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決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陳朗回到家的時候,家人都已經睡著了。

簡單的洗漱過後陳朗就躺在了上,想著關於寫電影劇本的事情。

陳朗腦海裡記住的電影,無疑都是十分經典或者票房大賣的電影,現在劇本的投稿已經確定方向,那就是邵氏電影公司。

陳朗對於許氏電影公司並沒有多少情,就算是不給許氏電影公司,相信許冠傑也不會説什麼。

但是給了邵氏電影公司,陳朗卻覺得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佈局。

陳朗想要進軍電影產業,那麼電影產業什麼最重要?什麼最賺錢?

答案肯定是院線。

或許院線不會像電影製作公司那樣,憑藉著一部大火的電影而一夜暴富,院線的收入相對而言十分穩定。

只要香港有人拍電影,院線就能夠賺錢,而且不用擔心風險。

不會像很多的電影公司那樣,一部或者幾部電影投資虧本之後就直接倒閉了,所以説院線絕對是最賺錢?dǐng?dian?最穩定的。

而且院線還掌握著眾多電影公司和電影人的命脈,畢竟你拍出來電影至少要上映才能夠賺錢,如果你連上映的機會都沒有,那麼一切都是白搭。

手握院線絕對是一大致命的利器,有了院線你在香港影壇就有了地位,有了話語權。

但是現在的香港已經有了四家院線,再多增加院線明顯不合適。

後世證明,香港有了四條院線已經到了飽和的地步。

但是在香港電影越來越火爆,在東南亞大收票房的刺下,眾多的資本投入進來,未來最多的時候香港較大規模的院線達到了七家。

結果是香港的電影總票房增加了並不多,而各家電影公司的收入卻是降低了不少。

因為電影院線的增多,能夠獲得上映的電影自然也增多了,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事是電影更多,大家選擇更多,香港電影市場顯得越加繁榮,但同時伴隨的是越來越多的製濫造,跟風電影得到了上映的機會。

這樣不僅分了各部電影的觀眾群,導致很多電影的票房達不到預期,讓很多真正的在認真做電影的人得不到回報,無法繼續自己的電影創作。

同時也讓那些只是為了來圈錢的資本得到了機會,利用製濫造賺取觀眾的金錢,同時也消耗著香港電影本來就先天不足的元氣。

因此,增加電影院線是不可取的行為,而且隨著香港經濟的發展,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未來的地價越來越貴,光是創建一家院線就要花費不少的錢。

同時還要為院線聯繫電影上映,以及各種管理支出,同時還得面對老牌院線的擠壓,所以收購院線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那麼哪家院線可以收購呢?

金公主院線因為新藝城的緣故,現在正是火爆的時候,雷訣坤肯定不會賣出賺鬥金的金公主。

嘉禾雖然暫時的被金公主院線壓制,但是他本身的底蘊猶在,院線自然也不會賣。

至於另一家聯美院線,具有相當大的東南亞發行能力,想要收購也難。

因此正在走向末路的邵氏院線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邵氏院線因為邵氏電影公司的無能,即將在1985年出售給名牌王潘迪生,而且出售的價格絕對不會低於1億港幣。

陳朗到時候應該能夠賺到1億港幣,但是與財大氣的潘迪生相比,陳朗顯得還很弱小。

同時同為上社會的人物,説不定潘迪生和邵大亨還有私,這樣的話,邵大亨憑什麼要將院線賣給陳朗呢?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