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遊覽杭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五一”節快到了,井兒說兒想到杭州去玩,問志剛能不能開車帶她們一起去,志剛一口答應。

這一段時間冷落了井兒,志剛心裡很明白,再說他和井兒都忙得身心俱疲,趁五一節好好放鬆一下很有必要。

他們下午出發,開兩個小時車就到杭州了。志剛問:“兒,晚上想吃什麼?”兒和井兒坐在後排,一路上都在打打鬧鬧,志剛專心開車,不知道她們說些什麼。這會兒到杭州了,她們才安靜下來。兒聽志剛問,便說:“杭州小吃有名,我要吃。”志剛來過杭州,說:“杭州有美食一條街,什麼小吃都有,我帶你們去吃。”志剛遠遠把車停在停車場裡,他們步行走一會才到小吃一條街。兒先買了一包臭豆腐,拿牙籤挑著邊吃邊走邊看,看得眼花繚亂,卻又拿不定主意到哪家吃晚飯,只覺得家家都好,又怕後面還有更好的。

看到有賣吳山酥油餅和貓耳朵的,兒叫井兒給買了拿好,說等一會騰出空來吃。志剛說:“我看你今天是騰不出空來吃它們了。等一會還有更好的。”果然,一會兒,志剛的手上就拎滿了小吃,什麼小雞酥、榴蓮酥、雀巢鳥窩、南宋定勝糕、木瓜酥、黃雪梨果、金牌胡蘿蔔、核桃凍。

井兒直罵兒:“小祖宗,你長了多大的肚子,不吃晚飯也吃不下這些小吃了。”兒笑道:“吃不下我帶回去給同學吃。”志剛說:“看來我們要集體決策了。我建議再走十步,在右手的那家店吃晚飯,如果右手沒有就在左手那家吃,同意的舉手。”志剛和井兒舉手了。兒無奈,拿紙巾擦著嘴上的油說:“好吧。你們就欺負我。”井兒罵她道:“看你個子這麼高,都上大學了,還像小孩子一樣任,讓人看著笑話。”志剛18歲出來打工,打道的無論男女都年長於他,本來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可今天和兒出來,才覺自己也是年輕人,原來自己的心態好像從來沒有年輕過。還是年輕好。他想,如果也上大學,和同學們利用假期出去旅遊該多美好。

可惜還沒有年輕過,怎麼就只剩青的尾巴了。

看著菜單,井兒點了一個西湖醋魚、兒點了一個東坡,輪到志剛,他點了糟燴鞭筍。志剛問兒:“知道這幾道菜的來歷嗎?”兒搖搖頭:“不知道。”

“就和你家的醬香老酒一樣,大凡有名的吃食,都是有文化傳承的。”

“也有好聽的故事嗎?”

“當然有。”

“姐夫,那你先說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的來源,相傳出自‘叔嫂傳珍’的故事。說的是古時西湖邊住有宋氏兄弟,以打魚為生,當地惡佔其嫂,殺害其兄,宋嫂勸小叔外逃,製糖醋魚為他餞行。後來小叔得了功名,除暴安良,偶然的一次宴會,又嚐到這一酸甜味的魚菜,叔嫂終於團聚,後人傳其事、仿其法烹製的醋魚,就成為杭州的傳統名菜。”正好西湖醋魚端上桌了,兒先嚐一口,悠然神往地說:“呀,還有這麼美的一個傳說。那東坡呢,難道蘇東坡也會燒菜?”

“對。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不僅才學出眾,對烹飪也有研究。他在謫居湖北黃岡時,時常親自燒菜,與眾人品味。曾作詩介紹他烹的經驗:‘黃州好豬,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後來蘇東坡出任杭州刺史,發動數萬民工疏浚西湖,築堤灌田、造福人民。節將百姓送來的豬、紹酒,吩咐家人燒好連酒一起送給民工。家人誤以為酒一起燒,結果燒出的,特別香醇味美,別緻可口。從此以後,‘東坡’就成為杭州傳統名菜。”聽完故事,東坡還沒有上桌,兒摧促服務員:“東坡怎麼還沒有好?”服務員是個女孩子,解釋道:“東坡烹製時間長,雖然我們這裡是事先烹製好的,但要在蒸籠里加熱,所以時間長一點。請你耐心再等一小會就好了。”兒扭頭又問志剛:“吃不到,你就再說鞭筍的故事吧。”

“糟燴鞭筍的故事也和蘇東坡有關。傳說杭州孤山的廣元寺附近有一片竹林,寺內和尚很愛吃筍,卻又不善於烹調,只會燒燒煮煮。蘇東坡出任杭州刺史時,與寺裡和尚有所往,便把自己的‘食筍經’傳授給他們。用鞭筍加上香糟,經過煸、炒、燴等而製作成的這道菜,香味濃郁,十分入味,富有特。糟燴鞭筍經歷代相傳,成為杭州有名的傳統素菜。”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