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我不許你們存在下去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小狐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德國佔領膠州灣後,為長期霸佔山東省,繼續向大清帝國腹地擴展影響,開始重點建設位於膠州灣的青島市,作為其繼續在遠東地區開闢新殖民地國策的重要依託。

因此,青島市在港口、道路、火車站、發電廠、水廠、醫院、教堂、氣象臺以及各類工廠、市政設施等硬件建設方面的標準相當高,與德國國內的港口城市處於同一水平,相當細而完備,也使青島成為了大清帝國境內第一個達到當代歐洲強國標準的港口城市。

而其做為德國遠東艦隊的大本營,修建有完備的軍用碼頭、海軍船廠、海岸炮臺、碉堡、軍營、軍需倉庫等防禦設施,駐紮守備兵力2千多人。其遠東艦隊所屬艦隻經常在大清帝國的長江和沿海各處遊弋,以顯示武力,保護本國政府以及僑民在大清帝國的利益。

以青島為依託,德國在山東各地大規模建設鐵路和開採礦產,以達到控制山東和掠奪山東豐富自然資源的目的,膠濟鐵路的建成通車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山東的形勢很複雜,因為英國還租借著山東的威海衛軍港。

威海衛軍港曾經是大清帝國北洋水師的駐地,位於山東半島東北端,處於黃海海域,北隔渤海海峽與盛京省遼東半島上的旅順口軍港形成一南一北兩個拱衛渤海出入口的海上門戶。

目前,旅順口軍港已經成為北寧海軍的重要基地,北寧軍方也就掌控了進出渤海的北口。如果想徹底控制渤海,就必須掌控進出渤海的南口,也就是要奪回威海衛軍港。

因此,北寧政府不但要從德國人手中奪回山東,還得從英國人手中奪回威海衛,又要同時面對兩個強敵!

但隨著晉軍令西方列強難以置信地將俄、兩軍同時擊敗後,新成立的北寧政府就被西方列強刮目相看了,德國和英國也跟其他各國一樣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儘管英、德兩國都擁有強大的海軍,但在陸地上,兩國還完全不具備抗衡在晉軍的基礎上擴編而成的北寧陸軍的實力。所以,兩國都在戰與不戰之間猶豫著,寄希望於北寧政府也會像軟弱的大清政府那樣容忍他們存在的僥倖心理。

然而,這可能麼?!

宣統皇帝繼位後,康凡以鞏固京津要害地區的海上防禦為由上奏大清朝廷要求將山東省也劃入北寧轄區,大清朝廷被迫宣佈同意。康凡隨即便名正言順地照會英、德兩國大使,向兩國明確表明了拒絕承認德國政府與大清政府簽訂的《膠澳租界條約》和英國政府與大清政府簽訂的《訂租威海衛專條》的立場,並向兩國提出無條件將山東由北寧政府管轄的要求。三方為此而展開了漫長而烈的談判,但一直談到1910年的下半年卻還是毫無進展。

這樣一來,康凡就準備用武力奪回山東,而他這次選擇的對手是德國。

跟英、法這兩個歐洲老牌強國比起來,德國只能算是個後起之秀,其尋求海外殖民地的歷史也只是從19世紀後期才開始的,跟荷蘭、葡萄牙、比利時、西班牙等這些歐洲二國家都無法相提並論。1871年,德國在普法戰爭中戰勝法國,從而結束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也就是當代的德國。

自此之後,德國才開始崛起為歐洲強國,隨即就邁開了自己在歐洲和歐洲以外的拓疆步伐。膠州灣以及山東是其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在亞洲的殖民地,遠離其歐洲本土萬里之遙,一旦爆發戰爭,山東的德國駐軍本得不到外來支援,只能束手待斃。

至於從表面上看起來其相比於亞洲各國已經算是十分強大的遠東艦隊,在康凡眼裡卻只是一堆古董而已,北寧海軍先進的飛機和潛艇可以輕易消滅它們,更何況新生的德國海軍遠比英國海軍弱小,即便是從本土再派艦隊進攻大清帝國,結果也是一樣。

綜合各方面情況考慮,康凡就決定開打。

由於美國沒有加入到西方列強瓜分大清帝國的行列中,依然奉行和平的“門戶開放”政策,所以也就不會被康凡列入“逐一加以懲治”的黑名單裡。因此,朱迪這個為美國的利益辛苦奔波的外官仍是個局外人,也就使她能以一個“事不關己”的平和心態去面對此時正“意氣風發”的康凡,所以就對康凡的這個決定沒有提出異議。

“我會盡可能的幫你,爭取為你的北寧政府創造一個有利的國際輿論環境。”朱迪說道。

康凡笑道:“你幫我把你們國家的那些進的政客穩住就行了,其他的事我來辦。”朱迪心事重重地看了看康凡,換了一副極其莊重的表情問道:“康凡,如果有朝一我的祖國也對你的祖國做了象德國、英國、法國等等這些國家做的事,你一定也會跟我的祖國開戰的對吧?”康凡愣了,沒說話。

朱迪嘆了口氣,語氣沉重的說道:“我知道你一定會的,因為你熱愛你的祖國,就像我熱愛我的祖國一樣。你要保衛你的祖國,你沒有錯…可如果你的祖國跟我的祖國真的成為了敵人,那你又會怎麼對我呢?”康凡搜腸刮肚地想了好一陣子也不知該說什麼。

“可我…我還會幫你。”朱迪語氣堅定卻也很為難的說道。

康凡一陣動,緊抱了朱迪。但在這時他卻想起了《三國演義》裡曹麾下大將徐晃與關羽對陣時說的那句慷慨昂的話:“今乃國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廢公!”1910年10月1,北寧政府向德國政府下達了最後通牒,限其在當年12月25前將山東與北寧政府管轄,否則,不惜一戰。但德國政府並沒有回應北寧政府,而是將遠東艦隊最強大的兩艘裝甲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從太平洋的德屬加羅林群島調回青島,意圖震懾北寧政府,同時加強青島的防禦實力。

“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裝甲巡洋艦同屬“沙恩霍斯特”級。

“沙恩霍斯特”級滿載排水量1萬3千噸,艦體裝甲最厚處達到150毫米,裝備8門口徑為210毫米的主炮和6門口徑為150毫米的副炮,蒸汽機3軸推進,航速23節。是德國遠東艦隊新服役不久的最強大的一級戰艦,也是德國海軍的驕傲,被國際軍界公認為當代最優秀的裝甲巡洋艦。要是換做從前的大清政府的話,這兩艘威武的鋼鐵戰艦足以起到“非常完美”的震懾作用,但這次德國人搞錯了年代也搞錯了對手,註定要倒黴。

這兩艘堪稱“明星”的德國戰艦的行蹤當然逃不出北寧軍方的視線,從大清帝國近海直到由千島群島-本列島-琉球群島-臺灣島-菲律賓群島-南華島等島嶼構成的第一島鏈海域內都有北寧海警和海軍的艦艇在注意著這兩艘德艦,安全局的情報人員更是大批滲透到青島,通過各種手段探聽關於這兩艘德艦的消息。而德國方面意在向北寧政府炫耀武力,並沒有做真正的戰爭準備,因此連最基本的保密工作都沒有做,所有遠東艦隊艦艇的活動都是公開而明朗化的。

1910年10月21,從旅順海軍基地出發的4個每個由3艘“蛟龍”級潛艇組成的編隊正分別在大清帝國黃海、東海海域執行例行巡邏任務,下午13時34分,303編隊中的hq011號潛艇的搜索雷達在山東半島東南3百多公里的海面上發現了一支船隊,隨即下潛到潛望鏡深度,抵近偵察,確認是德國遠東艦隊的“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以及1艘負責燃料補給的運煤船,立即通過無線電通信系統通知了在附近海域的301編隊,兩個編隊的6艘潛艇全部下潛到潛望鏡深度,機動佔據有利陣位,展開戰術隊形,做好了攻擊準備。

14時04分,德艦編隊駛入攻擊範圍。

14時14分,6艘“蛟龍”級潛艇在潛望鏡深度實施了一次隱蔽的魚雷齊,36枚“魚叉”魚雷在海面下3米深處以40節的高速分別從不同方向組成一個攻擊扇面撲向目標。

14時17分34秒,第一聲爆炸被301編隊的hq017號潛艇的聲納捕捉到,接著是第二聲、第三聲…第十三聲,總共有13枚魚雷擊中目標,攻擊成功!

做為德國遠東艦隊旗艦的“沙恩霍斯特”號得到北寧海軍的“重點照顧”共被擊中8枚魚雷,連續的劇烈爆炸讓這艘萬噸級鉅艦立刻斷為兩截,5分鐘內就帶著它的7百多名艦員一同沉入了海底。

而“格奈森諾”號稍好,只被3枚魚雷擊中,雖不至於立即沉沒,但燃起熊熊大火,本無法撲滅,接下來的結果肯定就是引爆一炮未發的本艦彈藥滿滿的彈藥庫了,毀滅的爆炸將會隨時發生,也許是幾分鐘,也許是十幾分鍾。

隨行的那艘運煤船被2枚魚雷擊中,在“沙恩霍斯特”號沉沒十幾分鍾後也沉入了海底。但就是這短短的十幾分鍾時間卻為兩艦上倖存的德國艦員和船員們提供了寶貴的逃生機會,失魂落魄的德國艦員和船員們紛紛爬上救生艇或是穿上救生衣、套上救生圈撲向大海的懷抱。

6艘“蛟龍”級潛艇上浮到海面,丟下6只滿載食物、藥品和飲用水的充氣救生筏後排成一字縱隊撤離了戰場。在他們身後,熊熊燃燒的“格奈森諾”號噴出的黑煙柱逐漸變遠、變細,而山崩地裂般的爆炸聲卻接二連三地追了上來…

北寧政府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委託北寧外事部將這兩艘德艦被擊沉的消息在第一時間內通知了青島德國遠東艦隊指揮部,好讓德方能夠及時的展開救援工作。同時,北寧陸軍和海軍同時出動,向山東各地的德軍實施壓迫,最終將所有德軍壓縮至以膠州灣為中心的狹小地域內,完整無損地接管了膠濟鐵路以及山東境內的德國人的廠礦,靜待德方的下一步動作。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