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南蠻北狼福和苑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860年8月,葉昭答發平遠軍軍部第三十五號令,平遠軍特別陸勤團重步兵突擊隊(原飛虎步兵團)剪辮以利軍務。

在今年年初,原飛虎營正式建制為特別陸勤團,第一任總兵官丁七妹。特別陸勤團的建立,標誌著南國特種作戰部隊正規化的開始,特別陸勤團下屬的重步兵突擊隊,即為原飛虎營步璛槍隊,現今編制兩千人左右,皆是軍中銳,甚至比羽林衛戰鬥力更強,也永遠配備著最新式的武裝。

重步兵突擊隊剪辮,可謂風波重重,在第三十五號軍令下達全軍之前,兩宮數次寫來信,要葉昭切勿動搖滿洲祖制。

現今,老鄭親王更是來了金陵,第一次,痛罵愛子,更落了淚,可葉昭終於還是簽發了三十五號令,有些事,阻滯是免不了的,委實,開化思想比剪辮重要萬倍,可不管從軍事角度還是思想啟蒙來說,都要有一個開端,利用軍隊的變化告訴外界一個信號,辮子是可以剪的,這就夠了。

代價最小,更不會引起社會輿論大討論,葉昭也在盡力避免這種比較烈的思想碰撞,免得引起社會動盪,在比較穩定的環境中潛移默化的改變人的思想,很多事,自然水到渠成。

乾王府東湖,碧水樓榭,美輪美奐。

湖畔網球場上,葉昭穿著黃綢休閒運動衫,正揮拍與親王玩網球,親王同樣穿著和葉昭一模一樣的奇裝異服,一臉無奈,他當時說什麼也不想換這身衣著,可架不住兒子親情攻勢,撒嬌耍賴的,說這是“父子裝”

“親情裝”親王一個頭兩個大,只尋思這孩子還是那憊懶樣子,怎麼就能壓住手下虎狼將帥了?

莎娃穿著雪白網球服白襪白球鞋,短褲下一雙令人窒息的雪白長腿暴在空氣中,波長髮,深邃碧眸那種東歐美女特有的冷酷面龐,無比的身段,比那後世號稱歐洲第一的模雪發美女還要漂亮幾分。

她正笑嘻嘻教親王打球,老鄭親王心裡唸叨著非禮勿視,目光偶爾碰到莎娃長腿,被蟄了般閃開,窘迫的很,他自然無法接受兒媳婦胳膊腿的。

這是下午時分天氣略顯悶熱球場旁柳樹下幾個粉紅綠衣裙的小丫鬟正用長木杆絲網網走鬧蟬。

要說收拾老爸,那非得找莎娃,幾個中璛國媳婦是說什麼也不會和其他男人同場打球的,更不要說這個男人是公公了。

莎娃就不同,率真的很,也沒這麼些講究,何況其他人也不在府裡,只有莎娃葉昭一句話,說曠工就曠工。

“不打了,不打了。”親王滿頭汗水下場實則在葉昭慢悠悠的球速下,他倒是接到了一次球,心裡立時覺得這網上飛球有意思,但自然不會說出來。

父子倆坐在柳蔭下的藤椅上小婢送上冰鎮飲品,接過一瓶荷蘭水,親王就嘆口氣:“要說你呀,確也長我大清威風,荷蘭人都被你打老實了,可你說說,到底怎麼想的,我大清自入關,為了這辮子鬧出多少事兒?那能說剪就剪嗎?”葉昭還未說話,莎娃笑嘻嘻挨著他坐下,抱著葉昭胳膊井親王道:“阿瑪,我也喜歡男人留辮子。

“親王無奈的看了她一眼,有些無語,這個兒媳婦,有時候隱晦的指責她服飾她還當誇她呢,天天美滋滋的也不知道美個什麼勁兒,可話說回來,這子,倒真是好的。

葉昭用了兩口紅酸茶,笑道:“阿瑪,你說的我懂,可我也看得很明白,這世道啊,不跟以前了,咱們為什麼能打敗紅鬼子?還不是求變的結果?何況那重步兵,乃是軍中銳,不說軍帽穿戴不便,他們常年奔波在外,個把月也不見得能尋個安逸地方休息,結果人人頭上生蝨子,那個難受勁心…”葉昭搖搖頭“這樣的一枝軍隊,談何戰鬥力?我可不想一次重要的伏擊,被個別士兵抓癢給攪合黃嘍。”又道:“過幾他們要去青海,我希望他們一路上都錚舒服服的。”親王一怔:“去青海?。

葉昭點頭“是,我想看看有沒有機會把陸月亭這個匪首抓來。”

“陸月亭?”親王顯然沒怎麼聽過這個人,要說西遁賊兵,南北兩朝官員自然都知道李秀成這個賊王,但在葉昭看來,陸月亭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葉昭道:“對,這個人,了不得啊。”其實特勤團遣出行動組去青海確有其事,但卻不會是重步兵突擊隊,剪了辮子,又要從四川潛入青海,未免太過扎眼。

親王卻不疑有它,覺得兒子說的還真有幾分道理。

葉昭又道:“此事機密,阿瑪切勿外傳,兩宮面前,還要靠阿瑪維持了。”心裡嘆口氣,說謊,更有點利用老爸的意味,可真,有點對不起人。

親王點點頭,說:“也只能如此了。”又深深看了葉昭一眼,親王知道,這個兒子自己越來越看不透,可兩宮,自己是要幫他安撫的,聽兩宮隱隱約約的有忌憚兒子之意,可自己看來,卻不覺得兒子變得多麼可怕,有工夫,卻是要好好跟兒子談談心。

“阿瑪,走,咱倆去聽聽那三黃雀會哨了沒有。”葉昭笑著起身。

親王一聽這個可來勁頭了,笑呵呵道:“金陵倒也有幾隻好家雀兒,好再,好!”父子倆說說笑笑,走向了湖心走廊。

第二天傍晚送走親王,葉昭又去接朱絲絲。

《寧報》介紹金陵人文說:“金陵城裡城門十三,外城門十八,城裡幾十條大街,幾百條小巷,都是人煙湊集,金粉樓臺。城裡一道河,東水關到西水關,足有十里,便是秦淮河。水滿的時侯,畫船簫鼓…晝夜不絕。城裡城外,琳宮梵宇,碧瓦朱甍,在六朝時,是四百八十寺;到如今,何止四千八百寺!大街小巷,合共起來,大小酒樓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餘處。不論你走到一個僻巷裡面,總有一個地方懸著燈籠買茶,著時鮮花朵,烹著上好的雨水。

茶社裡坐滿了吃茶的人。到晚來,兩邊酒樓上明角燈,每條街足有數千盞,照耀如同白,走路的人,並不帶燈籠。”而現今南京之風華,比之昔更盛,數條長街通了路燈,到了夜晚,群燈璀璨,若只是耍夜市消遣,走遍南京城大街,怕也用不到燈籠透亮。

當然,一地傳統並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現今南京移民雖多,但既無廣州、福州那種商業氛圍,又無佛山、金華、太平城那般黑霧煙囪高聳。供人消遣的酒樓茶座遍地開花,整個城市透著一種懶洋洋的氣息,賺點小錢,過過小子,就是南京市民的最大樂趣。

朱絲絲雖然搬進了王府,但顯然頗不習慣,七八天了,都沒怎麼回府,而是在宿舍留宿,無奈下葉昭只好再來接她。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