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九月,大赦天下,改元為長壽。改用九月為祭祀土地神的子,允許民間大會飲七天。幷州改設為北都。

冬十月,武威軍總管王孝傑大破吐蕃,恢復龜茲、于闐、疏勒、碎葉鎮。

長壽二年(693)正月,皇上親自祭獻明堂。臘月三,殺皇嗣輪之妃劉氏、竇氏。改封皇孫成器為壽郡王,恆王成義為衡陽郡王,隆基為臨淄郡王,衛王隆範為巴陵郡王,隆業為彭城郡王。

二月,尚方監裴匪躬犯了私自晉見皇嗣豫王輪的罪,在都市斬。

秋九月,皇上加金輪聖神皇帝尊號,大赦天下,特許百姓大會飲七天。十五,司賓卿豆盧欽望為內史,文昌右丞韋巨源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秋官侍郎陸元方為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長壽三年(694)正月,皇上親自祭獻明堂。

三月,鳳閣侍郎李昭德任檢校內史,鸞臺侍郎蘇味道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韋巨源為夏官侍郎,依舊主持政事。

四月,夏官尚書王孝傑同鳳閣鸞臺三品。

五月,皇上加尊號為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為延載,允許百姓大會飲七天,以示慶賀。

秋八月,司賓少卿姚王壽為納言。左肅政御史中丞楊再思為鸞臺侍郎,洛州司馬杜景儉為鳳閣侍郎,仍然都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梁王武三思勸導統率所有蕃人的酋長奏請皇上大力征集東都銅鐵,建造象徵國家權力的北斗天樞星在端門之外,建立頌詞以紀皇上之功業。

九月,內史李昭德降職為欽州南賓縣尉。

冬十月,文昌右丞李元素任鳳閣鸞臺平章事。

證聖元年(695)一月,皇上加尊號曰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特許民間大宴飲七天。九,豆盧欽望、韋巨源、杜景儉、蘇味道、陸元方,都降職授予趙州、。。州、集州、綏州等州刺史。十七夜,明堂發生火災,到天明全部燒為灰燼。二十一,因為明堂發生火災皇上告於太廟,親自下詔書責備自己,命令內外文武九品以上官員各人上封章奏事,盡力提出正告和規勸的意見。

二月,皇上取消了慈氏越古的尊號。

秋九月,皇上親自在冬至到南郊祭天,加尊號曰天丹金輪聖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為天冊萬歲,死罪以下以及犯了十大罪惡、常規赦免而不能饒恕的人,都加以赦免,特許天下百姓大宴飲九天。

萬歲登封元年(696)臘月十六,皇上在嵩嶽登山封禪祭天,大赦天下,改元,特許天下人大宴飲九天。十九,在少室山上祭天。二十一,又詔令內外官三品以上官員按前例賜爵二等,四品以下官員加兩階。洛州百姓免除徭役兩年,登封縣、告成縣百姓免除徭役三年。二十五,皇上從嵩嶽回來。二十六,皇上親自晉見太廟。

三月,重建明堂成功。

夏四月,皇上親自祭祀明堂,大赦天下,改元為萬歲通天,特許民間大宴飲七天。因為天下大旱,命令文武九品以上官員盡力陳述時政得失。

五月,營州城旁契丹首領松漠都督李盡忠與其之兄歸誠州刺史孫萬榮殺了都督趙文歲羽,舉兵造反,攻陷營州。李盡忠自己號稱可汗。二十五,命令鷹揚將軍曹仁師、右金吾大將軍張玄遇、右武威大將軍李多祚、司農少卿麻仁節等二十八名將軍討伐他。

秋七月,命令官尚書、梁王武三思為安撫大使,納言姚王壽為副大使。詔命改李盡忠的名字為李盡滅,孫萬榮為孫萬斬。

秋八月,張玄遇、曹仁師、麻仁節與李盡滅在西硤石黃鹿章谷作戰,官軍大敗,張玄遇、麻仁節都被賊人所俘虜。

九月,命令右武衛大將軍、建安王攸宜為大總管以討伐契丹。幷州長史王方慶為鸞臺侍郎,與殿中監李道廣都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吐蕃入侵涼州,都督許欽明被賊捉住。二十一,王方慶為鳳閣侍郎,仍然依舊主持政事。李盡滅死去,他的部下由孫萬斬代替率領。

冬十月,孫萬斬攻陷冀州,刺史陸寶積戰死。

十一月,孫萬斬又攻陷瀛州下屬各縣。

萬歲通天二年(697)正月,皇上親自祭明堂。鳳閣侍郎李元素、夏官侍郎孫元亨犯了與綦連耀共同謀反的罪,被判死刑。原州都督府司馬婁師德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二月,王孝傑、蘇宏暉等率兵十八萬與孫萬斬在硤石谷作戰,王孝傑在陣中死去,蘇宏暉拋棄鎧甲逃跑。

夏四月,九鼎鑄造成功,放置在明堂的庭院裡,先前任益州大都督府長史的王及善為內史。五月,命令右金吾大將軍、河內王懿宗為大總管,右肅政御史大夫婁師德為副大總管,右武威衛大將軍沙吒忠義為前軍總管,率兵二十萬人以討伐孫萬斬。

六月,內史李昭德、司僕少卿來俊臣因犯罪而被殺。孫萬斬被他的家中奴僕所殺,其餘黨徒崩潰。魏王武承嗣、梁王武三思都任同鳳閣鸞臺三品。

秋八月,納言姚王壽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

九月,因為契丹李盡滅等被平定,大赦天下,改元為神功,特許民眾大宴飲七天。婁師德任命為納言。

冬十月,前幽州都督狄仁傑為鸞臺侍郎,司刑卿杜景儉為鳳閣侍郎,都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聖曆元年(698)正月,皇上親自祭祀明堂,大赦天下,改元,特許民間大宴飲九天。

三月,皇上召廬陵王李哲在房州會見。

夏五月,止天下屠殺牲畜。突厥默啜上書言,有女兒請求與大唐和親。

秋七月,皇上命令淮陽王武延秀前往突厥,娶默啜的女兒為妃子。派遣右豹韜衛大將軍閻知微代理官尚書,前往敵虜王庭。

八月,突厥默啜因為淮陽王武延秀不是唐宗室諸王,竟將武延秀囚在別處,率領部眾與閻知微入侵媯、檀等州。皇上命令司屬卿高平王重規、右武威衛大將軍沙吒忠義、幽州都督張仁。。、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等人率兵二十萬擊,默啜這才放回武延秀。二,默啜攻陷定州,刺史孫彥高戰死,突厥人焚燒百姓房屋,遭殘害者數千人。魏王武承嗣去世。十三,梁王武三思為內史,狄仁傑為納言。

九月,建昌王武攸寧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默啜攻陷趙州,刺史高睿被殺死。十九,廬陵王李哲為皇太子,命令他依舊名叫顯,大赦天下,特許民間大宴會五天。命令納言狄仁傑為河北道行軍元帥。二十四,皇太子晉見太廟。天官侍郎蘇味道任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二十六,默啜全部殺掉了所擄掠的趙州、定州男女一萬多人,然後從五回道返回去,所到之處,殘害民眾,不可勝記。

冬十月,夏官侍郎姚元崇、麟臺少監李嶠都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這月,閻知微從突厥叛逃歸來,皇上將他滅族。

聖歷二年(699)二月,封皇嗣李旦為相王。當初為了寵臣張易之及其弟張昌宗而設置控鶴府官員,不久控鶴府改為奉宸府,官職地位在御史大夫之下。左肅政御史中丞魏元忠為鳳閣侍郎,吉頊為天官侍郎,並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三,皇上駕到嵩山,拜訪了王子晉廟。十一,皇上駕到緱山。十二,皇上從嵩山歸來。

夏四月,吐蕃大論贊婆前來投奔。

秋七月,皇上武則天因年齡太大,擔憂皇太子李哲、相王李旦與梁王武三思、定王武攸寧等人不和,命令他們立下誓詞在明堂。

八月,王及善為文昌左相,豆盧欽望為文昌右相,仍然都是同鳳閣鸞臺三品。

冬九月二十四,皇上駕到福昌縣。王及善去世。

聖歷三年(700)正月二十八,梁王武三思為特進,天官侍郎吉頊放充軍到嶺表。

臘月一,封皇太子之子重潤為邵王。狄仁傑為內史。二十五,在嵩山造三陽宮。

一月十七,皇上駕到汝州之溫湯。二十四,皇上從溫湯回來。

三月,李嶠為鸞臺侍郎,主持政事仍依原來一樣。

夏四月二十九,駕到三陽宮。

五月五,皇上因疾病康復,大赦天下,改元為久視,停止金輪等尊號,特許民間大飲宴五天。

六月,魏元忠為左肅政御史大夫,仍舊主持政事。這年夏天大旱災。

秋七月,皇上從三陽宮歸來。天官侍郎張錫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他的外甥鳳閣鸞臺平章事李嶠任成均祭酒,罷免參知政事。九月,內史狄仁傑去世。冬十月十,恢復舊的正月和朔,改一月為正月,仍然以正月為年頭,正月依舊為十一月,大赦天下。韋巨源任地官尚書,文昌左丞韋安石為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二十三,皇上駕到新安,特別赦免新安縣的徭役。二十八,皇上從新安歸來。十二月,放開屠殺牲畜的令,所有祠廟祭祀可以仍舊殺豬、牛、羊來祭祀。

大足元年(701)正月,皇上詔令改元。二月,鸞臺侍郎李懷遠任鳳閣鸞臺平章事。三月,姚元崇任鳳閣侍郎,依舊主持政事。二十三,鳳閣侍郎張錫因貪汙犯法發配到循州。夏五月,皇上駕到三陽宮。命令左肅政御史大夫魏元忠為總管以防備突厥。天官侍郎顧琮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六月,夏官侍郎李迥秀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三十,特別赦免告成縣一切徭役。秋七月三,皇上從三陽宮回來。九月,邵王重潤被張易之進讒言陷害,皇上令他自殺。冬十月,皇上駕到京師,大赦天下,改元為長安。

二年(702)正月,突厥入侵鹽、夏等州,殘殺、擄掠官員和百姓。秋九月一,有蝕,太陽僅剩下鉤狀,京師及四方之人都見到。冬十月,本國派遣使者進貢土特產。十一月,相王旦被任命為司徒。二十五,皇上親自在南邊郊外祭祀天地,大赦天下。

三年(703)三月一,有蝕。夏四月九,相王李旦上表請求辭去司徒,皇上同意了。改文昌臺為中颱。李嶠主持納言之事。六月,寧州大雨,山水猛漲,山水沖走了兩千多家,淹死了一千多人。秋七月,皇上殺了右金吾大將軍唐休王景。秋九月,正諫大夫朱敬則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二十,相王李旦任雍州牧。這月,御史大夫兼知政事、太子右庶子魏元忠被張昌宗所詆譭,降職為端州高要縣尉。京師下大雨冰雹,人和畜牲都有凍死的。冬十月八,皇上車駕還神都。二十七,皇上從京師來。

四年(704)正月,在壽安縣之萬安山建造興泰宮。天官侍郎韋嗣立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朱敬則請求辭官,皇上同意了。三月,晉封平恩郡王重福為譙王,夏官侍郎宗楚客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夏四月,韋安石主持納言事,李嶠主持內史事務。二十一皇上駕到興泰宮。六月,天官侍郎崔玄韋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李嶠為國子祭酒,主持政事按原來一樣。七月三,楊再思為內史。十一,皇上從興泰宮回來。宗楚客降職為原州都督。八月,姚元崇為司僕卿、知政事;韋安石任檢校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冬十月,李嶠為地官尚書,張柬之為鳳閣鸞臺平章事。從九月到這天,夜天氣晦暗,下大雪,京師中有飢餓和凍死的人,皇上命令官府開倉賑濟。

神龍元年(705)正月,大赦,改元。皇上身體不適,詔令從文明元年(684)以後犯罪的人,除了揚、豫、博三州以及所有叛逆罪首外,都加以赦免。二十二,麟臺監張易之與弟司僕卿張昌宗謀反,皇太子率領左右羽林軍桓彥範、敬暉等人,用羽林兵入宮中殺了他們。二十三,皇太子代理國政,總統國家,大赦天下。這天,皇上傳皇帝位給皇太子李顯,遷居到上陽宮。二十七,皇帝上尊號曰則天大聖皇帝。冬十一月二十六,武則天病危,遺令死後附到李唐之太廟、歸到李氏陵墓,命令取消皇帝號,稱作則天大聖皇后;那些王皇后、蕭良悌二家以及褚遂良、韓瑗等人的子孫親屬當時由於受到牽連者,都令他們恢復常業。這天,武則天在上陽宮之仙居殿去世,年八十三歲,諡號曰則天大聖皇后。神龍二年(706)五月十八,合葬於乾陵。睿宗即皇帝位,詔令依照上元年間的舊例,號稱武則天為天后,不久,追尊為大聖天后,改號為則天皇太后。太后曾經召文學之士周思茂、範履冰、衛敬業,令他們撰寫《玄覽》及《古今內範》各一百卷,《青宮紀要》、《少陽政範》各三十卷,《維城典訓》、《鳳樓新誡》、《孝子列女傳》各二十卷,《內範要略》、《樂書要錄》各十卷,《百僚新誡》、《兆人本業》各五卷,《臣軌》兩卷,《垂拱格》四卷,並且還有文集一百二十卷,藏在秘閣。

史臣道:治和亂是時勢也,存和亡是時勢造成的。讓夏桀和商紂兩個殘暴的君主高居王位,即使十個聖賢的堯也不能治好國家。讓聖賢的堯、舜高居君王之位,即使十個夏桀也不可能混亂國家。讓懦弱的男人和婦人女子乘著時機而得勢,也足以輕易地控制群生的命,肆意施展不仁義的威。看那武氏稱帝的年代,眾多英才,無不由於牝雞司晨而痛心,由於朝廷的危亡而憤怒。終竟不能報答先帝的恩情,保衛君王之子。不久竟無罪而被陷害,伸著頸子等待殺戮,天地形成了牢籠,哪裡是安身立命之所?悲痛啊!古代楚懷王時,有鄭袖掩鼻的讒言,古代號稱為狠毒;漢高祖的呂后殘酷的人彘刑法,世上認為是大冤枉。武后殺嫡子奪帝位之陰謀,斷送唐帝王嬰兒之生命,殺害壓碎了椒房皇后、淑妃的骨頭,她的不仁道也太過分了,這也是詐忌妒的婦人的常態。然而她還廣泛援引正直的言論,對正人君子時時給以禮遇,當初雖然是母雞鳴叫司晨,終於能夠使兒子恢復聖明的皇位,很快地辨明御史大夫魏元忠的無罪,好言好語撫狄仁傑之心,尊重當時的教令而壓抑寵幸之臣,聽忠言而誅殺酷吏。武則天有好的一面啊!有好的地方啊!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