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敷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暖花開,年後,當大洋彼岸戰火平息之際,威爾斯來了密電,用密碼本翻譯過,便是兩人在美利堅內戰中獲得的收益。
威爾斯電報裡又說,當初用低價購買的美利堅國債,現今北方勝利,又是一筆數目龐大的收益。又徵詢葉昭意見,聯邦重建,要不要投資云云。
葉昭則回了一封長信,言道自由經濟休馬上就會衰落,自由資本展已經到了脖頸,今後將會是一個壟斷的時代,是大企業橫行的時代,小資本者會逐步被併,所以現今投資要謹慎,這兩年,莫不如來中龘國投資,沒有風險而又保值。
每次和威爾斯通電報,葉昭總有種自己是陰謀家的覺,尤其是隨著歐洲各國金融市場越來越完善,工業規模越來越大,兩人偷偷摸摸從中掠奪世界財富的味道越是濃厚。
南洋的調查團,開始與荷蘭人龘涉,要求暫時允許松巴人成立類似自治邦的政龘府,而這個政龘府同樣置於荷蘭人監管下,但將會擁有較大的自治權。
隨著一艘艘鐵甲艦下水,定海號和靖海號與鎮海號一樣光榮退役,成為了船政學堂的教習艦。
現今帝國擁有鐵甲艦十三艘,分別是:金陵號、福州號、北京號、長沙號、奉天號、迪化號、濟南號、廣州號、成都號、靖遠號、澄遠號、摘星號、武昌號,其中噸位25oo噸以上的二等艦七艘。
又有各種木製戰船、輔助船隻近五十艘。
正建設的一等戰列艦,也就是“六千噸計劃!,的主角漸漸有了雛形,完全捨棄風帆的設計,除了動力系統採用帝國最新明已經在商船上獲得成的三脹式動機、水管鍋爐,最為矚目的莫過於鋼材被引入了裝甲系統。
英國和國同級別的戰列艦早已下水,而對於一貫推陳出新的中龘國海軍,兩個老大帝國毫無疑問給予了相當的關注,媒體上也在推測中龘國這艘君主級戰列艦的戰鬥力。
現今盤踞南洋的荷蘭,則越來越屈從於中龘國增長的水師力量,也極快的同意了松巴人成立自治邦的提議。
在南洋中龘國人曾經極受尊敬,隨著荷蘭和西班牙殖民者到來,地位則急劇下降,兩國殖民者都對華人進行了滅絕人的大屠殺而現今的南洋,在西班牙人統治下的呂宋島和在荷蘭人統治下的蘇門答臘、爪哇二島,西班牙人、荷蘭人已經逐漸學會了和華人平等相處,對著土人,他們則又是另一副嘴臉了。
同俄國人的談判暫時達成了草約,隨著突厥斯坦城的移民逐漸到達,炮樓越起越多,中龘國人作出了讓步無條件釋放第一批俄國俘虜大概三千人左右使得本來對談判取不得任何進展漸漸失去耐心的俄國人又一次回到了談判桌上。不過,在奧倫堡和新西伯利亞,俄國人都出現了兵力集結的跡象,而同樣,在西北和北疆,中龘國人也在秘密的進行著軍事調動,有西方分析家認為,很可能雙方都是以談判爭取時間在進行著戰爭的準備。
實際上,葉昭現在關注的反而是司系統的革新之風,泰和行一案毫無疑問給大理院系統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令官們真正意識到,他們對案子的審理具有相當的獨立,而大理院參考
案例系統的設立,又為帝國的律
神奠定了基石。
寒假之後,中龘國皇家科學院正式成立,據憲章,帝國皇帝是皇家科學院之保護人,皇家科學院的院士,代表帝國科學界最高之榮譽,同時皇家科學院亦為資助科學展之組織。
議政院表決通過為科學院撥款的決議,今年第一年的撥款為一百萬銀元。
在去年年末睿親王辭去議政院席大臣的職位之後,帝國議政院進行了第一次席大臣的投票選舉。
現今帝國議政院共有367名議政使,其中具有前朝爵位的議政使鈣人,其餘三百餘人分配給各省名額,由各省議政院選舉產生,至於各省議政院之議政使,均是各府、縣商賈、鄉紳名、有德之士。
沒辦,現今之議政使必然會是地方握有話語權之名,倒不是說全民選舉不能實現,美利堅之總統,同樣是在現今這般簡陋的通訊
通條件下全民選出,很多制度,遠遠不是那麼難實現的。
只是現今國民思想,若真一龘人給一張選票,就算選議政使吧,也未免對不上點子,何況最終結果只怕選出的還是那些鄉紳名,最下等之民眾,就算進了議政院,還不是人云亦云,又能有什麼主意了,這不是歧視,就是事實。
由這些鄉紳名來體驗選舉,體驗真正的選舉,已經是極大的進步了。
不過葉昭已經準備在十年之內,實現地方議政使選舉制,當選的肯定是商賈名士紳沒錯,但通過選舉,肯定會促使他們關注民意,關注地方,最起碼不會作威作福,就算裝吧,也要裝出個好名聲。
本來葉昭準備成立類似英國上議院的貴族院,如美國,本來只有眾議院,但偏要成立權力更高之參議院,成立之初,則是“由最具身龘份、地位與財富的高貴人士所組成,與不列顛上議院越相似越好。”但隨著葉昭威望越來越隆,貴族院這類籠絡人心的作索作罷,直接實行一院制。
當然,並不是照搬歐洲模式,一個具有相當權力又能代表民意的機構是文明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訴求。
實際上,西方選舉制很多時候硬件條件相差不大時,金錢就是一切,葉昭在準備放開議政使選舉的同時也在思考,如何令議政院真正成為反映民意的機構。
現今帝國議政院三百餘名議政使中,德高望重的老者和新生專業人士大概各佔半數,因為進入帝國議政院後事務繁忙,成為一種從政的職業,是以省一級的事業家議政使反而不會進入國家議政院,進入國家議政院的,以德高望重的鄉紳和新興中產階級為主。
帝國議政院五年換屆一次,撤換半數議政使。
去年年底葉昭也第一次試行了議政院審批制度,將新一年的政務院政龘府預算由議政院審議,結果各項預算均全票獲得通過,這也在葉昭意料之中在議政使眼中,政務院的決議便是自己的決議,誰會投反對票?
還要令他們明白,政務院和自己這個大皇帝並不是一回事啊!
當時葉昭不由得嘆口氣,但轉眼想想,能走到這一步,已經殊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