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所圖何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爺英明。”

話說李長安騎著一匹寶馬,一路離開了臨川府,行至久時,方才停下。

“好厲害的莘正元。”直到這時,李長安才明白過來。

別看莘正元大方的放了李長安,說不定,這個消息肯定就傳到了北方的朝庭那邊。本來李長安就在錦衣衛沒多久,而莘正元這半個多月以來,又與李長安朝夕相處,以禮相待。說不定,郭子儀都要懷疑李長安是否被莘正元收買。

莘正元大方的將李長安放走,一來顯示自己的大方,二來令朝庭有所顧忌。李長安只要是個聰明人,此時就不會回到長安。

如果換做別人,說不定現在只有投奔莘正元。只是李長安卻不是凡人,朝庭對他的猜測幹他何事?只是莘正元擺了他一道,李長安卻有些不服。

“既然如此,那我就投奔你好了。”李長安心中計較,莘正元以為我無路可走,我就將計就計,先上得他府中住上一住。後找個機會,再離開臨川。到時候看看莘正元,又會是什麼樣的表情?

之後,李長安騎著寶馬,來到了莘王府。

莘正元暗自微笑,一如繼往的對李長安以禮相待。又過了幾天,莘正元才派給李長安任務。任務很簡單,只是令李長安教習一干莘家子弟的武藝。…又是幾過去,李長安的教習生涯,過的很是愜意。

這些莘家子弟,雖說都不是天資非凡之輩,但也馬馬虎虎,並不是愚笨之人。李長安隨便從古籍中找了些世俗修煉功法,傳授於這些莘家子弟,勉強可以應付。

平常時候,這二幾十個子弟,並不花李長安多少時間。除了每中午的講解之外,大都時間,李長安皆一個人獨自修煉,偶爾也會出出莘王府。

最讓李長安奇怪的是,不管李長安在莘王府做些什麼,莘正元都從來沒有干涉,好似莘正元徹底的對李長安放心似的。

這一,李長安正午教習完畢,就要回到住處獨自修煉。卻不想,有一人來到了正氣堂。

“王爺駕到,有失遠…”不管如何,兩人現在並沒有鬧翻,李長安還是打著李青雲的身份叫著莘正元。

“堂堂御林軍右統領李長安,李賢侄,你客氣了,本王應該接你才是。”莘正元這一次前來,立馬就揭穿了李長安的身份。

“哈哈,不錯,我確實是李長安。”既然莘正元揭穿了自己,李長安就懶得再做掩飾。

“好一個少年英傑。”莘正元是一人前來,也未帶什麼兵馬,這讓李長安稍稍放下心來。若要逃跑,莘正元就算是堂堂武聖,李長安也可轉眼即逝。

“哪裡,哪裡,王爺的一石二鳥之計,更是高明呀。”身份暴,兩人不再是遮遮掩掩。

“大丈夫若要成天下大事,有些計謀,就算非我所願,我也得用上一用,還望李賢侄不要怪罪。”莘正元雙手扶著欄杆,遠跳著北方的長安城。

“如果謀朝篡位也是天下大事,那王爺的志向倒真不小。”李長安雖然並不管這個天下是誰的天下,但李長安也並不喜歡謀朝竄位之人。

“是麼,縱觀歷朝歷代,又有哪一個皇帝,不是謀朝篡位而來?就如當今大楚國皇帝,不正是從李近淵手中奪來的麼。不說我朝,拿堂堂大漢朝來說,篡的也是大秦朝的皇位。之後又有魏晉篡漢,大楚篡隋之舉…”莘正元冷哼一聲,將歷朝歷代的篡位之舉,全都說了出來。

李長安心口一悶,說不出話來。

莘正元說的正是事實,現在就算莘正元是篡位。但若是成功,當得了天下一代帝王。再過幾百來年,恐怕世人就會將認其為正統。

“王爺你說的不錯,只是天下大勢,現在並不在你這邊。”天下大勢,說的就是天下人心。天下人心,仍是向於大楚國,向於朝庭。

此時大楚國物華正盛,百姓安康。就算莘正元有篡位之實力,也不敢輕易發動戰亂。而且,臨川不屬中原,更離長安甚遠。守成有餘,攻取不足,這些都是莘正元不敢篡位之原因。

“李賢侄說的沒錯,天下人心,確實不在我處,本王也在等候這個時機的到來。”

“難怪王爺到處招兵買馬,就等這個時機了。”

“人生於世,若沒得一些資本,必將被人取代。就如我這個莘王府,若不是我手中有些兵馬,恐怕早就被移為平地。”以莘正元現在的處境,若沒得一些兵馬,恐怕早被皇帝抄家滅族,但這並不是篡位的理由。堂堂名將郭子儀郭將軍,當年之風,比之現在的莘正元,威名更勝。若是當時郭子儀滅了“安平一部”之後,順手就可將朝庭取而代之。但郭子儀卻沒這麼做,而是將手中兵權,全部歸還於朝庭,真正做到了大忠。

正待李長安要回擊之時,卻又硬生生將話咽回了肚中“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郭子儀之般大忠無私。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學習郭子儀。”

“王爺如此想,並沒什麼錯,可亦沒什麼對。而真若真要分出個對錯,恐怕也就是這個世間,圖的只為一個字…”

“何字?”

“利字。”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不管是錯與對,只有利字當頭,就有人會去做。為利是對是錯,誰又知道的呢?

“李賢侄,你說的不錯,我所圖的,就是這一個字。但卻不知,李賢侄,你圖的又是何物?”莘正元反問一句,卻讓李長安陷入了沉思之中。

“是呀,我圖的又是何物?”===========ps:一萬多字爆發,票票何在?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