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中德戰爭準備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937年的西班牙,早已成為英、德、蘇三國檢驗新武器和新戰術的試驗場。
而1937年的德國,則正是處於充滿無限希望和欣欣向榮的高速上升期。通過大舉外債的方式,漢娜象歷史上的希特勒一般,在德國製造了一個虛假的繁榮期。而通過援助中國革命而製造出的一個四億五千萬人口的超級大市場,更讓德國上下所有人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1937年的二月,是德國全體工業部門最快樂的一個月。來自新中國的代表團在德國各個工業區考查,簽下一個又一個讓人眼紅的大訂單。雖然此時的中國還未完全統一,但工業化建設已經刻不容緩地在高速進行中。
從1932年起,漢娜在基爾就建立了數個工業機製造廠,在經濟危機期間,這些工廠一直為“吃不飽”而頭痛。
準備在1939年發動世界大戰的漢娜,這幾年來一直下令各個機製造廠飽和生產,各地庫房裡早就堆滿了先前造出來積壓在那兒賣不掉、用不掉的機
——德國不是找不到客戶,東邊的蘇聯就是一個潛在的大客戶,需要的話蘇聯人可以一夜之間吃盡這些設備。但是蘇聯是什麼國家?每多賣一臺機
給蘇聯,對於漢娜或者希特勒來說,那
覺就象是往纏在自己脖子上的絞索多加一把力。所以在賣機器設備給蘇聯這事上,他們都是賣得不甘不願地“十分小氣”不過。這種尷尬的局面,在中國代表團來到德國考察後立刻就被扭轉了。大批先前有意飽和過度生產積壓下來的機器設備,不過在十幾天時間裡就被**的代表一掃而空。用於支付這些設備的費用,**方面除了硬通貨外,大部分是以礦產、農產品等方式支付。雙方間的
易都不用美元或英鎊結算,而是通過記帳的方式進行。由於有林漢這個“自己人”居中調解,德國人開出的價也就和國際價相差不多,倒也沒有被狠宰一刀。
1937年的德國雖然還沒有發動戰爭,但知道自己發動戰爭大致時間點的漢娜,現在已經提前下令國內的機設備製造工廠按總動員的方式進行二十四小時三班倒地生產工業機器。中國高層方面也知道德國的戰略。明白在1940年後隨著戰爭的爆發。中國很難在世界大戰期間再從國外獲得珍貴的工業機器,所以也是咬咬牙砸鍋賣鐵將德國人總動員生產出來的多餘機器設備全部一口
下。
對於中德雙方來說,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一方得到了珍貴的機器,一方得到了巨量的戰略礦產資源貯備。消息傳開後。整個德國上下都為得到中國的天量訂單而歡呼鵲躍。
新中國成立後。最先承認中國的是蘇聯。其次就是德國,至於美國,正在和**進行秘密談判中。新中國成立後。英法各國的勢全部被擠了出去,現在這個市場一片真空,只有前期最早“投資”的德國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各國在眼紅之餘,卻也只能徒呼奈何。
新中國不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各國列強在中國的礦山、鐵路、工廠全部被沒收,金融投機者更是損失慘重。去年一整年裡,光是在英國倫敦就有上百人跳進泰晤士河裡自殺,全是因為中國問題而破產的。至於庚子賠款之類的不平等條約,前炮黨政權欠下的鉅額外債,更是想都別再想的事。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本就不可能承認新中國。
中國還未統一,但新中國的工業化卻已經開始。德國人因為搶先一步而正在大口吃,而蘇聯人方面,由於蘇聯自己也正在工業化過程中,同樣也急需大量的機器,面對這個大市場大多數時間也只能乾瞪眼,雙方甚至某些地方形成了“買方間”的矛盾關係。
中國代表團來到德國,除了購進大批的工業生產機械,尋求德國在技術和教育領域的幫助外,另一項需求,則是想引進德國人飛機和坦克生產技術,尤其是前者。
1935年六月開始的解放戰爭,解放軍已嚐到了擁有一支強大空軍力量的甜頭。雖然當時這空軍的骨幹是以英德國為主。卻也讓解放軍親身地體會到了制空權的重要。
對於中國,德國不象對待蘇聯般有諸多忌諱,最新式的bf109和he112,都敞開了向中國出售。可惜中國領導人要的是“漁”而不是魚。而知道航空兵器正有一個井噴大發展的階段的林漢,也勸說中國方面暫時不要購買舊有的飛機和發動機生產線,而是等到一千馬力時代到來後再出手,先前的資金重點先放在打好前期的基礎上。
至於坦克方面,德國今年剛剛完成了二十五噸級別的四號坦克的開發,正計劃將坦克生產的重點轉移到二十五噸坦克這一級別上。而從前舊有的的二號坦克生產線正逐漸停產。在林漢的牽線搭橋下,德國人正準備將淘汰下來的一條二號坦克生產線連同大量多餘的模具一起賣給中國。
其實在心裡,林漢是想勸說漢娜將二戰暴發的時間,拖沿到1940年後再發動的,那樣德國可以準備得更充份些。搶到了西班人的那筆黃金後。德國在償還欠美國人的外債方面,要多拖半年的時間並不難。歷史上西線法國戰役開戰時,其實德國方面除了空軍外,陸軍本就沒有準備好,大量的裝甲部隊不得不使用一堆過時的破坦克和英法聯軍
戰,當時德國坦克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無都遠不如對手,只不過是因為在戰術運用上的出
和德國裝甲兵優秀的表現,在創造了一個月擊敗法國的軍事奇蹟。
而這個位面的德國。由於林漢和漢娜的干涉,本錢已比歷史上厚了許多,甚至有能力在1939年開戰時就生產出足夠的25噸級別的坦克參戰。
這幾年來利用穿越者的先知能力,德國在許多方面的投資已經開始進入豐收的季節。
在1937年1月,第一批安裝了晶體的收音機在聖誕節過後不久在歐美上市,這些僅安裝了四個晶體管的收音剛上市就受市場的極大歡,新建的晶體管工廠雖然一直三班倒滿負荷生產,卻仍然供不應求。最妙的是,由於德國在晶體管制造工藝方面的嚴格保密,加上潛在競爭對手:貝爾實驗此前遭受重創。世界各國數年內
本不可以製造出類似的產品。也就是說。未來幾年裡。德國完全壟斷了晶體管的生產製造。而壟斷則意味著鉅額的利潤。
而經過六年的努力,對治療黑死病,肺病有奇效的鏈黴素也已開發成功了,每年同樣可以為德國帶來鉅額天文數字般的利潤。
而在娛樂行業。費雯麗主演的《亂世佳人》也即將殺青。歷史上這部電影在全球可是賺到三億多美元的鉅額票房。而漢娜和喀秋莎靠抄襲後世著名的名歌名曲。在娛樂裡同樣圈錢無數。
而以上這些收益,大都是薩菲羅斯教控制下的“艾瑞絲蒂法”公司名下的產業掙得。艾瑞絲蒂法公司現在已是德國新興的大財團,涉及娛樂、醫藥、化工、軍工幾乎所有的行業。表面上是私人公司。實際上和“國有企業”卻沒有區別——德國現在是漢娜的,艾瑞絲。蒂法公司也是漢娜的,對於抱著“我就是德國,德國就是我”的漢娜,國有私有,有區別嗎?
為了圈錢,漢娜正計劃艾瑞絲。蒂法公司在美國上司,然後通過股市再狠宰美國人一刀。
至於“投資”中國成功帶來的巨大獲益,那就不必多說了。
今天的德國,其戰爭潛力和實力要比歷史上同期膨脹了接近一倍。但即使如此,林漢依舊不主張德國主動發動戰爭,因為時間是站他們這邊的。
在林漢看來,如果漢娜接受他的“和平崛起”的想法,雖然接下來的幾年因為還債而會很艱苦一些,但只要過了這道坎,時間拖得越久,德國會變得更強,德國來當充當美國人的棋子,發動世界大戰本沒有必要。
要知道,無論是這個位面美國人在搞的“加納新政”還是原歷史羅斯福搞的羅斯福新政,其本質上和德國的希特勒玩的那一套相差無幾,都是通過國家大量印錢(德國是借債)投資基陸設施建設的手法來緩解經濟危機,但不涉及到財富的再分配時,這種做法不過是往沸水鍋中加冷水,只能逞一時之快,遲早還是要還債。
“不是羅斯福新政救了美國,而是德國發動二戰救了美國”在林漢看來,如果德國死咬牙撐下去,撐美國人也撐不住了。那就該是美國人發動二戰去搶劫英國的殖民地去補充元氣,就是美英戰爭了。到時候就該輪到德國扮演歷史上的美國的角
漁翁得利了。
世界現在已經出現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前兆,晶體管提前出現了。仗著小小的晶體管,只要拖下去,再多拖十年,仗著漢娜和他的異能,德國完全就可以引第三次工業革命:晶體管集成電路的革命!靠著技術革命的進步的帶來的鉅額利潤跨過經濟危機這道坎。
遺憾的是,在這一點上已接逐漸接受了林漢蘇德聯盟觀點的漢娜是怎麼也不肯鬆口。林漢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努力地在蘇德聯盟上做功夫。
+++當林漢帶著中國代表團在德國的各個大工廠參觀考察的時候,李華梅在西班牙天空中的“表演”也正源源不斷地傳回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