上貼。

但她不知道的是,就這一路的大妹子把劉媽媽叫的那叫一個火啊,一個,當時買魚那老闆就這麼一直喊,她聽了多少有點膈應,再一個,就老闆娘這表現,很明確的就反應出了一個問題他們事先是知道的,不是看錯了,就是特意黑他們的。

到了攤位前,劉媽媽冷著臉,從劉爸爸手裡把魚接過來,一下就扔攤子上了。

紙盒裡被摔開,裡面的七條帶魚爭先恐後的往外滑。老闆娘跟老闆手忙腳亂的扶。

“大妹子這是怎麼了?別上火,別上火,快過年了,高高興興的多好。”老闆娘接著陪笑臉。

劉媽媽氣歸氣,但還是有分寸的,也沒大聲,就平常語氣“可不是大過年的嘛!大家都想高興。”說完還意味深長的掃了眼攤子上的那七條帶魚。

老闆娘聞言知雅意,趕緊笑著把魚抱起來,放到秤上,扭頭跟老闆說:“趕緊給再秤一遍,看是不是秤錯了。”老闆低著頭把魚重新秤了一遍,看著秤上的數,一臉的這不能啊。

劉媽媽看著倆人演戲也不點破,冷笑著說:“一共七條,我記的清楚,說是一條兩斤,一共十四斤,現在看看,這是多少斤。”老闆避開不答,就只是低著頭一直在調秤桿,口裡還嘟囔著,這不能啊,這不能啊!

老闆娘就站在劉媽媽身邊笑著說“肯定是人太多,忙錯手給秤錯了,秤明白了就行,缺多少我們給補。”說著就要掏錢包。

劉媽媽直接攔住“還有呢,你一等,要不然一會兒還得來二茬。”說完就從劉明宣手裡把兩條黃花魚給接過來了。

除了帶魚,劉媽媽還在攤子上買了兩條黃花,說是五斤,回家一秤也就四斤剛出頭,兩兩想加,劉媽媽這火氣才格外的旺。

老闆娘笑著的臉頓時一僵,木著手腳把劉媽媽手裡的袋子接過去。

看老闆還一臉這不可能的調著秤桿,劉爸爸開口了“不用劃了,就四斤。”

“我們一共就買了幾斤魚,你就少我們三斤,你們這生意做的可以啊,利夠大的。”劉媽媽譏諷出聲。

這魚可比豬貴多了,加上過年漲錢,這三斤魚最少就是四十塊,加上中間的差價,這真是想過個好年啊!可惜了了,遇上了她。

老闆娘這時候能幹什麼,接著勸唄!

“過年不興發火,肯定是秤錯了。”就這麼兩句來回的磨。

也不跟劉媽媽他們算錢了,直接從間的小挎包裡掏出張五十的紙幣往劉媽媽手裡

劉媽媽冷著臉不要,老闆娘看看劉爸爸,果斷轉頭瞄向劉明宣。

“孩子,來拿著,勸勸你媽,別讓她生氣了,過年了,吃個好魚。”說著就往她手裡

劉明宣餘光看著劉媽媽微微點頭,順坡下驢,鬆手接了。

老闆娘看她接了,大鬆了口氣,把魚重新包包“過年發大財啊,年年有餘。”說著就往劉爸爸手裡遞。

“沒下次。”劉媽媽冷著臉扔下一句。

扭頭示意劉爸爸伸手接過去。

“就是秤錯了,秤錯了。”老闆娘還是笑著打哈哈。

劉媽媽搖頭,是不是秤錯了你們自己心裡明白。

抱著魚上車,劉媽媽繫著安全帶說:“這也就是我脾氣好,換個脾氣不好的,能給她掀了攤子,到最後還給我秤錯了秤錯了,當誰是傻子呢!”

“也沒辦法,她總不能一口承認黑了你四十塊錢。”那以後都生意還做不做了。

劉媽媽斜了劉爸爸一眼“就你會當好人。”因為被騙了一回,劉媽媽買年貨的態度頓時就嚴謹起來了,不因為人多趕時間就馬虎,看秤,砍價,一樣接一樣,寧願多費點時間,也不願意再被打臉。

劉明宣也就在後面跟著忙前忙後了好幾天,買東西也是很耗力的,尤其是這要買的數量大於等於十的時候,拎袋子都變成了正經的體力活,所以,等到劉明灃一放假,劉明宣就趕緊把自己給換下來了,自己這小胳膊小腿的,再不退位讓賢,還待著幹什麼。

不出去買東西了,在家裡也沒閒著,要收拾衛生,她很主動的選了個能磨洋工的活,洗窗簾。

把窗簾布摘下來,往洗衣機裡一扔,就摸出自己的小平板跟江源發短信。

“幹什麼呢?”

“洗窗簾。”

“累嗎?”

“不累,有洗衣機。”雖然她也知道這話題很沒營養,但閒著幹什麼呢?就聊唄!無聊也聊。

從現在進行時到將來進行時,他們都話題從正在做什麼慢慢過渡到了將要做什麼,怎麼說這也算是一種進步不是。

過年上桌的年夜飯,年後要走的親戚,倆人都神上了一遍,把大眾話題聊完,倆人就開始聊點隱私的。

不要想歪,內容很正經的,畢竟怎麼說她都是一高中生,結婚法定年齡都不到的年紀,思想還是很純潔的(?)“要上山嗎?聽說有廟會。”江源提議。

“廟會~”這事她知道,新興的,主要就是為旅遊事業添磚加瓦的,跟早年的那廟會略有不同。

但“是不是有點冷啊?”這大冬天的,又是在山上,她立馬就想起了地理的知識點,一千米降六度!夏天的30到24還好說,除了涼點點沒別的,但這冬天的零下三到零下九,那就不單單是涼不涼的問題了,這是要多添幾件棉襖的問題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