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章二郎真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楊戩手執三尖兩刃刀、跨著銀河繁星馬,身後跟著嘶風哮天犬,頭頂天空盤旋著銀眼金翅鷹,康安裕、張伯時、李煥章、姚公麟、郭申、直健梅山六將緊隨其後,端是一番撲天蓋地的威風煞氣!

楊戩頭戴山河帽,身穿八爪黃龍袍,束八寶紫金帶,粉面銀裝,俊美無暇的面龐上出一絲傲然笑容,他眉心之中豎起的神眼瞬間迸出一道神光,將四大魔將統率的紂王大軍看個虛實透徹!

張伯時一身鎧甲,上前肅然道:“二哥,可看到了那魔家四將的虛實?”楊戩傲然一笑,道:“我神目之下,一攬無遺,且讓我今大破四大魔將,顯我楊戩威名!”康安裕皺眉道:“二郎,這魔禮青、魔禮海、魔禮壽、魔禮紅四將來歷廣大,乃截教門下有數高手,他們手有地水風火四**寶,可不是好惹之輩!”楊戩哈哈大笑,道:“大哥放心,我有師尊傳授道法,諸天神仙秘傳法門,更有數般法寶神通,要破這魔家四將又有何難?”眾將抖擻神,齊聲道:“既是如此,二郎便下令吧!”楊戩望著前方一片無盡兵海,手中三尖兩刃刀猛的向前一指,口中大喝道:“殺!”

“殺!”眾將各持兵器法寶,騰起一片濃濃妖雲,帶著一股無邊煞氣,直向紂王大軍猛撲而去!

這一仗,楊戩的威名在人界大地之上無人不知,奠定了他天庭第一戰神的地位!

一時間,刀光劍影、腥風血雨織成一片永無停息的華美樂章…

許多年後。

封神劫完,皇歸位,蟠桃會上。

楊南苦笑著望著怒氣衝衝而來的雲華聖母,道:“蓮妹何故如此動怒?”雲華聖母明前事,又氣又怒的道:“哥哥,那孩兒可是姓楊!你封天封地,我孩兒頗立功勞,怎能不封他為神?”天道神榜,威嚴莫比,無慾皇天旨冊封,諸神當為神、諸仙當為仙!

楊戩雖神通廣大,烕名赫赫,但今不得皇旨意,他必是道之

雲華聖母心中一陣氣苦,她雖被壓在桃山下多年,卻也真的斬斷執念,但楊戩斧劈桃山,過早放她出來,卻讓她終是未能斷了一個親情!

親情未斷,仙道無損,神道已是無望!

這倒還罷了,楊戩雖有外甥之名,實是楊南骨血,眼下親兒都不得冊封,要淪落為神,從此永世不得超生、人人得而誅之,她又怎能不怒?

楊南無奈擺手道:“鼎,此事與你有關,你且上前說說。”位列群仙之中的鼎真人心中暗暗叫苦,他萬萬不該因為一時難消昔之恨,收養楊戩,唆使楊戩與皇反目,叫楊戩反去誅殺截教中人、搞亂了前因後果!

眼下封神劫早早過去多年,皇也面容平靜、不知喜怒,若是真要降罪,他可吃不了兜著走!

他望著雲華聖母拱手道:“此事因我而起,與帝無關,先前冊封天地之時,我那孽徒竟然不來恭賀帝,實是罪大惡極,老道這便速速拿他前來問罪!”漫天眾仙聞言俱都面古怪之,心中暗道:‘這老道端是jiān滑,楊戩是皇骨血、三聖母之子,就算真是逆天妄為,誰敢拿他?他如此說話,便將自家罪責拋個乾淨了…’龐公元帥輕咳一聲,出聲道:“楊戩無禮,合當受罰,不過,念他助眾仙渡劫有功,這罪責便饒了吧!”雲華聖母也順勢下坡,點頭道:“好好好!鼎,你便去將楊戩喚來!我與他有話說。”鼎真人縱起一道仙光,剎那間便往盤帝星落去,楊戩心怒皇昔年拆散自己一家,害得母親被壓桃山、父親因此而逝,他雖知天道歸位、不入天界便為,但一股傲發作,卻終是不肯低下頭來!

鼎真人到得梅山,不由分說,拉著楊戩就往天庭縱去,守門的四大天王見楊戩到來,唬得魂飛魄散,俱叫道:“苦也,不是封神劫已然過去了?這煞星怎的又來了?”今的天門四大天王,不過是昔年楊南在九洲所收的磨家四將,皇是他們昔年主人、今無上帝,眼前這位小爺來歷他們心中更是一清二楚,小主人若要打要殺,哪個敢說個不字?

楊戩看也不看他們,只知道母親召喚,便跟著師父急衝衝進了天門,換做旁人,便是佛祖之尊,不通報守門四大天王,也休想進封神天界一步,這一下他們可沒半阻攔之意!

楊戩入了雲華仙宮,望著雲華聖母便拜,口中道:“不知母親喚孩兒前來,有何吩咐?”雲華聖母望著自己這個慈心純孝的兒子,微微嘆息道:“孩兒,你糊塗啊!凡間輪迴之事,豈可當真?你為此逆天而行,可知會是何等後果?”楊戩面罩上一層冰雪銀霜,冷聲道:“皇害我父、傷我母,我堂堂男兒,豈會向他低頭?”雲華聖母見楊戩果然被鼎真人糊,不覺仙眸一瞪,狠狠的瞪了一旁陪笑的老道,她拉過楊戩,細細將前事說了一遍,道:“你父雖是楊天佑,但楊天佑不過是鴻鈞祖師一粒種子,母親一身劫數因此而來,何來什麼仇怨?皇、鴻鈞實是一人雙體,你怨恨皇,豈非怨望父親?”楊戩若非皇骨血,哪裡來的這麼多造化?

梅山六怪個個神通廣大,如何會輕易低頭?

三尖兩刃刀乃女媧所贈,無故媧皇會贈他五彩石煉成蓋世神兵?

連銀眼金翅鷹、哮天犬亦是來歷非凡,他小小凡修,哪有這等福分?

雲華聖母凝望著楊戩與楊南極其相似的面容,這一對父子除了楊戩傳承鴻鈞道印、眉心獨開神目之外,哪裡還有什麼分別?

漫天神仙俱都清楚,唯一不明真相的才是這個痴兒…

母親之語、重如山嶽,更不會有半點虛假,楊戩聞言大驚失,頓時一片茫然,一旁鼎真人苦笑道:“徒弟,你母說的不錯,雖說皇、聖母如今只是兄妹名份,但你確是皇骨血,前事種種,都怪老道塵心未消所致。”鼎真人為了楊戩,也在封神劫中殞落,後因姜尚封神,才能重列天庭之中,這一念之差,便損了他偌大道行,天律昭昭,令人悚然而懼!

楊戩聽罷前事,忽覺一切過往如一場夢幻,前塵種種頓時消去,他長嘆道:“天道奧妙,一至於此,我道行淺薄,若不是母親、師尊道破,只怕還在夢中,罷罷罷,我便自去向皇請罪!”雲華聖母笑道:“糊塗的孩兒,他是你父,何來罪責?只不過你道行確是淺了一些,此後在下界灌江口好生修煉,來必成大器!”楊戩又驚又喜,道:“皇不降罪於我?”雲華聖母笑道:“他是萬劫神人、道心無量,哪裡會與你計較?”正說話處,一名天官昂然而入,手持天旨,望著楊戩笑道:“帝有旨,楊戩有功天地,德行不缺,唯道行尚淺,特封‘清源妙道真君’,受下界香火,只聽調,不聽宣!”楊戩愕然道:“聽調不聽宣?這…如此尊榮,豈是我能受得?”天官笑道:“帝鈞旨,從無虛假,真君何必置疑?天上地下,除三大神人之外,何人能有此逍遙自在身?”楊戩這才如夢初醒一般,推金山、倒柱,伏地道:“臣接旨!”聽調不聽宣,權勢之大、尊榮之廣,實是天界獨此一份!

天道之下,何人能夠例外?

唯有二郎真君!

楊戩受了天旨,茫然若失的下界而去,自此在灌江口苦修道法,無數年後,道行遂成,終成了赫赫有名、威武剛正的天庭第一戰神…

封神本紀、作者按:劈山救母,實是起源二郎神桃山救母,所謂沉香,實是楊戩,後世所謂的寶蓮燈之,不過是民間以訛傳訛,以楊戩故事為腳本重新編造的故事。

君不見,兩者救母大多相似雷同?比之抄襲亦不逞多讓,民間傳比網絡寫手還要漏百出,實教人無奈之極…

神話中只有楊戩桃山救母,而無沉香華山救母,楊戩沉香,實為一人,野史傳說,眾說紛芸,到最後驢屎成蛋之事屢見不鮮。

特在此傳二郎真君一篇,以為真正天庭第一戰神正名!

望指正!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