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南下之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符輝隨手從桌上放着的筷盒中取了筷後一人一雙的遞了,隨即伏下身揮動着手中的筷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李化悶悶的將雙竹筷在手中擺動了好一會兒才將筷伸入了碗中,將碗內盛着的麪條不停的翻動着,翻動一下嘴裏嘀嘀咕咕的道“這個沒有”再翻動一下繼續道是“這個沒有”筷子在碗中攪動了十幾圈口中便説出了十幾個“這個沒有”的詞來。

符輝口中銜着麪條怔怔的看着李化,直到李化狠狠的吃了一大口面方要對着李化説些什麼,已是讓口中的面嗆的“吭吭”大咳了起來。李化便慌忙的伸了手在他的背上飛快的拍個不停,直到符輝不再咳了安靜下來後看了符輝一眼道:“這個沒有。”符輝便眼兒彎彎的再次大笑出了聲。

我不由的搖了搖頭,低下了頭揮起筷兒將面挑起後一筷筷的送入了口中,斜了眼看去中年人正正的站在內屋的門前看着我們,任李化如何嘀咕了“這個沒有”還是一臉笑眯眯的模樣。

吃罷了飯行上了街道時天已是黑了下來,回到旅社本想着早些歇息了第二天好趕路,旅社的那個老婦人卻一搖三晃的行入了屋門。

“你們那個去補做個登記?”婦人看着我們三人道:“要身份證,要不單位的證明也成。”我不由的有些生楞,這一時在山村並未聽説過出門須要有身份證的説法,而且也本沒有辦理過那個物事不知身份證長的什麼模樣,至於讓我們拿出什麼單位的什麼證明更不可能。

符輝看着我笑了笑然後起身同老婦人而去,不久後返回來説是事情已然處理乾淨,至於他用了什麼方法來讓老婦人不再尋着我們索要那些物事也懶的再去相詢,在這個小鎮住了個店還要索要我們本不知道的身份證明,想來定是發生了些什麼事讓這裏的人們緊張了起來。

一覺醒來天已是大亮,起了身漱洗後即又去了那個小飯館,李化不再報些什麼菜名,一進門即對着上來的中年人大叫着:“三碗炸醬麪。”然後便靜靜的坐在了椅子上等着炸醬麪的到來。這讓符輝很是大笑了一陣。

吃完了飯收拾利落後從鎮裏出發向東迤邐而去,路過了一個大水庫後道路的路面便由粕油而轉成了黃土,隨後又路過了五座小小的村莊,前面已是漸漸的有了些不太高的山嶺。小山先是一個個的孤立着後來便在道路的兩旁連成了片,大路便從此開始轉而通向了正南,陽光也漸漸的的有了些西斜,看來從這裏起我們將進入山區了。

路過一個不高的石崖後山勢已然有了些險峻,將陽光遮擋住便也覺到了些山風的陰寒,這次外出雖然沒着了多少的衣物,可是也足能擋的住這個季節的寒暑。

正行間看着在路旁有了一條小溪潺潺順着坡勢而去,便招呼着兩人在路旁坐下歇息,畢竟一路行來水也未喝的一口,再這麼奔下去這兩人怕是體力有所不支了。尋了些樹枝生起了火後,李化從背袋中取出了做飯的傢伙什,隨意的煮了些麪湯喝的飽了,再向前而行時便在路旁的指示牌上見着了桃尖兩個大字,一時有了些歡喜,看來我們的路並未行的錯,沿着這條大道當是能夠到得了黃崖。

大路依舊的沒個頭沒個尾的彎彎曲曲的在山林間穿行着通向遠方,符輝明顯的有些行不動了道,李化到還是一付興高采烈的樣兒,看着路旁的景不停的與符輝説着話,天光漸漸的暗下來時我們便行入了一處小鎮。

這個小鎮並不太大,在街道兩旁的房屋看起來也不是很多,的一眼看去即能將小鎮看的穿了,想來了不起能有個千兒八百的人住在這裏,也不知他們是如何的生存,這一路行了進來到處是山嶺並未看着些可種了稼禾的田地。

當晚投宿與小鎮上的一個小店之內,店主人很是開心,説是我們是他這個店近三個月來的第一批客人,當然熱情便高漲了許多,李化也終於能夠吃上些他所認為的飯菜了。牀鋪是在屋內整個的用了木板搭面的一個大大的通鋪,上面一次能睡個二、三十人,不過能有個住的可遮風避雨的屋對我們來説心裏已是相當的滿足了。

在鋪上休息時李化的話也多了許多,符輝則毫不理睬的拉開了大被倒頭開始大睡,我也覺的有了些勞累,與李化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説着不知不覺間進入了夢鄉。

一陣驢叫馬嘶的聲將我從夢中喚醒,翻身坐在了牀鋪上才發覺天光早已透進了屋來,看來天氣不錯當是一個天睛風的好子,我們行起路來當然也就輕鬆了許多。轉了頭看着還睡着的兩人,李化和符輝正在比着各自的酣聲看誰的音更長一些更狠一些,起身行下了牀鋪後推門而出,山裏的空氣可真是讓身心俱得舒展。張眼看去街道上已然是人來人往的極是熱鬧,馬車、驢車絡繹不絕,不由的心中有了些好奇,今天不知是個什麼子人們如同趕集一般湧入了這個小鎮。

緩緩的移動着腳步隨着人向而去,轉到了小鎮後便看着了一處足有十幾畝的空地,驢車、馬車的一個個的排成了隊順着空地圍了個大大的圈,空地當中又有着不少的攤鋪一個個的林立着,不知多少的人們行來轉去笑容滿面的在攤鋪間穿行,到處響着叫買的聲和討介的音,看來這裏果然是有了一個好大的集市,也不知這麼些從何處而來。

看着這個景好像回到了山村中一般心情很是愉悦,信步而去將一個個的攤鋪亂亂的看了起來,有賣鍋碗瓢勺的、有賣蔬菜蛋禽的,有賣衣物布匹的、有賣燈燭香煙的,有賣紙錢線團的、有賣米麪油醋的,有賣酒水糖果的、有賣生產用具的,人們亂亂的行着大聲的吵嚷着,不時有些人手提着不少的物事開心而去,不時的有些人急匆匆而來一臉歡喜的張眼亂尋。

這一時也沒太多的事便慢慢的一個鋪子一個鋪子的看了過去,到了場地的最北面那裏已是驢車的天下了,不少的車上放着些待售的物事,不過賣菜的倒是佔了多數。停住腳步扭了頭團團的看了一圈便覺的有些無聊的緊,想着李化和符輝兩人還在店中,萬一尋不着我兩人説不定會着了急,便邁了腳正想大步而行,身未行的幾步身後有人已是伸手拉住了我的胳膊。

“這位兄弟慢些走,俺這有個寶物你給看看。”一箇中年人小心的四面環顧着對着我道為。

中年人的穿着很是整齊,上身是藍的褂下身是藍的長褲戴了一頂圓圓的掉了的草帽,雖然衣物有些舊可漂洗的很潔淨,不過臉有些憔悴,與趕集的人們有了個鮮明的對比,心裏對他生了些好

“這可算是個寶,有人看了後説是大周朝的,你如果看的入眼隨便給上兩個小錢就是了。”中年人看着我的目光有了些緊張,伸了手緩緩的從懷裏取出了個小銅鏡,然後雙手緊緊的捧了遞到了我的面前。

這還是我第一次看着這麼製的物事,銅鏡光滑可鑑在陽光的輝映中散着金光,仔細的看去鏡的正面隱隱的可以看的見我的影,看來銅鏡也只是能照的出人的大致模樣比起現在的鏡子可差了太多,不過如果真是大周朝的那可是件了不起的物件了,畢竟年代太也久遠了些。

“多少錢,”看着中年人我不經意的道:“如果太貴了俺可買不起。”其實這時對小鏡心中並未太在意,只是出於禮節而不忍就這麼拂袖而去。

中年人怔怔的看了我一眼然後使了勁的搖了搖頭道:“伍百。”聽了中年人的話我便要轉身而去,這一時身上所隨身帶着的錢不過只有個一百餘元,從家中雖然帶了不少有個數千的,可是俱放在了李化的背袋中讓他守護着,就算是中年人手中的銅鏡的確是個寶物,可對我來説也沒多大的用處不是。

中年頓時忙亂起來,慌忙將銅藏入了懷中緊隨在了我的身側,邊走邊扭了頭對着我小聲的道:“四百?三百?兄弟那可是個寶,少了兩百俺可不賣。”我看着中年人不由的輕輕的一笑道:“也不怕瞞了你,俺身上只有個百元,你還是再尋個主買了去罷,俺還有事先走了。”一邊説着一邊向前大步而行,轉眼間已是到了市場的入口眼看着要入踏上了小鎮的街道。

“等等,百元也成。”中年先是怔了片刻然後快跑着追到了我的身側,伸手拉着我的胳膊道:“俺確是急需用錢,要不然怎會將家傳的物事賤賣了去。好,百元就百元,成。”説着從懷裏取出了小銅鏡飛快的入了我的手中。

我不由的有了些猶豫,一百元錢當是山村的農户家中近三、四個月的收入,錢數雖然不多可也不是個小數目,只是看着中年人雙目中飽含着的期待有些不忍心,想了片刻後從貼身的衣袋中取出了十張十元的紙幣,遞給了中年人。

中年人歡呼一聲對着我拚了命的點了點頭道:“兄弟可真是個快的人,俺在這裏一連停了兩也沒一個人願買了去,説句心裏的話,那一個物事還是俺爺爺他們在兵慌馬亂的時候從一個墓裏挖出來的,你也不用難受,那可真是是個貨真價實的東西了。好了,俺走了。”説完話即慌慌張張的順着街道快步而去。

呆呆的目送走了中年人轉身向着旅社緩緩行去,邊行邊低了頭看着手中的小銅鏡不由的有了些懊悔,對這些個物事本就不甚識得真假,萬一上了中年人的當可就損失了百元的錢,錢雖不多可也足以讓我後悔不迭。

小銅鏡看起來只有個吃餃子時用來酟些蒜沫醋汁的小碟兒般大小,前前後後的裏裏外外透出着一種説不來出的光彩,在小鏡的外圓周有着很好看的魚尾的紋,正面是個平面背後則是些高高低低的凸起,那些好像是用來方便取用的支撐,只是這麼小要些支撐似乎有些多餘。搖了搖頭將小鏡放入了懷中大步行去,只一會便到了旅社。

李化和符輝兩人已是起了身,然後緊忙着便是一陣收拾後出了門,在街道有話多前來趕集的小商小販們下的早飯的攤兒,隨便尋了一個要了些包和湯水吃了,包不是很好吃皮過於的厚實了些,吃完後李化硬是多要了幾籠説是在路上做個乾糧,萬一這再一去沒了店還得自己做了吃,便也由他去。

出了鎮後緩緩而去,陽光正正的照在臉上身上很有些熱乎的覺,大路已是在一些山腳盤旋,想來定是從這裏開始我們踏入山林,到處是一眼看不着邊際的高山峻嶺,風清雲淡空氣也很是清涼,敞開了衣了懷很有些大袖飄飄自由自在的神仙的覺,輕哼着曲兒甩動着胳膊緩緩的向前走着。

李化和符輝顯的過於的疲憊,對他們而言這般行路可能一時難以接受,身體不太容易緩了過來,雖然好好的睡了一覺可也擋不得過於的辛苦,只好隨着他們而行。

這一行將起來硬是從早行到了晚,在路上吃了些李化帶着的包兒算是充了些飢,當天快黑了下來時順着大路下了一個極大的坡,遠遠的看去便能看着燈火通明,那裏定是一處熱鬧的所在了。

李化和符輝兩人時來了神,如同個孩童般嘻鬧着直衝下了山去,近了燈火處才看的清是一座不小的道觀立於山間,觀外到處種滿了青松、柏木。

隔着道觀高高的圍牆隱隱的可以聽得到些從院牆裏面傳出的音,那應當是十數個道士正在齊聲的誦讀經文的聲,讓我有些詫異的是誦經的聲音裏竟然還有女人發出的高亢的音,怔怔的站在觀門處有些出神,真是有些太不可思議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