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章天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望著太廟大殿玉磚上鐫刻著覆蓋天下、無處不有的天下宏偉全圖,楊南的目光變得越發幽然,妙源仙子卻悠然自得的欣賞著滿壁詩畫歌賦,兩百多年來,楊南身為大煌王朝立朝太祖仙皇,受盡了眾生的讚譽,歷代文人墨客、詩人畫匠,無不是用他們心中最漫、最富想象力的華麗詞藻來描繪傳說中遠在天界仙宮中的太祖仙皇。

懸於太廟之中,不僅有太祖逍遙圖、天宮玉闕卷等宏偉巨卷,也有燦若星辰、數不可數的燦爛詩篇。

“嘻嘻,郎君你瞧,居然有人將你比之始祖盤羲,言十大功勞,不亞開天闢地、造物之功,咦,這一個更是厲害,居然將飄渺天界想成*人間模樣,將郎君你形容成至高無上的天帝…”妙源仙子隨著楊南在人間多年,對詩書歌賦也略為通,她受楊南薰陶,眼力也算一等一的高明,能懸掛在太廟這等所在的詩畫,自然是大有來頭,每一幅、一每一首皆是歷代傑出俊士創作,有些更是功臣、帝皇親筆所為。

楊南見她還是如小女孩般心,不笑道:“妙源,我們來太廟,可不是遊玩的。”妙源微微撅起粉,道:“你既是要安天下人之心,便在皇城之內現身就是了,來太廟作什麼?”楊南如今可是大煌朝的始祖皇帝,就連南洲青冥山故居也列為皇家聖地,楊元、楊輔亦受追贈,號初祖、次祖皇帝,地位雖然比不上楊南,但列封三代、榮耀之極,此時只要楊南現身洛陽,對天下人是如何一種勵?

“我乃世外之人,如無緣故,豈能輕易現身人前?”楊南微微苦笑,望著妙源仙子大是搖頭,眼前這位風情萬種的俏佳人固然冰雪聰明,卻還是不太懂這些門道…

他既是太祖先皇,若是到了人間帝皇面前,皇帝豈會真是喜意?

再好的皇帝,也害怕手中權勢失去…

更何況,仙凡有別,仙人長生不滅,凡人百年輪迴,多有接觸,終是不妥。

妙源微微一怔,絕美面龐上出一絲思索之,接著道:“那要如何才能在人間現身?”楊南微微一笑,指了指列在神壇之上那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帝皇塑像,道:“只要煌和宗能與他們相提並論,我便是見上一見又如何?若是他德行不高、野心極大,那相見爭如不見,我又何必多此一舉?”妙源微微點頭贊同,兩人遂在殿中自顧自的欣賞起各般裝飾來,宏大的太廟之中,充斥著皇家的貴氣,也包涵著帝皇那氣天下的霸氣,兩人在殿中游玩許久,倒也不會生出悶氣。

過不多久,忽聽太廟外一聲鼓聲響起,無數樂器聲音隨之傳來,莊嚴肅穆的典樂之中,兩隊萬人御林軍身披大紅披風,氣勢森然的拱衛著天子鑾駕,緩緩向太廟開來。

天子親臨太廟祭祖了!

每月十五,必是天子祭天禱告之時,時值九洲災患頻生、真君廟棄歸山野、天下人心浮動之際,煌和宗更是心中不安、歸罪於己,這罪己詔,連連發了十二道!

祭天乃是大事,先要到太廟中祭告列祖列宗皇帝,方能登上天壇,禱告天地。

楊南拉著妙源隱去身形,避開御林軍入殿搜尋,不過一刻工夫,檢查過太廟狀況的御林軍便悄悄的退了出去,過了半柱香,身著九龍冠冕、足踏山河履的煌和宗帶著幾人緩緩步入殿中!

楊南抬眸看去,自己這位八世孫的和宗皇帝年已六十,卻發,他在位之已久,身上那股威嚴帝皇氣勢自然而然令人到畏懼,一身人皇冠冕襯托之下,更顯天子威儀、皇家氣派。

皇帝長得一派儒雅,面極是平和,一身帝皇重裝之下雖然多有威嚴,但卻極是令人覺親和。

楊苛身後,立著幾個朝庭重臣、大內護衛,每一個護衛皆有來歷,楊南略略一看,便知他們的來歷,除了崑崙派之外,冥河、魔門、儒家、佛家各有高手護衛,大煌天子得享四海,皇帝身系天下安危,各家各派自然不容許皇帝有任何閃失!

眼前這一個個護衛修為最高不過尊者境界,豈能識破楊南行藏?

妙源仙子見皇帝護衛修為如此低微,不訝然對楊南傳過一縷仙音,道:“道家朝庭,楊氏子孫,郎君為何不多人手護著皇帝?我聽聞六海之外異人無數,若是有了歹心…”楊南默然一笑,眸中滿是自信之,回應道:“妙源有所不知,九洲人皇,有人皇衣冠護衛,如今人間皇帝雖無人皇印相護,但也不是尋常人能傷得了的,諸派遣人護衛,不過是表一個姿態罷了,若是真有刺客,除非真是神仙下手,否則斷然難以傷害皇帝。”楊南生平行事謹慎,人皇神印在他手中,人間帝皇手中的蟠龍仙印也是不弱,世間知名聖人有哪一個敢來洛陽刺殺皇帝?天界仙人豈敢冒天下之大不違,誅殺人界帝王?

就算是聖人出手,人皇衣冠也可保皇帝全身而退!

兩人神念談之間,煌和宗己命人供上五牲大禮、鮮花金燭,楊苛率重臣、護衛跪伏於神壇之下,凝望著壇上楊南儒衣玉像,口中誠聲道:“不肖孫楊苛謹拜太祖仙皇陛下座前:太祖定鼎,頗多艱難,大煌江山傳至孫兒手中,如今卻已呈頹象!

方今天下,禍患連連,孫兒不知仙皇陛下為何撤去真君仙師,天下百姓,戰戰兢兢,終誠惶誠恐,若是孫兒觸怒蒼天,願俯首領罪,若是百姓怒天,孫兒願以身相代!

若太祖仙皇有靈,垂顧蒼生萬物,懇請降下凡間,告天下…”煌和宗三叩九拜,領著眾臣施禮已畢,方才緩緩立起身來,眼中閃過濃濃黯然神傷之,一旁一個紅袍老者恭聲道:“陛下不必憂急,太祖仙皇曆來愛民如子,他若知曉百姓心意,定會親臨紅塵人間,以安天下百姓之心。”煌和宗微微打量著神壇上俊美無雙、仙氣飄渺的仙皇像,低低嘆息道:“元澤,你知道我每次見到太祖仙皇玉像,心中都在想什麼嗎?”紅袍老者微微一怔,搖頭道:“陛下心若深海,懷萬物,老臣豈能得知?”煌和宗微微一笑,道:“天人永隔,仙凡有別,太祖仙皇相貌威儀,可謂古今稀有,似仙皇這等人物,只怕如今已飛入天界,往向大道了,世有太祖仙皇,天下遂安,若無仙皇庇護,百姓危矣、天下危矣…”大煌朝乃是楊氏皇朝,世人不知的種種秘聞,大內皇宮自有人傳遞消息,楊南入凡化仙、將成天道之事,對皇帝不算是一件秘密。

撤去真君仙廟,還權於大煌朝庭,對凡人來說,更多的是驚懼,而非欣喜!

沒了仙師、神道守護,三災六難誰人來擋?

紅袍老者連連點頭道:“有道是仙耳聽遍三界,陛下連番禱告,太祖仙皇必會垂慈相顧。”煌和宗面上閃過一絲毅然之,道:“元澤,你命符寶郎即刻隨御駕前往天壇,皇帝之寶本是昔仙皇所賜,而今我要試藉此寶之力,禱告太祖仙皇陛下。”帝皇之寶,無大事不可輕動,掌管皇帝印璽的官員,便名為‘符寶郎’,煌和宗要動用蟠龍仙印,在場眾人皆面默然的認可了這件事情。

眼看道家朝庭漸落衰敗跡象,不僅是煌和宗心中惶惶不安,在場每一個重臣,每一個各派高手亦是知道吃罪不起!

仙人永生,大道無窮,若是通天教主、太祖仙皇怪罪下來,何人能擔當得起?

煌和宗擺駕自往天壇而去,楊南、妙源方才現出身來,妙源仙子點頭嘆息道:“看來,郎君這八世孫,還真是一個好皇帝…”楊南呵呵一笑,搖頭道:“好皇帝倒是未必,不過,他想壞,也壞不到哪裡去罷了。”妙源仙子奇道:“這又是什麼道理?”楊南微微一笑,道:“人間權勢,如水無定勢、雲無定向,過個數百年便會變更,王朝再強,終有覆滅一天,制度再密,終有衰敗之時,除卻永恆天道,何物可保不變?”妙源仙子心領神會,點頭笑道:“這麼說來,郎君這道家朝庭重在制度,而不在人皇了?”

“那是自然,靠一兩個帝王之英明,不如靠天下人之智,有此制度,方才長盛不衰,不過,也不可能永恆罷了。”提到永恆,楊南不想起當長安之戰中,決定勝敗最關鍵的龍神蒼皎所問的古怪話題,他心生觸,終是灑然一笑,道:“煌和宗也算馬馬虎虎,既是如此,我們便見他一面吧。”撤去人間真君廟,原因極其複雜,楊南縱然不看在煌和宗的份上,也要看在天下百姓份上,定要出面解釋一二,令他們心中安定。

人界蒼生動亂在即,此時由不得楊南多做逗留,人界命運如何,還要看三界合一,誰人做主了…

巍巍天壇,聳立皇城之東,天壇所在之處,沒有一處建築能高過這座祭天之壇,天壇之上道家符錄、制法陣直通天際,皇帝之聲,在此可傳遍八百里洛陽,令滿城之人聽得一清二楚。

天壇之頂,燃起熊熊壇火,兩萬紅披御林軍拜伏於天壇之下,而煌和宗率文臣武將已然登壇而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