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要回通南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牛三立遲疑著。

“我說的是縣長,不是副縣長。”郭運昌道。

牛三立道:“我擔任副縣還不到二年,連破格提拔都不夠條件。”

“你先不要考慮這些,我就問你,讓你當縣長,你怎備開展工作?”牛三立道:“肯定是抓展。展是第一要務。”

“恩,說具體一些“先,還是要抓觀**的更新。東江省是全國的中部,幽州是東江省的中部,通南縣又是幽州的中部。中部崛起看那裡?看看通南就知道了,有挑戰,更有機遇,機遇大於挑戰“恩,接著說!”牛三立道:“其次,認清我們的優勢。那天,我參與了餘族認親團的接待工作,我偶然說起:我們幽州市一年到頭不停水,不停電,客人聽了都很羨慕,其實,這就是我們的優勢之一,可是我們自己習慣了。沒意識到這是優勢。”

“恩,認清優勢。”

“第三,要積極上好項目、大項目。當然,這個要去找,去爭取,我們有井網山這麼好的政治資源,為什麼就不能轉化出若干好項目、大項目呢?是不是我們自己努力不夠、爭取不夠呢?”

“恩”郭運昌道“中部崛起看通南,我記住你這句話,你也記住我老頭子一句話:管住自己,別給我丟人。”牛三立嘿嘿一笑。

郭運昌這才道:“薛祥長期搞政工,抓經濟弱了些。讓你去通南縣。就是要讓你大幹一場。後面怎麼作,你不用管“明白了。”幾天後,市委召開常委會,牛三立迴避,盛厚林秘書長親自作祝錄。

會議研究通過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決定》,提出要重視鄉鎮幹部的培養和使用,今後,年輕幹部都要在鄉鎮任職,要有鄉鎮工作經歷,對在鄉鎮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幹部,要破格提拔、重用。決定還指出:實踐證明,駐村指導員的做法是成功的,要在全市大力推廣、推進“駐村指導員”工作。

隨後研究人事問題,經市委組織部提議,免去關棟天通南縣委委員、常委職務,提名免去常務副縣長職務,改任市文化局副局長。

任命牛三立為通南縣委委員、常委,提名常務副縣長候選人。

任命程永清為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同時也成為郭運昌的新任秘書。程永清原為政研室農村研究科科長,屬於“少壯派。”是最早投向牛三立的人,這次也是牛三立力薦。終於上了一個臺階,他的提升,對政研室的“少壯派”是一大鼓舞。

常委會後,市委副書記鄭南吃過晚飯後出去“散步”隨後就“散”到劉若雲那裡了。

劉若雲母女因為張玉溪終於當上了周萍的秘書,對鄭南很。玉溪能成為周書記的秘書,以後的路就好走多了。

鄭南倒也不貪功,說牛三立確實不錯,幫玉溪說了話。

劉若雲也道:“三立這孩子確實是好,可惜了,玉溪沒福氣“難說。”鄭南道“靜觀其變吧。”近,聳祥很惱火!

關棟天灰溜溜離開通南縣,薛祥的子杜紅很高興,一得意就說漏了嘴:“走了好,就他還想接你的班,妄想!”薛祥一聽就愣了:“你說什麼?”杜紅自知失言,道:“沒說什麼。”薛樣卻從杜紅眼裡看出了她對關棟天的帳恨,對,就是憎恨。

怎麼會這樣?

薛祥道:“你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杜紅心想:“我做什麼,還不是為了你好?”就道:“是,姓關的急於搶班奪權,我氣不過。”薛祥還有點疑問:“你寫不出那種東西?”

“我讓小崔寫的。”杜紅這一承認,薛祥反而無,話可說了。

細一想想,杜紅、崔小華的做法,都是為了共同的利益。

薛祥心道:這事要是讓郭了,我還怎麼在官場上混?

薛祥道:“崔小華不能在我身邊工作了。”杜紅道:“那怎麼行?你這不走過河拆橋嗎?”薛祥火了。吼道:“拆什麼橋?是我讓他做的嗎?”杜紅也火了:“你叫什麼?人崔忠心耿耿跟著你,你還要趕走他?你把我也趕走得了!”薛祥就不說話了。

過了一會,杜紅道:“老薛,別生氣啦。關棟天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他跟劉梅的事,誰不知道?我們又沒誣陷他。

“行了”薛祥道:“牛三立要來接關棟天的位子,你別惹他,他岳父人稱“朱閻王”

“不會啦,牛三立這麼年輕,你正好多帶他幾年薛祥卻苦笑一聲,不再說什麼。

下沫天向人大履行了個“辭職”年續後,已經去市文化島,了牛三立的任命在縣人大常委會上通過得很順利,這也印證了他那句話:“通南縣的人服真正有本事的人這二、三年間,通南縣政局變化很快,田照東下臺了,周大明也下臺了,當然也有上臺的,賈伯光從一個常務副縣長升到了書記,薛祥也熬到了縣長,常務副縣長的位子空了那麼久,給了關棟天,關棟天卻沒坐穩,直到灰溜溜走了,都不明白是誰在背後搞他?

現在,比關棟天更年輕的牛三立卻又坐上了常務許縣長的位置。

送牛三立上任的,是鄭南副書記和組織部一位副部長,這一點出乎很多人意料,這不僅僅是個規格問題,也是一種姿態:鄭南副書記與郭運昌書記聯手推出牛三立。

鄭南在通南縣基很深,他曾經擔任過通南縣委書記,有很多鄉、鎮、局級幹部是鄭南提拔的,這些力量給了周大明,足以讓周大明成為強勢縣長,可惜,周大明出了問題,李保國、賀文彩又頂不上去,頂不上去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得不到市委郭書記的支持。

在郭運昌和王懷志之間,鄭南嘗試過“聯王制郭。”也收到過成效,但是。省委宋副書記一席話,讓鄭南豁然開朗。

宋副書記說:“權力就是相互制衡。王懷志是俞澤民書記提名派到幽州市的,這個沒錯,但是,是讓他去當市長,誰說了市長就一定要接市委書記?”鄭南陷入了深思。

宋副:“副職聯手對付正職,這種情況偶爾生,不算什麼;反覆生,一把手威信何在?接下來,要不要更換一把手?問題是,省委沒有更換一把手的意思。”宋副書記對鄭南有知遇之恩,話說到這份上,鄭南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了。

牛三立成為朱寶國的女婿,又成為郭運昌的秘書,更讓鄭南驚歎政局的複雜,慶幸自己沒有跟王懷志走得太近。

最近,省紀委查處了裘副市長。郭運昌並沒有把事情搞大的意思。

郭運昌不可能再象前幾年那樣一手遮天;王懷志得不到鄭南全力支持,也低調了不少;大家互相忌憚,這也是一種權力制衡。

別的地方的官場是不是也這樣。鄭南不知道,幽州的情況就是這樣。從一種不正常到另一種不正常,慢慢再趨於正常。

正常了,上級也就放心了。

鄭南很想有個人能分享他的從政體會,可惜,找不到一個可以推心置腹的人。

自己的兒子太不爭氣,如果有一個牛三立這樣的兒子,做夢都要笑出來了。

鄭南現在確實想對牛三立好一些,因為他看準了,這小子是個知道好歹的人,牛三立坐在鄭南的車裡,心情很複雜。有一個問題讓他很困惑:鄭南與張平山。究竟有何差別?

換一句話說,鄭南比張平山高明在那?

張平山的心計,手腕、狠勁。牛三立是知道的,甚至是“領教。了。但是張平山再怎麼會算計,最終只是“定格”在了副縣級,不算很成功。

而鄭南,不一定算計得過張平山。卻能穩穩地坐在幽州市三把手的位置上。

不少人都說,鄭書記很會當官。

“會當官”可能,奧妙就在這裡了,當官就是做人,會當官就是會做人。

拿這次送牛三立上任來說,用得著鄭南親自跑一趟嗎?但他就是來了。不僅僅是做給牛三立看,也是做給下面的幹部看,衝這二點,被送的人,肯定要謝鄭書記。

做官、做人到了這個境界,就成“。了,手下也是一堆的“人兒。”只是,鄭南手下有幾個是大刀闊斧做事的人呢?

做事就難免得罪人,得罪人卻又違背了做官之道。所以,鄭南的手下。沒幾個能幹大事。

但是,就是這些會做官的人,大量充斥著官場,佔據著要職讓那些真正想在官場施展的人不得不潛心鑽研官場“厚黑學”否則就會被官場排斥,用一句經濟學術語,叫“劣幣驅逐良幣。”牛三立心想:如果我從步入官場一開始就有機會接觸鄭南,在他身邊工作,現在應該也是鄭南的人吧?

“近朱者赤”那麼,自己是不是也就變成了一個四平八穩、工於算計的小官僚了?

牛三立正想著這個冉題,不料,鄭南竟然開口說出一句話,嚇了牛三立一跳。

鄭南說:“三立啊,當初,你要在我身邊工作就好了。”牛三立聽後真是驚呆了:“鄭書記看出了我的心思?”心有靈犀一點通?不會吧?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