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販奴販出和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盧維埃驛館,天將近放亮的時候,劉孝元緊皺眉頭,好一陣才對他的心腹,魯昂海關副監督劉安道:“知道他們要那麼多白奴作甚?”劉安的臉
有些蒼白,眼珠子微微發紅,還不住打著哈欠,顯然是連夜從魯昂商館島趕來見劉孝元的。在招待
拉西。所羅門和賴福的酒宴上,劉安已經從兩人口中套出了不少乾貨。
對方的來意,讓劉安大吃了一驚。雖然他早就知道拉西。所羅門和賴福是為白奴而來。但是卻沒有想到對方需要的白奴數量居然多到此種程度!
光是年輕的白女奴,開口就是十萬八萬!
本來劉安老頭還以為那個“黑太監”是出宮採買,替陳大聖人尋覓歐羅巴絕的。可是這十萬八萬的…陳德興怎麼用的完?而且對方也沒提出要美女,只是規定了年齡25歲以下,如果身體健壯,可以放寬到30歲。
“相爺,小的沒有打聽到對方要白女奴作甚,不過卻知道對方要將這些白女奴運去明洲。”劉安報告著自己在酒宴上探聽到的消息——白女奴將會被運去明洲大陸!
“去明洲?”劉孝元皺起眉頭。對歐洲而言,大西洋對岸的明洲就是一處悉而又陌生的所在。
說悉是因為幾乎誰都知道有這麼個地方,知道那裡是大明帝國的地盤,也知道二等印第安老爺都是從那兒來的。只是到現在為止,彷彿還沒有哪個歐羅巴人去過明洲大陸。因為…大明帝國不許!理由是歐羅巴人身上帶有疾病,會傳染給明洲的印第安老爺。
可是現在…就不怕這些歐羅巴女人去明洲把疾病傳給印第安老爺了?
“去明洲的…都是女人?”劉孝元突然想到了什麼。
“都是女人!”劉安肯定地道。在昨天晚上的酒宴中。他從賴福口中套出了不少話。
“那麼多白女奴去明洲…”劉孝元思索半晌,突然拍了拍手道。
“是去嫁人的!這些白女奴是去明洲嫁人生孩子的!”
“嫁人?”劉安一怔,隨後笑了起來。
“怎麼可能?明洲有人啊,那些印人(印第安人)武士不就是明洲來的?既然有男人,那就一定有女人啊。”劉孝元搖搖頭,“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不過陳德興肯花錢從歐羅巴買白女奴,定是要把她們配給願意在明洲安家的漢人移民。至於明洲的女人…聽聞明洲這幾年多次大疫,死人無數,其民人恐怕所剩不多了。如果再掠奪他們的女人,就怕引起民憤。”明洲發生天花大疫的消息和印第安人容易染疾病這個情況,在歐羅巴洲不是秘密。畢竟現在生活在香港、澳門的印第安人也有上萬之數。這幾年也和歐人混
了。明洲的虛實,不知道經由他們的嘴巴洩
了多少——印第安人多淳樸,歐羅巴人多狡詐,怎麼可能瞞得住?
劉孝元又是何等心思縝密,細細一想,其中的關鍵都已經通透了。
明洲就是個地極廣、人極稀,金銀又極多的寶地!是大明的自留地,不能讓歐羅巴人染指。但是要隔著個太平洋往明洲運人也不容易,現在大明本土想來也不是民不聊生。老百姓子好過,願意飄洋過海去明洲的就少了。而且,就算有人肯去,多半也是去發財的。挖夠了金銀就要回老家的。自然不會帶女人,最後就算想在那裡安家也難。
因而在明洲的漢人一定是男多女少,比例失調。而要他們在明洲安居。大明朝廷就得給他們找老婆。可是《陳禮》中又有“漢人不為奴”的規矩,自然不能在大明本土購買貧家女子。這樣就只能在明洲本地和歐羅巴洲給他們找女人了。
而明洲本地土著因為疫病人口大減。可以提供的女人有限,陳明當局又怕引起民憤。就只能花錢從歐羅巴購買了…
“哈哈哈…”劉孝元想到這裡,忽然間就大笑起來了。
“相爺何故發笑?”一旁的劉安不解,低聲問道。
劉孝元笑道:“因為明蒙和議之事將成,天下總有百年太平了!”
“真的麼?”劉安依舊不解。
“錯不了的!”劉孝元非常肯定地道,“對大明而言,下明洲十萬裡沃土才是萬世之基業,和明洲相比,歐羅巴這裡
本算不了什麼,而且很難
,沒有幾十萬雄兵,幾百萬移民
本不足以鎮壓。所以,只要咱們大蒙古能為大明殖民明洲提供方便,陳德興必定不會把咱們趕盡殺絕!要是把咱們趕盡殺絕了,他上哪兒去買那麼多白女奴?”
“賣給陳德興白女奴?”劉安彷彿覺得不可思議,睜大眼睛看著劉孝元。
劉孝元很肯定地點點頭:“當然啦!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存焉。明洲那裡人少地廣,飲食肯定是不稀缺的,缺的就是女人…”這事兒聽著都稀奇,堂堂大蒙古國,成吉思汗創立的基業,現在居然要靠著給大明送女人自保…要是讓成吉思汗知道了,非得從墳頭裡氣活了不可——不過就算成吉思汗氣活了也沒用!
因為陳德興開啟了一個鋼鐵和h藥的時代!如今的戰爭,已經不是生產落後的草原民族可以駕馭的了。…中亞,兩河域,忽章河南,通天關下。此時此刻,一場決定伊利汗國和忙哥帖木耳汗國存亡的大會戰,正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候。
朱四九的大軍在上次擊敗了忙哥帖木耳後,就順手打下了通天關,把忙哥帖木耳趕進了忽氈城。不過卻沒有攻打或圍困,只是堵著費爾干納盤地的大門種土豆。等了近三個月,到了土豆快要成的時候。終於等來了阿八哈和伯顏率領的十二萬伊利汗國大軍!
大明天道七年七月十二,八萬明軍西征軍和十二萬伊利汗國大軍。就在通天關外的平原上展開了又一場決定命運的會戰。
劉鬥現在已經升任了中尉連長,也不在郭侃的銀甲師中服役了。而是調入了朱四九直屬的火槍兵師——郭侃、劉整和嚴忠濟都把自己的火槍兵團貢獻了出來,三人另外又給了朱四九一千人,,朱四九用他們和自己的門客搭配,組成了三個四連制的長槍兵營,分別配屬給三個火槍兵團。
因此,朱四九的這個火槍兵師,就是由火槍手、刀盾手和長槍兵三者混編而成的。
而且,全師所有的戰士。無論手持長槍、刀盾還是火槍,都是全副鋼甲護體,絕對是重裝步兵的配置。
而在今天的會戰中,朱四九一上來就把自己新建的火槍兵師投入了進攻。八千幾百名將士,就在朱四九的指派的師長海大崴的指揮下,在戰場上列出了三個前所未有的四列橫陣。在144門大炮和36個火箭兵小隊的支援下,開始近伊利汗國大軍戰線的左翼。
“穩住陣型!穩住陣型!向前進…”劉斗大聲吼叫著,渾身上下的熱血都好像要沸騰起來一般。
十二萬大軍組成的戰線,漫無邊際的擺在遼闊的草原上。舉著釘頭錘、狼牙還有長槍。披著鐵甲、皮甲,還有些人騎著戰馬手持弓箭。
這樣的軍隊,如果不是遇上了大明西征軍,那就是無敵的存在——至少在波斯、大食、兩河這裡。本就沒有可以威脅他們的力量。
可是現在,在用鋼鐵和火器武裝起來的大明雄兵面前。這支蒙古人的大軍,本就已經過時了。
“噠噠噠…”點鼓的聲音在每個鋼甲戰士耳邊響起。所有的人都跟著節奏,以便步走的速度向前推進。
“長生天保佑蒙古人!”蒙古人的吶喊聲從前方傳來了!劉鬥抬頭往前看去。原來是蒙古人的騎兵靠了上來,上萬人的馬隊已經在草原上列出了陣型。馬上就要發起衝鋒了。
“空心方陣!”師帥海大崴的命令被一級級傳達了下來。正在行進的三個火槍兵團同時停步,然後忽然就是一陣眼花繚亂的變陣,原本的四列橫隊,迅速展開成了三個間隔超過200步的團級空心方陣。方陣最外層是刀盾兵(也是一個四連制的營)都是單膝跪地,盾牌組成一道矮牆,長刀從矮牆中探出。刀盾兵內是長槍兵,同樣是跪姿,長槍一頭抵住地面,也從大盾的間隙伸展出去。長槍兵內是三排火槍兵,最裡面才是團部和師部的軍官。
這邊兒大陣剛成,那頭蒙古人的馬隊就開動了。這些騎兵是從兩裡之外開始衝鋒的——他們距離明軍戰陣超過了三里半。之所以那麼遙遠,就是為了躲避炮擊。不過他們之前還是遭到了明軍炮兵的火箭轟擊,陣形大亂了好一陣,好不容易才整頓好。朱四九的火槍兵卻已經趁機推進了超過一里半。
萬馬奔騰的場面非常駭人,地面都被馬蹄踏得微微顫抖,如同點鼓一般。不過明軍火槍兵師的官兵們內心卻都平靜如水。
火槍兵師一團的團長是朱四九的同鄉,名叫湯英,也是從軍十多年的“老士爵”在明軍中有上校軍銜和子爵爵位。看到對面漫天的煙塵,只是大吼了一聲:“火槍兵預備!”
“火槍手,檢查火繩!”下面的營長、連長們紛紛下達命令。都是例行的軍令——火槍手們的彈藥在開始推進前都已經裝好,火繩也已經點燃了。現在不過是再一次檢驗。
“火槍兵,三段擊!”湯英又一次下令。
“敵至30步外放開開火!”三段擊是明軍火槍兵的標準戰術——就是將火槍手分成三列,其中兩列負責裝填,一列負責擊。由於這種戰術是在防守時使用的,而明軍這麼多年來又極少打防禦戰,所以蒙古人並沒有怎麼見識過。
“伯顏,這方塊陣你在天竺可見過?”蒙古軍的本陣在距離他們的一線超過兩裡的後方,一輛高大的巢車上,伊利汗阿八哈和忽必烈的大將伯顏並肩而立。兩人都舉著望遠鏡在注視著前敵。
“未曾見過…不過臣在中原時曾經聽說過明軍有個步克騎的空心方陣。”伯顏眉頭緊皺,手裡的望遠鏡都快被他攥出水來了。
剛一上戰場,他就看出不對了!這裡的明軍比他在天竺見到的可銳多了。不僅陣形整齊,而且變陣的動作很快,彷彿是行雲
水一般。他們的炮兵也厲害,不僅打得準,而且還會放火箭,這火箭也準!剛才一開戰,就是三四百個火箭轟在己方戰陣的左翼。好一陣混亂啊!最後阿八哈把自己的怯薛軍的三個千人隊調上去才算穩住。
可這邊才穩住,那邊明軍的火槍兵居然就壓上來了。
用火槍兵衝陣…這算什麼打法?伯顏百思不得其解,這火槍兵忽必烈那裡也有啊,可是從來都是把他們當弓箭手使用的。就算要靠近敵方,也是在騎兵的重重保護下上去的。現在明軍這邊怎麼就這樣上來了?
“衝得動,應該能衝開的!”阿八哈咬咬牙,“只要勇士們不惜…該死,火箭!”他話說到一半,臉頓時難看無比,原來前方的天空中,又升起了數十支拖著長長尾焰的火箭!看它們飛行的方向,就是用來轟炸衝鋒中的蒙古馬隊的。
這些可惡的火箭殺傷力並不大,但是轟然炸開的場面太嚇人,人還能忍受,可是馬卻受不了啊,馬一驚,衝鋒的陣型就要亂,這衝擊力就會大降。
“汗王,明軍的騎兵!”伯顏又驚呼了一聲,阿八哈連忙定睛望去,就見明軍戰陣的右翼,也揚起了煙塵,顯然有大批騎兵正在趕來。這明軍“八旗馬隊”的威名,阿八哈就是在波斯也有耳聞。他們的人雖然不多,但是卻個個都有鋼甲護體,又於騎
,可不容易對付!
“他們一定是想趁咱們的騎兵衝陣失敗後追擊…”伯顏低聲道,“汗王,把您的三個怯薛千人隊也投進去吧。”他的話音未落,轟隆隆的爆炸聲就從前方傳來,明軍的火箭已經在飛奔的蒙古鐵騎中炸裂開來了。
此時,蒙古騎兵的前鋒距離明軍的三個空心方陣,已經不足百步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