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塵埃落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現今歐洲人早早的就開始了在印度培育茶樹的實驗,對於中國自然是及其危險的,就算中國可以擺脫對茶葉貿易的依賴,但其巨大利潤,葉昭可不想早早放棄,是以葉昭已經代內務府,派出人手喬裝成英國商人的僕從,前去印度瞭解情況。

中國情報間諜和秘密警察,從活動範圍到應用之廣泛,現今可說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

沒辦法,國人誰不知道國共爭雄時間諜的重要作用?對於葉昭來說,情報部門情報網絡的建設一直都放在了極為重要的位置。

至於蘇伊士運河,實則葉昭都想參股進去,奈何英國人法國人必定不想中國人染指,不過這條運河,沒有十年八年的時間也難以完成,暫時可以不用顧慮。

胡亂琢磨著,葉昭被讓到了首座,傑克遜、英國領事希爾頓、法國領事艾棠等坐在葉昭身邊,同攝政王敘話,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幾國領事都想從攝政王的隻言片語中猜測南中國政策外的意圖。

尤其是英國領事希爾頓,前幾,英國領事館收到南國外務部公文,言道暹羅國正式與南中國確立起朝貢關係,是以不列顛王國同暹羅國的通商談判,可在廣州進行,中國願意竭力相助,為雙方簽訂的條約提供保障,同時幫助兩國簽訂公平公正的貿易條約。

這是一個很清晰的信號,中國希望越來越多的參與到南洋各國事務中,作為南洋數國原本的宗主國,中國曆來對南洋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力,甚至國內戰爭失敗的殘兵敗將亦或華人海盜都時常在南洋立國。越來越對南中國變化到驚異的希爾頓,對南中國政府的照會自然不能不審慎對待,他已經連夜給新嘉坡發電報,瞭解與暹羅訂約的情形。

不過新嘉坡方面很快回電,言道不必理會中國人的想法,南中國不過繼承了中國政府一貫好面子的作派,其與南洋的朝貢國聯繫極為脆弱,對朝貢國的支持相信也是在最低限度範圍內。又請希爾頓領事安撫中國人,但也要令中國人知道,英國人有權與南洋任何一個國家貿易,而不需要第三國的批准和指手畫腳。

希爾頓也只能心下嘆息,南中國可不是一個閉關鎖國的國家,而是越發表現出對海洋貿易之興趣,若不好生安撫,只怕早晚生出事端。

此刻坐在葉昭身邊,希爾頓猶豫著,話道:“親王殿下,關於鄙國與暹羅國的貿易易…”葉昭擺擺手,說道:“今不談公事。”本就知道外務部會討個沒趣,雖然外部一些官員義憤填膺,但葉昭卻不會一筆筆賬記著,在心裡謀劃什麼復仇大計。國力如此,無可奈何,總有云開見月之時罷了。

希爾頓只好笑了兩聲,將嘆息嚥進了肚子,帝國的傲慢,只怕早晚會自釀苦果。…在上海的談判,英法美三國果然很快又積極的參與進來,聽聞私下給北朝官員施加了巨大的壓力,俄國人艦隊不得不駛離上海,北上羅斯托克,甚至在遼東半島建造修船廠以及停泊碼頭的計劃也因為英法的強烈反對而不得不擱淺。

而南國步兵團在上海近郊架好了火炮,一副準備攻城的架勢,可把英法工部局的董事們得跳腳,輪番去拜訪杜翰,就差綁架他來簽字了。

1859年9月底,南北雙方終於在上海達成協議草案,只等六王與攝政王御覽硃批,在草案中議定,上海歸北國所有,但嚴南北雙方武裝入境,上海江海關由南北雙方共管,關稅分配以萬國貨物南下北上為準,又南北貨物自由通,雙方皆不徵收入境關稅。

葉昭對於條約是極為滿意的,不但拿到了上海的關稅權,最重要的就是雙方商品自由通這一項,使得整個中國的經濟並沒有被割裂,對於南方意義非同尋常。

果然,給北國了一個上海的所有權,面子令他足足的,立時就收到了豐厚的回報。

南北之爭,看似劃上了句話,但葉昭知道,實際上,不過是新的開始。

而隨著上海談判的塵埃落定,南朝政務院副總理大臣的人選也浮出水面。

惜陰書院,進進出出到處都是忙碌的文員,他們正忙著收拾房間,為即將同樣在惜陰書院辦公的副總理大臣以及議政大臣們準備官署。

實際上,副總理大臣和議政大臣制度同軍機處差不多,只是更為規範,職責也更為明確。

坐在寬大氣派的鑲金桌案後,葉昭作個手勢,文員忙將案頭厚厚的文牘一摞摞分給端坐兩旁的官員。

李鴻章、李小村、李蹇臣、袁甲三四人在場,都恭恭敬敬坐在軟墩上,各個不動聲,但實則,心裡怕都掀起了驚濤駭

葉昭品了口茶,淡淡道:“我不瞞你們,實則你們四人都在我思量中,也都是可用之人,但用誰不用誰,我可傷腦筋了,咱們政務院立衙沒多久,要說誰更能幹些我也說不上來,而且,你們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不足。”四人都不說話,靜靜聽著。

葉昭又道:“都翻開看看吧,你們應該也都聽說了,王府秘書房在各部衙、在名士紳中考量了考量你們的口碑,這些東西,雖做不得準,但也有可取之處,最起碼啊,我對你們的瞭解可多了些。”說著就笑“也不用怕,真話假話我還是看得出來的。”四人都躬身稱是,也慢慢掀開了手裡的文牘看,一條條意見,均是匿名,怕除了攝政王本就沒第二個人知道這些對四人的觀是誰寫的。

葉昭又笑道:“過去呢,咱們講究不評論上官,但要我說啊,你差事辦得怎樣,昏庸還是賢能,在你手底下辦事的人是最清楚的,這些東西,以後可以多搞搞。就算你們想提拔官員時,也不能僅憑自己好惡,多聽聽下面人的想法,沒壞處。”

“是。”四人都恭恭敬敬答應著,慢慢翻閱。

葉昭就拿起了茶杯,慢慢品茶,四個人中,李鴻章翻看文牘最慢,李小村最快,也難怪兩人成了對頭,子就南轅北轍。

等看著四人都看的差不多了,葉昭就笑道:“現在你們心裡也都該有個譜了,儀軒和午橋,德厚光,也頗合我意,又與兩宮太后通了十幾份電文議定,兩宮太后也甚是寬。”儀軒是李蹇臣的字,午橋則是袁甲三的字,兩位舊派官員,卻是清譽最好,實則也是,一來二人德高望重,均是年逾花甲的老臣子,自不是李鴻章和李小村所能比,而且兩人都是舊派官員,給人的覺就是比較穩,中國官場,這穩字可了不得啊。李小村和李鴻章是革新派先鋒,一樁樁一件件的雖都是自己授意,但時時標新立異,總會令人覺擔任首輔差了什麼。

李蹇臣和袁甲三為首輔,也是葉昭本意,甚至對於袁甲三的風評,多少造了假。這官員提拔上,多少也要講究論資排輩,以兩人年紀,也幹不了多少年,但若給李小村和李鴻章幹,從長遠說,可未必是好事,尤其是李鴻章,還不到四十歲,多少欠了歷練,更別說如果現在就任命他為首輔,官居一品,將來又擺在什麼位置上?只怕早晚尾大不掉,被自己當權臣給拿下,那可就失了一番賓主之誼。現在壓一壓,磨練磨練,對他只有好處。

李蹇臣和袁甲三都起身,跪下謝恩。

葉昭微微一笑,道:“起來吧,咱們議議這議政大臣的人選,漸甫和明宣肯定是要進的,其餘人選呢,周京山、鄭珍,你們議議,看成不成。”四人自然都連聲稱好。

葉昭又道:“你們在各部的差事可就都要卸了,回去都好好準備準備,等著接旨吧。”

“是!”四人起身,跪拜告退。………平安夜、聖誕節快樂!

再請個假,這就去過平安夜,明天晚上一起更吧,估計還會晚點,兄弟們體諒則個,!ro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