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章各盡其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浩也是一世雄主,怎會不明白當斷則斷的道理?他當即便將種種顧慮拋下,拍掌道:“世兄大才,此陽謀一出,如法劍當空,如此一來,楊蘭進退維谷,分合兩難,就是讓李柯自說自話的登上皇位,也只是個長安城主罷了!”眾人聽李浩說得有趣,不由轟然大笑,楊南點了點頭,微笑道:“不錯,這便是佔盡天下大局的優勢,不過,長安坐地數百里,乃是世間第一雄城,不克長安,殿下想成功即位也難,天下一統,難不在攻城掠地,而在於——長安!”李浩點點頭,他十多年來苦心經營,天下高手紛紛來投,諸多勢力一一順服,有今天這般優勢,靠的不是別的,恰恰是出家修道、不染塵事的楊南!
若無楊南,天下兵宗如何會大遣高手助陣?若無楊南,儒門心宗如何會輕易俯首?
便是眼前諸般困境,有楊南在,一切刃而解,再非難事。
楊南乃是他倚重的一切,生平最得意的妙筆之作!既是楊南至此,便可代他謀劃諸事,發號施令!
李浩笑道:“世兄乃是大元國士,一切便聽世兄安排就是,凡我屬下兵馬、官員、物資一概全權而斷。”楊南嘆了口氣道:“爭天下,楊蘭、李柯之輩不及我們,但想要攻克長安,必需付出代價,楊蘭私底下不知有多少佈置,殿下不必太過樂觀,未來前途渺茫,勝負還在未知之數,只不過,這樣一來,天下人便要陣營分屬,敵我分明瞭。”胡遠奇道:“小師弟,四路大軍分頭進,將長安圍得水洩不通,怎的勝負還是未知?”純王佔盡天下人心,可算擁有民心,就是自立為皇也無人反對,四路大軍足有百萬,圍住長安一座城池居然還會沒有勝算,楊南這些話語不
令眾人又驚又疑。
李浩神鄭重的道:“輕視敵人,無異於自取滅亡,楊蘭垂名數十載,心智武功超人一等,世兄如此評價正是清醒,他既敢爭位,如無把握,早就如同李乾、李煜一
潛伏無息,何必大張旗鼓擺明陣營?”楊南微笑道:“殿下英明,據我推斷,楊蘭派出人馬與我糾纏,必然是想拖延我們的行程,他在長安必定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百萬大軍,數十萬妖魔這些都不是他的倚仗,只有這件事,才是他的真正殺招!”楊南對自己那位不世梟雄的十二叔楊蘭知之甚深,楊蘭在楊家諸子中一向隱忍,他雖生
狠毒無情,但更懂得制靜隱忍一道,想想當年他隱忍十多年等勢力大成之時才一朝發難,又隱忍多時才下手除去至親師尊狂歌!
若非世間心堅韌不拔之人,如何能暗算得了狂歌這個不世霸王?
狂歌雖然沒詳細說過他如何被楊蘭暗算,但楊南從狂歌那忌憚無比的語氣中早就深知,今之楊蘭,決非昔
楊蘭!
士別三,當刮目相看,更何況手段厲害、佈置周詳,一向以
明沉穩著稱的楊蘭?
所以,長安之戰,楊蘭若是隻靠明面上那點實力,他絕不敢向天下群雄發起挑戰!
否則,他就不是梟雄,而是白痴!
“楊蘭還有殺招?”眾人齊齊皺起眉頭,楊南的推斷並非無中生有,自古爭位靠的是人心、軍力,如今雖然修道中人參加進去,可也克守仙凡之別,修士層面拼鬥,有了儒釋道三教無數宗派做後盾,數十萬妖魔又算得什麼?
提及百萬大軍,四大名將對陣一個楊蘭,又有民心優勢,縱然不勝,也未必會敗!
這樣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楊蘭再有殺招,那該如何應對?
楊南見眾人臉沉
之
,不由笑道:“諸位不必擔心,楊蘭縱有再厲害的殺招,也不能強過我九洲所有宗派,如今我兵法二宗已然聯手,三大佛寺號令佛門,儒門二宗製造聲勢,有此萬全準備,再大的變故,也能應付過去。”李浩長長的吐了一口氣,搖頭道:“世兄,楊家今代出了一個楊蘭已是天下震驚,還好有你制他,否則…”楊蘭如何,李浩深有
觸,他明面上拉攏各大宗門、各方勢力,暗底下對長安用出的手段數不勝數,但無論明間、暗諜、拉攏收買,最後都只落得個損兵折將、無功而返,將長安城打造得如同一個鐵桶一般,楊蘭之才,不可小窺,加上楊蘭因勢利導、一步步從一個沒落無聞的豪門庶子成為權傾天下的大將軍、太子太保、丞相,這樣的人如果不厲害,天下還有誰人能稱得上‘厲害’二字?
楊南眼冷光,淡淡道:“此次四路進
還只是小手段,我
在長安來個三教聚首、諸派同源,不論是我道門的掄才大典還是佛門稱經法會、儒門坐而論道,三教無數高手齊聚長安,我看楊蘭到時如何應付?”李浩眼眸一亮,大喜道:“世兄手段高妙,能令天下修道仙師齊聚長安的話,那數十萬妖魔反掌可滅,實在是妙…妙哉!”楊南微微一笑,心底卻是半分把握也沒有,天下各門各派,統分三教,但三教分支繁多,想要令他們號令統一、齊心協力對付楊蘭,要花的力氣絕對不小,更何況,楊蘭並非死人,他如何不會相應作出反應?
眾人府廳中商議已定,純王李浩當即派遣手下宗師持令前往各路傳令,玄洲袁瀚、南洲方達、南大營統軍將軍左鋒水陸並進,兵鋒直指長安!
楊南可不管純王如何調兵遣將、運籌帷幄,這些凡人兵事自然有純王身後那無數賢人謀士相助,臨陣用兵,楊南的經驗遠遠不及那些沙場宿將、老成謀士,更何況起事之初楊南便說過,只管天下修士,不管凡人事務,純王李浩多年苦心經營的老本雄厚,當即便如一架全速奔跑的馬車般運轉開來。
楊南坐鎮霸沮城,令純王心中一定,各項命令、調遣、安排至霸沮城內分飛各方,黃洲氣象猛的為之一變,隱然有大雨來風滿樓之勢。
楊南將手下四個親衛統領盡數招來,命他們在天習的帶領下,各往冥河、佛宗、儒宗、兵宗各洲使者處傳信,傳達大會長安的意思,四大親衛統領和數千親兵在不滅雷舟中呆了許久,此時見小爺放他們出去奔走,不個個眉開眼笑。
楊南望著他們一臉冷肅的道:“此番你們出去傳令,一路上若見到妖魔作亂、各處紛爭都不必理會,只要將我的話傳到各宗各派耳裡就是大功一件,若是出了差池,嚴懲不怠!”老螃四人齊齊拱手道:“小爺放心,就是剩下最後一個人,小的也要將小爺話語傳到。”楊南想了一想,又道:“你們各帶五個宗師級甲符神將去,若有危險,便棄了神將而逃,除非對上尊者聖人,否則定可全身而退,萬事以命為重,不可大意。”老螃四人見楊南珍重叮嚀,眼中生出
動之
,躬身退去,楊南轉過頭來,望著遠方,心中吶吶的道:“十二叔,天下棋局,我的棋子已落,不知你將如何應對呢?”
“報…大將軍!常嘯將軍星夜從黃洲派人傳書而來。”長安城楊府內,一名風塵僕僕的軍士氣吁吁的將手上秘卷跪地奉上。
楊蘭神情淡然的伸手接過秘卷,目光淡淡一掃,便將常嘯稟告之事盡入眼中,他不動聲的拂手將秘卷化為無數細小灰塵,陰沉的臉上
出一絲會心微笑。
府門外匆匆忙忙進來一個楊府衛士,向楊蘭抱拳恭聲道:“大將軍,太子有請會酒未奐宮!”楊蘭點點頭,回首望著那依舊跪地不起的軍士,眼中出一股溫和神
,道:“叫你們常嘯將軍兵歸長安!一路上諸城自有人把守,他不必停留。”軍士臉上一怔,隨即恭聲道:“小人遵令!”楊蘭步入未央宮之際,宏偉壯麗的未央宮燈火通明,星星點點的燈光將偌大殿宇照得如同白晝,一群群宮女婉轉婀娜,正隨著曲樂在大殿中翩翩起舞,太子李柯、天王李煜、安平王李乾等一眾王爺、公主俱列席中,一時間鶯歌燕舞,滿室生香。
李柯見楊蘭駕到,一張俊臉上出幾分真心歡喜之
,道:“楊卿,快快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