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夕陽西斜。

最後一絲光線眷戀地看了月華山一眼後,迅速隱沒。

每天,只有這個時候,月華山會得到太陽恩寵般的一點照,其餘時間,則終年籠罩在黑夜般的陰森中。

然而,這已經算是比較好的了。在更久更久以前,月華山甚至是一座終年背陽,照不至,一年四季被皚皚白雪覆蓋的銀世界。

也因此別說是人,就連動植物都少之又少。

相反的,在它對面的華山就不一樣了。

它經年向陽,光充足,就算是在最嚴寒的冬天也不會降雪;山頭長綠,四季如,因此草木繁盛,人口眾多,山腳下的華城,是可與大唐京都長安媲美的繁華大城。

“該死,太陽這麼快就下山了!”發出低咒的男子,兩道英氣的白眉懊惱地攏緊,白眉下一對顏較常人為淡的瞳孔放著怒光,雙手背於身手,足不著地,以意想不到的速度穿林而行好無聊一頭潔白勝雪的長髮部分繞過剛勁的脖子,在飄逸的白衫上款款拂動,乍看之下,如同白出沒的鬼魅。

他的身後,一道小白光如影隨形,以同樣令人昨舌的速度緊緊跟隨著。

“師父,師父您慢點。慢點啊!要是給人撞見就不好…”尖細帶著擔憂,偶爾夾雜著兩聲清脆的吱吱聲響,那隻世所罕見的白猴在接收到男子如劍出鞘的銳利目光時,識趣地閉上了嘴。

如同一陣白旋風,男子在閃過前頭一棵松樹後,突然繞回,出其不意地停下,白猴躲避不及,直接撞上白髮男子壯的膛,在發出一聲驚叫後,像一片枯葉,緩緩落地。

白髮男子飄浮於地面之上,伸出來的一隻手,剛好來得及將那隻巴掌大小的你白猴拎住,提到自己面前,美的臉笑問:“我問你,你跟了我這麼久,可會見過太陽下山之後,有任仙人,敢進入我月華山?”白猴被那帶笑眼神之後隱藏的危險光芒嚇得直冒冷汗,用可愛的小指頭搔著後腦,出兩排可愛的編貝齒,此時無聲勝有聲,裝傻是上上之策。

由於白雪滿蓋,雲霧繚繞,景況本就蕭瑟的月華山,一到夜晚更陷入另一種陰森恐怖的情景之中,許多可怕的傳說就這樣應運而生。

有說月華山有三隻千年白猴出現,它們會在天黑前出現在月華山的山頂上,夜晚則回到修練。這三隻白猴其中一隻就是它,另外兩隻則是它的父母。

由於傳說吃它們的腦可以長生不老,所以有一段時間,它們一家三口遭到獵捕,它的父母在這段時間分別遭人類捕獲,成了他們的盤中飧;而它,則在一次驚險的獵殺中被月華山的山神,也就是它現在的師父所救,成了月華神唯一的入門弟子。

說到千年,其實是訛傳,從它降生到現在,也不過短短五百多年,跟隨師父也才四百多年,說到道行修為嘛…嘿嘿,不好意思,好像一直停留在原點,沒什麼長進。

另外一個傳說則是月華山裡,有一座高聳入天的尖山,那兒有為數不少的狐妖群居修煉;這是事實,那些狐妖是它們唯一的鄰居,雖然它們明目張膽的群聚在月華神的眼皮底下修煉,但是月華神從來也不曾想趕走他們,理由是,沒有鄰居也是寂寞的。

雖然月華神外表看起來總是狂傲不羈,說話也總是惡聲惡氣的,但其實內心是仁善的;縱使是狐妖,擁有百年以上道行皆是苦修而來,非到萬不得已,他並不願意輕易毀掉他們的道行。

第三個傳說就是最令月華神生氣的一個傳說,那便是月華山上還有一個白髮妖怪,這個白髮妖怪指的當然就是俊逸美的師父,他會在落之後,出現在月華山頂,坐在一面形如鏡子的巨石上修煉;這面鏡子,能華,也會攝走進入月華山之人的魂魄。

這個傳說,被繪聲繪影地在月華山下的月華城傳開,造成人心恐慌,居民大量遷往華城,本就不甚繁華的月華城從此更形凋零,一旦太陽下山,人們死也不肯踏入月華山一步。

這塊巨石是什麼?它到底是不是真的會攝走人的魂魄?

說來話長,巨石它不是巨石,它是一面可大可小的鏡子,這事情還得從那一面鏡子說起。

話說當年盤古開天闢地時,打造了十二面鏡子,其它的十一面就不多說了,其中一面“卜鏡”就是現在在月華神手上的,它可以預示姻緣,預測未來,本來是由西王母座下的一名婢女負責保管。

那一年,群仙去參加西王母的宴會,位列仙班的華神與月華神以及八仙都在受邀的行列之中。

他們被安排坐在一起,酒過三巡,八仙之一的李鐵柺無意間透了卜鏡的另外一個個功用,那就是可以納陽光,讓背陽的地方也能得到陽光的照

一向詭計多端不落人後的月華神一聽,馬上就把歪腦筋動到卜鏡身上,趁大家灑酣耳熱之際,找到了那名婢女,企圖騙走婢女身上的卜鏡,誰知道後來卜鏡沒到手,婢女的心反而被他騙走了。

她不顧一切地親自將卜鏡送上月華山,等到西王母發現之後,氣得七竅生煙,當場把婢女貶入凡間,並且要多嘴的李鐵柺負起責任,於是李鐵柺被迫到月華山與月華神展開奪鏡大戰。

誰知道他老人家不耐寒,數次大戰都因為受不了月華山嚴寒的天氣而以失敗收場,最後不得已,只好再用詭計刺月華神的哥哥,即住在對面的華神代為討回。

華神這人,剛直正義,一向只認理法,不講情面,一聽說月華神以卑劣的手段取得卜鏡,又見李鐵柺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可憐模樣,於是當場決定大義滅親,替李鐵柺討回這面鏡子。

不過,太過剛直的人往往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不屑使用陰謀詭計,而他的弟弟月華神,就恰恰是除了陰謀詭計之外其餘一律不用的人。所以,討來討去,討了三百多年,卜鏡還一直在月華神身上。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