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交鋒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葉昭笑呵呵把蓉兒放下,被小傢伙白了一眼,更是樂不可支,摸摸她的小腦袋,道:“娘子,新家好不好?”蓉兒還未說話,外面傳來吉祥嬌脆的聲音:“主子,李小村求見。”葉昭一笑,恩,琢磨著他也該來了。
荷花樓東側門出去是一條紅木長廊,直通會客花廳,長廊上掛著幾籠唧唧喳喳蹦蹦跳跳的鳥雀,葉昭苦笑,定是自己那糊塗阿瑪叫蓉兒給自己帶來的,可心裡卻暖暖的。
會客廳重新裝潢過,木椅換成了歐式沙發,紅木茶几,四下翠竹碧花,中西風情相得益彰,別有一番奢華。
長沙發雖然坐上去舒服的很,可李小村卻不知道怎麼的,總覺得不如坐木椅來得自在。
聽到腳步聲響,李小村急忙站了起來。葉昭快步而入,伸手虛壓:“小村啊,坐,坐吧。”走過去就坐到了茶几對面。
李小村卻不敢坐了,這和公爺相對,平起平坐,可得多大的膽芋?
葉昭也發現了問題所在,新客廳第一次用,西人設計師還是不懂東方風俗,看來要重新擺設沙發方位。
看到茶几上厚厚的一摞文書,葉昭就笑:“都甚麼?”當下拿起來看,現今洋商華商對廣州城發展熱情大漲,各種投資計刮數不勝數,這摞文書都是李小村選的認為可行的方案。
最上面的計劃了書乃是幾大洋商行擬籌備興建自來火廠,為西關以及廣州市中心將軍府一帶住宅照明供應煤氣,而且為了招攬顧客,還擬在西關以及市中心一帶免費安裝幾盞煤氣路燈。
葉昭琢磨著倒也可行,畢竟電能應用要二三十年後普及就更遙遠了,就算自己能提前電能時代的到來,可媒氣燈要被淘汰也是很久之後的事何況任何科技都不是能獨立發展的,就比如燈泡,自己知道用碳化竹絲甚或鎢絲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可在氣真空裝置技術未達到新高度前,自己的這點知識實則沒什麼用處。
煤氣路燈,好像到了二十一世紀,香港還保留了幾盞呢。
“可行,煤氣路燈嘛,可以多安幾盞,你跟廣州府郭敬之商量商量,叫他每月撥出點銀子意思下,就以市價的兩成付銀子,不幹的話就不許他安路燈誰叫他這路燈是在做廣告呢?這無形的收益可不少。”葉昭說著話,放下了第一本文書,又拿起下面的來看。
又有幾名英法中商人要籌辦“租轎房”
“馬車房”等等,現今廣州街頭,漸漸出現了隨傳隨到的抬轎,算是現時的出租車吧這些商人卻是盯上了這塊蛋糕,要求政fu管理混亂的出祖轎子市場,例如發牌上稅等等,而給他們成立的公司,自然就好管理。
至於準備成立出租馬車業務的馬車房,葉昭就搖搖頭,如果滿大街跑馬車,可太不衛生,當然想也知道現時祖得起馬車的沒有幾戶人家“可行,但抬轎子的苦力都是窮苦人,不必加入其租轎房等等商行,他們要吃這塊餅,自己買轎子僱人去!而且,有粵商是吧,要照顧自己人。”葉昭說一句,李小村就在筆記本上記下,畢竟今天事務太多,萬一誤解國公爺的諭令未免糟糕。葉昭看到這一幕不由得啞然失笑。
再往下看又有一英商準備引入倫敦的蒸汽公車,葉昭就蹙起了眉頭聽霍爾說起過,這龐大的傢伙比壓路機還笨重又
作不便,經常橫衝直撞的把沿街店鋪撞爛,倫敦市民都忍受不了,一再要求政fu取蹄其公
公司呢,何況廣州人?
“不可行!”葉昭放下了這本文書,又道:“你跟他說,如果是鋪鐵軌的馬車公,倒可以考慮。”從市中心到西關再到黃捕港一線,確實應該起一條有共
通運輸工具。
再往下看,又有要辦報的,辦書信館也就是鄰局的,辦牛棚的,教會請求辦學校的等等等等。此外還有一些建議,例如在西關和廣州市中心設立消防龍頭,自來水廠為其供水;成立衛生部門接種牛痘、檢查
女
病等等,這應該是一些對廣州的居住安全和衛生環境有顧慮的西人提出的建議,畢竟上海有工部局,一應事務商人都有發言權,而廣州租界都無,以中國官員的一貫作風,一些商人對廣州發展抱有顧慮也很正常其實有些建議未免吹
求疵,就算倫敦巴黎現時都未能實現。
葉昭一本本看著,一一作了點評答覆。李小村用心記下,心裡這個欽佩啊,簡直比得上三國演義小說裡的龐統了,可龐統不過是處理區區一縣雜事,國公爺這可是本本辦的國家大事,卻一氣呵成、決斷英明,句句點評都令自己有茅頓開之
。越是和國公爺近距離接觸,越發覺得公爺真乃奇人,國士無雙。
將一摞文書翻過,葉昭就看向李小村,說道:“說給我聽吧,那些難辦的事兒。”李小村驚佩愕然,隨即躬身道:“公爺聖明!”葉昭端起茶杯品茶。
李小村嘆口氣道:“旁的倒沒什麼,主要有兩件事學生力有不逮,其一,新安縣村民阻撓鋪設電線杆,學生親自去新安,卻險些被村民圍毆。那知縣黃光周,推搪敷衍,私下只怕乃是縱容村民的幕後黑手;其二,西關商人劉進,前幾因雕刻印刷西洋書籍而下獄,乃是勝保大人點名輯捕,學生卻也保不得他。”劉進?葉昭知道這個人,三十年代以來,廣州印刷出版書籍的熱
一
高過一
,溯其原委,原兩廣總督阮元在廣州大規模刊刻叢書開了好風氣,往後許多十三行洋商鉅富也參與到這個行列之中,有潘仕成的《海山仙館叢書》、伍崇耀的《粵雅堂叢書》等等,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為
合市毒文化而出版的各種小說、戲劇和詩詞集。
劉進就是一名書商,而葉昭對他有印象是因為早聽聞去年廣州條約簽訂後,劉進就準備辦報”
“所有一切國政軍情,世俗利弊,生意價格,船貨往來,無所不載”當然,現階段的報紙新聞紙主要還是商情為主,刊登船期以及船隻停靠碼頭的航運消息、洋銀、銅錢兌換率等的銅錢價、各地物價信息及地皮買賣租賃等各種廣告。
卻不想他被勝保抓起來了。
葉昭微微蹙起了眉頭。
李小村看著葉昭臉,不再說話。勝保前幾
去了肇慶軍營,倒好象故意似的,僧王和勝保都在肇慶,按照禮節,公爺自應前去拜會。現今廣州城那些消息靈通的人士,只怕全都在觀察這三位巨頭的一舉!動,從中揣測未來廣州城的局面。
“你下去吧,我知道了。”葉昭淡淡說了句。
李小村忙躬身告辭,可退出客廳前實在忍不住,回頭小心翼翼的問道:“公爺,這兩可去肇慶?,葉昭淡然道:“不去。”李小村心中一安,點頭,快步而出。
新安縣毗鄰香港島,前幾年多有華人從新安渡船去香港島討生活,天地會眾自新安潛逃至香港的更不在少數,販賣“豬仔”去澳洲當淘金奴隸的洋商代理人們,同樣喜歡在新安招募欺騙生活貧苦的鄉民。
新安縣縣衙偏廳,知縣黃光周正與孔師爺密議,黃光周對於西洋奇yín巧計一向深惡痛絕,架設從香港到廣州的電報線必然要過路新安,聽聞此條款,他每間如蛟在喉,雖不敢同人直議景帥之非,但心裡可窩了一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