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皇帝和女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時節,帝囘國宗囘教領囘袖們齊聚京囘城,除了參加樞密院會囘議,幾位活囘佛、阿訇同時也在紫城為皇室舉行了盛大的祈福儀式。

如果沒有中英衝囘突的危囘機,去年帝囘國可謂喜訊不斷,到今年節,蘭州至迪化的鐵路正式通車,不僅僅如此,三年囘前開始建設的迪化到天湖城鐵路在去年年底通車。

天湖城在巴爾喀什湖東,阿亞古茲河畔,是出阿拉山口西北幾百裡處最新興起的一座移民城市。

如果葉昭估計沒錯,該移民城市應該在後世哈薩克斯坦的阿克鬥卡市附近,因為在天湖城左近,發現了巨大的銅礦,只是因為礦石含銅量很低,以現在的技術條件無開採,但這座中亞最大的銅礦,毫無疑問置於了帝囘國統囘治之下,在這個年代,一旦通了鐵路,代囘表著中囘央政囘府對該地擁有了絕對的控囘制權。

出阿拉山口通往中亞的幹線,被葉昭提前一百年做到,當然,後世來說,主要還是中亞國囘家願不願意與你的鐵路網相連,而不是技術因素。

而天湖城在帝囘國西域北疆,與俄羅斯人控囘制的東哈薩克地區毗鄰,距離帝囘國西北邊疆重鎮突厥斯坦尚有兩千多里,而且短時間內,帝囘國也沒有修築通往突厥斯坦鐵路的計劃,但不管怎麼說,天湖城鐵路幹線的通車,對帝囘國在西域的統囘治帶來的積極意義顯而易見。

現今天湖城自不會變成礦業城市,在阿亞古茲河域,建起了大片大片的農莊,同所有邊域移民城市一樣,天湖城實行“兵戶”制囘度,天湖城區域移民共八萬餘人,編為天湖城建設民兵軍團,又有督察、審計等機囘構,實行半軍管半民治。

其實中亞地勢平坦,修鐵路還是比較容易的,修建速度也會極快,只是沒有必要而已,比如迪化到天湖城,過了城市建設期,預計一個月一班火車便足以滿足物資通需要,修建鐵路,更多的是從戰略意義考慮。

帝囘國鐵路建設,發展迅猛,今年,立國已經第九個年頭,從十五年囘前修建第一條鐵路開始,到去年年底,全國鐵路運營幹線已經超過50000公里。

而今年一年,預計鐵路建設就達8000餘公里,可以想象,未來十年都將會保持一個很高速的增長勢頭。

如果和新中囘國比,現今帝囘國鐵路建設可謂快的驚人了,新中囘國建囘國後,因為種種原因,實則鐵路建設僅僅平均每年1300公里左右,就算十一五之後,鐵路建設年均也不到4000公里。

可是,美國呢?就現今的年代,19世紀70-80年代,美國的鐵路建設已經達到了驚人的數字,尤其是進入80年代,美國鐵路年均建設12000公里,10年間,鐵路幹線從1880年的15萬公里增長到1⑧90年的27萬公里。兩國國土面積差不多,美國人口更是遠遜中囘國,但在一百多年囘前,比中囘國進入二十一世紀鐵路建設還要發展迅猛,不得不令人嘆息對鐵路運營理念的不同,使得兩國鐵路發展出現了巨大差距。

而帝囘國獨囘裁統囘治囘下大力鼓勵民間資本運營鐵路的模式,越來越龐大的廉價鐵道兵團,比之美國人,效率顯然會更高。

隨著鐵路建設井噴式發展,帝囘國礦業、鋼鐵業也呈幾何倍數發展,去年,帝囘國煤炭產量已經超過2000萬噸,生鐵產量130萬噸,鋼產量90萬噸,鋼軌16萬噸,蒸汽機超過40萬馬力,化肥、脫粒機、收割機、刈草機、蒸汽拖拉機、卡車在大型農莊的使用益普遍。

國人有個認識誤區,往往認為農用機械、運輸車輛是內燃機時代的產物,實則在19世紀下半葉,電動和蒸汽動力的農用機械、運輸車輛應用是很廣泛的,19世紀末,美國一年便生產過萬輛電動囘車輛,只是隨著內燃機技術的完善,汽車的水線生產出現,蒸汽動力系統和電力動力系統的車輛、農用機械才逐步被淘汰。

而對於帝囘國來說,葉昭的目標便是儘量將電力車和蒸汽車的過渡時代壓縮。

旁聽了帝囘國議政院新年後的第一次聽證會,葉昭又興致去坐電動公車,說起來,隨著帝囘國政囘治制囘度的完善,只需拿捏大主意的葉昭,子比以前清閒了許多。

京師公車有五條路線,葉昭坐的是三路車,在西城轎子衚衕口下車,不遠處,便有一座碧瓦綠木的學校“匯文女子中學”美咲便在此讀書,報讀的是假班,一個禮拜兩個學習,主要是為大家閨秀或是已經成親卻嚮往新文化的女所設。

美咲過年十四歲,已經跟在葉昭身邊三年了,兩人情也極為深厚,在葉昭眼裡,她便如自己親人一般,紫城宮女學囘習囘班,主要還是文化掃盲,基本上相當於小學和部分初等中學課業,若要深造,還是要來外面的學校,才能系統全面的學習文化知識。

何況葉昭也希望其接囘觸社囘會,每回來美咲都會給葉昭講外面的變化、學校的趣事,等於多了一個小偵探。

坐在女校斜對面一座茶樓二樓雅間,葉昭慢條斯理的品茶,其實今不是美咲上堂的子,就算學習,葉昭也不會來接美咲,不管怎麼說主僕有別,心裡將她當親人看待可以,很多事,卻也有個度,堂堂大皇帝跑來接宮女下學,別人不說什麼,美咲自己就嚇死了。

葉昭今突然想在京囘城裡走走,上了電動囘車,見恰好有匯文女校一站,便在此下車,品著茶,葉昭嘆口氣“可惜啊,窮畢生之力,也不見得能走遍京師每一個角落,更莫說整個國囘家了。”站在葉昭身側伺立的大內侍衛副總管鄭阿巧微笑道:“奴囘才們走過的地方,便是皇上走過了,天下每一寸疆土,皇上定能治理的清清明明。”常年在葉昭身邊,這些內侍衛首領也算極為了解葉昭了,大皇帝對整個國囘家每一寸土地,都有著非同一般的情。

葉昭笑了笑,說:“清清明明,談何容易?”突然問道:“你知道京囘城四公子麼?”鄭阿巧一呆,不知道皇上為何突然問起,更不知道意味著什麼,猶豫了一下,道:“奴囘才略有耳聞。”鄭阿巧自然聽說過四公子的名頭,京囘城這四位公子,有安享晚年的李小村李閣老的侄囘子李公子,有海參崴總督韓進的三公子韓三爺,有金融大亨伍崇曜的小兒子伍公子,還有便是曾經的多羅克勤郡王世子,被囘封子爵的晉祺,外間稱為祺爵爺。

其實所謂四公子也不過是外間湊趣硬湊上的,因為家庭關係,四位公子互相間倒是認識,但怕也談不上什麼情,京囘城內公子哥很多,這四人是最活躍的。

葉昭淡淡問道:“這四人風評怎樣?”四公子的名頭,還是聽美咲說起的。

鄭阿巧猶豫著道:“奴囘才不敢說。”

“說。”葉昭臉就有些不善。

鄭阿巧嚇一跳,忙道:“是,聽聞這四人是京囘城有名紈絝,整附庸風雅,就好似李閣老之侄,文人門客眾多,辦起了什麼詩社,與京囘城大學推動白話文的教授在報紙上打官司,搞得熱鬧的很。”葉昭倒是怔了下,問道:“就這些?”鄭阿巧小心翼翼道:“不知皇上想知道什麼?”葉昭擺了擺手,其實價值體囘系不同,這些含囘著金嘴出生的公子們,多將貪囘財視為第一惡俗,講究千金散盡還復來,要的是名聲和派頭,清高的不屑權囘勢不屑讀書做囘官的更大有人在,與後世官二代富二代的追求截然不同。

品著茶沉了會兒,葉昭起身,說:“走吧。”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