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民願天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十三章民願天意猶如在混沌中看到了光明,飢渴難耐之時遇到了清澈山泉,這一刻的林無上腦海中出現了一盞明燈。改變天下儒生,不,應該是改變整個天下百姓的命運的一盞明燈。

過去,林無上讀聖賢書,其中就有“上達天停,順應民意”之言。

這可是聖賢書當中的內容,要是換做之前的林無上是斷然不會懷疑的,可是打算棄儒之後,那一絲的不能割捨,讓林無上掙扎,又恍然明悟,這簡直就是儒家最大的悲哀。這裡的‘天’竟然是皇帝,上達天聽,竟然是將百姓冤情上述皇帝,九九至尊的皇帝就是天意的代表,這就是儒家說的天意。民意得以伸張靠的是皇帝,如此天意如何可靠。聖明的君主還好說,一旦皇帝昏庸,天意哪裡可以伸張。像野史有記載,古之有帝王惠,一年,一府鬧饑荒。地方官員把災情上報朝廷,說災區的百姓餓死的很多。這件事惠帝知道了,就問大臣:“好端端的人怎麼會餓死?”大臣起奏說:“當地鬧災荒,沒糧食吃。”惠帝突然靈機一動,說:“為什麼不叫他們多吃點粥呢?”大臣們聽了,個個目瞪口呆。

這樣的皇帝也能代表天意嗎?百姓要是可以是吃活下來了,那也是人啊。

聖賢典籍中們沒有關於這件事情的記載,這也不過是野史記載,野史向來就不被聖賢所關注,可一旦這樣的帝王出現了,哪裡還有天意,人民的意願何處得以伸張。

這是上達天聽了,可是這天又如何呢,民意得以伸張了嗎,沒有!

想起過去的種種,此刻的林無上才發現自己竟然是如此的接近天意。

天意,就是民意。只有人民百姓有了力量,有了氣,百姓有願才能實現,依靠自身就可以實現,這才是天意。

而不僅僅是儒生有了力有了氣,就算儒生有了又如何,還不是淪為了工具。

六藝毒害了儒生,禍害了天下的百姓。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原來竟然是這樣,這裡的‘天’不是帝王將相,更不是真正的天,也不是浩然聖人,而是天下的百姓,只有天下百姓的意願才能代表天意,甚至不是代表,而就是天意。

民願即天意!

想通了這些以後,浩然聖人遺留的神通,對林無上的威懾也已經削弱了很多,甚至被林無上壓了下去。

這一刻林無上心懷民意,身懷天下大理。人萬物之靈,人道就是天道,人願即天意。就像一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順民意者天下順。

已經明白了這人道大義之後,林無上的頭腦也不再渾渾噩噩,浩然聖人施加的神通威懾也已經消散,而此時林無上已經在哀牢上祖冢墓地前了。

下了追風魔駒,林無上對著祖冢墓地叩首後,道:“林家列祖列宗,我沒有棄儒,只是過去的儒要改一改了,雖然我要於民善、於民力、於民氣,可一人之力終究有限,就讓新儒來引導人道的發展吧。”

“就讓我成就這新儒第一人吧。從此新儒不修浩然氣,只修本我神魂。求神求佛,不若依靠本我;本我神魂只為天意民意而生,民若亡,本我矣滅!”林無上擲地有聲道,這話就像是在對天宣誓一般,林無上的話音剛剛落下,有一股天地間的氣,竟然衝進了林無上的身體中。

這是萬民之願,這是本我之力。

無數的氣融匯進林無上的丹田,在林巫山丹田中,那本來玄幻的本無神魂,一點點凝實了起來,甚至有了結成氣丹的跡象,只要一個機遇,林無上就可以修煉成氣丹,新儒氣丹,或者說本我氣丹。

凡事有利必有弊,這本我神魂雖然是自己的神魂,可依靠的力量來源是萬民意願,一旦有一林無上不代表萬民意願,不能為民請命的時候,這氣丹也將不存,甚至可能林無上的本我神魂也會消散,這就是代價。

同樣因為萬民之力,林無上可以將本我氣丹很快修煉到大成。

從此,林無上就是民意的代表,或者就是天意的代表。

雖然由限制,可是林無上一點都不後悔,這就是儒生,新儒。

為民請命的新儒。/過去,林家世代為儒,為的是君王,維護的是國家這個機器,代表的是君王意志。如林,林無上還是儒,只是代表了天下百姓的意志。

代表百姓的意願林無上不後悔。因為百姓的意願才是真正的天意,天意終不悔亡,林無上自然也不會。

甚至林無上的心中還有隱隱的興奮,從此一個新的紀元就要開始了。

而開啟之人,就是林無上。

“三月,天下大試,那或許就是我的機會。卻是要準備的時候了。”林無上看著丹田中本我神魂周邊籠罩的氣,喃喃自語道。

“主人,我怎麼發現,在你的身上有多出來一股更強大的氣息呢?”追風魔駒仰頭傳音林無上問道。

“是它吧。”林無上的手中出現一絲,正大、光明、沉重、威懾、勇氣、甚至還有天意。

“這是天意?!”追風魔駒驚訝呼喊道,甚至遠離林無上丈許。

“你說它是天意,也沒有錯,這就是天意。代表萬民之力的天意。追風,你說整個十三府有多少人口,整個天下有多少生靈,只要是正直、勇敢,心存善念,就會將力量借給我,你說它是不是天意。”這一絲的氣,在林無上的手中傳起來,隨著林無上的言語,氣息越來越重,威懾力越來越強,什麼陰陽魔氣竟然也比不上這氣的威力。

這才是真正的民意,天意。

“少爺,你是怎麼做到的,雖然不知道十三府有多少人口,多少生靈,少爺你可以藉助他們的力量,那你不是要成為天下最厲害的人了,聖人也比不上您了!”追分魔駒盯著林無上駭然道。

“那有這樣容易,要得天下民願,就要為民辦事,那你出多少力,才能得到多少氣,這就是捨得之道。你為民捨去了什麼,你就可以得到多少,這就是天意,天理。不為民請命,一個念動就像積聚天下民願,成就聖人,那這天地間聖人何其多。向不勞而獲,拿得民願,代表天意,最後的結局只是被民願天意所棄,到時候本我消失,萬劫不復。追風跟隨我,這萬民之願你可可以分得一份,你發個為民請命的宏願,也可以修煉出你的本我神魂,擁有萬民之力。”林無上卻是不吝這份修行心得,竟然要追風駒為民請命。

“主人我還是不要了,我還有自知自明,我只要依附著您,為您請命,將來您成就聖人的時候,我就是聖人坐騎,同樣也不弱名頭。”追風魔駒卻也好心,這民願又是有限,誰分走了一些,林無上就少了一些。

就像如今的九九至尊大德皇帝,也是要爭取萬民之願,要藉助萬民香火,成就他的萬劫不滅之夢。

可惜林無上的明悟註定了要打破他的夢想,大德皇帝想要集萬民香火成就不死元神,想要代表天意,而不是民意。而林無上是代表民意,成就天意。

道不同,果亦不同。

一上一下,註定了要對立,註定了要爭奪,誰才能成就天意,這是天知道,不只有‘民’知道。

看著追風魔駒不願起誓,發下宏願,林無上也沒有勸阻,淺笑道:“追風,我明白你所想,可你不明白我所想,不過你很快就明白了,當天下新儒如林的時候,你就知道我今所為,意義何在。為民請願,我一人做不到。或許當天下人人人是君子,人人存善,天意才能出現吧。”在祖冢前林無上和追風魔駒談一陣後,又道:“你所知道的靈草所在,距離這裡多遠。以當午,在落之前,我們能趕回來嗎?”

“主人,那些靈草距離此地也不是很遠,就在洛河對面一個馬場附近,那個馬場有千萬馬匹,在馬場後面的一座山上,大約千米的山峰上就有一些靈草。以我的腳力,落之前必定可以趕回來了。”追風魔駒在林無上的身邊,抬頭示意和哀牢山一河相隔對望的另一山。

看著那高聳入雲的山,林無上眉頭一皺。留仙山,也是一處私人領地。大元朝,有名的留仙雲家,就在留仙山山腳下。

大元朝可以立國,雲家出力出少,雖然沒有出仕為官,可馬匹的生意幾乎遍佈整個大元朝,更是為大元開國皇帝貢獻過無數優良戰馬,受開國皇帝分封留仙山。

提起留仙雲家,整個大元朝也是赫赫有名。

林無上怎麼也沒有想到,那靈草就在留仙山山頂,雲家封地內的東西,自己取了豈不是等若偷盜,此事確實萬萬不可。

可能壯大神魂的靈草,卻是真正的天材地寶,失之可惜。

縱然是留仙山是雲家財產,可天材地寶卻是天生地長,又不是雲家所有,林無上還是決定前往探查一番,最好是能帶一些回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