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桃夭的脾氣從小就倔,有時還真怕她嫁不出去,趁早定了婚,趁早安了心。
況且桃夭是刁明接生的,兩人又是從小相識的青梅竹馬,加之兩户家世淵源深長又門當户對,真可説是天作之合呵!
於是雙方父母就此約定,當桃夭年滿十六、刁明年滿二十時,刁家必遵循古制六禮,納采備聘,以五花大轎至上官家娶桃夭過門。
兩個被父母牽了姻緣線的孩子,猶未知情的追趕打鬧,驚起花叢採的蜂蝶翩翩亂飛,將寧謐的庭園綴得繽紛熱鬧。
“小妖女!小妖女!”
“臭刁明!臭刁明!”----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六年後的某一個夜晚。
天上,半滿的月娘高懸,彷彿似笑非笑的俯瞰多彩人間;而地上,亦有一羣人正遙望萬家燈火通明的秀琅城。
“老大,你確定真的要這麼做嗎?”冷麪刀疤的格男鐵枝再問一次。
“多此一問,即已來此,豈有空手而回之理?”斯斯文文卻滿腦子鬼主意的胡蘆瀟灑搖着紙扇,扇面雜亂無章寫着“物美價廉”四個大字。
“就是説,不然老子土匪當假的啊!”頭頂光滑無、身形肥胖的同花和尚應和。
“同花叔,你説錯了,我們不是土匪,是劫富濟貧的俠盜才對啦!”年紀尚輕的小順子義正辭嚴的更正他。
“笨順子,賊就是賊,盜就是盜,哪有分義的、惡的?劫富濟貧只是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天底下誰會那麼笨,把辛辛苦苦搶來的錢無條件分給別人花?”胡蘆乘勢來個機會教育。
“你們會嗎?”小順子轉頭問其他人。
鐵枝不置可否,其他兄弟都一致搖頭。
“廢話,當然不會!”同花拍着肥肚腩回道“老子當的是土匪不是恩主,要是把錢都分給別人花,哪來的錢買酒補這個大肚桶?”
“老大,我們真的是土匪嗎?就像胡蘆哥和同花叔説的那樣?”小順子疑惑的轉頭問向一身黑衣、臉戴齊天大聖面具的老大。
“刁明!”胡蘆突然暴吼一聲。
所有人皆莫名其妙的看向他。找死啊!不懂他在發什麼神經,居然敢直呼老大的名諱!
胡蘆搖頭晃腦着“在眾兄弟的心目中,老大神武蓋世、英俊非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閉嘴啦!胡蘆,都什麼時候了,你還念啥子破鳥詩!”同花罵道。他最受不了胡蘆沒事就愛要文腔,擺明欺他不識字。
“餘豈言破鳥詩乎?其為千古之名句,不懂欣賞者,乃真俗人也。”胡蘆存心用之乎者也他。
“閉上你的臭葫蘆嘴,否則老子一拳送你到地下,去和那些孔子、孟子、烏魚子的,詩作對個夠!”
“吾只曾聞孔夫子、孟夫子也,何來烏魚子乎?”
“找死!”同花暴怒的提起禪杖要打他。
“君子找活不找死。”胡蘆“刷!”一聲收起紙扇,也擺出架式,與他一陣瞎攪和。
“安靜!”保持沉默的刁明終於出聲了。
眾人立時噤口,嚴陣以待他的命令。
“大家上!”刁明一聲令下,帶着一眾兄弟直搗目標--秀琅城寧國候府,也就是刁府。
沒錯!刁府,就是他出生與扶養他長大成人的地方,他的家。
一羣盜賊明張膽的策馬馳騁過秀琅城大街,馬蹄轟隆若奔雷,城民連忙躲進家中將大門關上。
當刁明率眾衝進刁府後,刁府的人完全沒有反抗,眼睜睜看着他們把所有能搬的、看起來值錢的,除了人之外的東西全搬走。
刁明曾嚴他們“搶人”違者鞭打一百下馬鞭後逐出山寨,更不可留在秀琅城內,否則後果自行負責。
“大少…不,大當家的,這裏有個價值不菲的花瓶,你們趕緊搶走吧!”老管家刁福指着一隻放在牆角的大花瓶呼道。
同花聞言,當仁不讓的跑過去,抱起幾乎與他同等碩大的花瓶,喜孜孜的離去。
“福伯,那支花瓶你不是説要扔了嗎?”一個小丫環小聲問道。
“噓!小聲點兒。”刁福低斥“他們要就順便給他們好了,反正那麼重我也搬不動。”
“哦!原來如此,福伯真聰明。”小丫環恍然大悟,也指着堆在另一邊牆角的雜物,叫賣似的喊道:“各位土匪大哥,這裏也有一堆價值連城的寶物,你們快來搶啊!”
“譁!”的一聲,那堆東西,兩三下便被人搶得清潔溜溜了。
“由於刁府的人配合度極高,眾匪們搶得異常順利,搶得是有匪自梁山來,不亦樂乎…”閒閒站在一邊的胡蘆,風姿綽約的看着忙得不可開的一夥人,嘴巴也跟着描述起來。
“乎你個鳥頭啦!還不快搶!”同花對胡蘆叫罵道。
這回胡蘆沒回嘴,馬上拿下掛在牆壁上的軸畫,捲起來猛往懷裏,搶得比誰都兇。
搶完後,一行人囂張的騎馬當街又呼嘯而過,等到囂聲過後,城民才敢開門探頭觀望。
“這些小賊真是要不得,三天兩頭就來這麼一次,吵死人了。”一名白髮蒼蒼的老婆婆抱怨道。
“婆婆,您別抱怨了,咱要他們來搶咱們家,他們還看不上眼,不肯來搶呢!”媳婦説道。
“怪了,土匪不搶百姓,搶誰?”
“呵!咱們這個秀琅城的土匪是很怪沒錯,他不搶百姓,專搶他自個兒的家當。”秀琅城的人民與官兵對刁明一眾都睜隻眼、閉隻眼,有時就算青天白來搶,也只裝裝樣子的玩個官兵捉強盜,大夥兒早都習慣了,若不小心被搶或被馬踢翻東西,只要向刁大財主索賠就好了。
有的人甚至故意叫他們來搶,這樣才可以索討比被搶的東西價值更多的錢,算起來還可能小賺一筆呢!
而且,他們的老大還當真會把“搶”來的錢財,拿去幫助窮苦無依的人家,例如城東的羅寡婦,她上有兩個重病鮑婆、下有五個孩子要養,若不是他,她們一家子早就餓死了。
為了謝他慷慨的救助之恩,羅家為他立了一隻長生牌,每天早晚三炷香的供在祖宗牌位旁。
也因此,秀琅城的人和豬頭山,現在已經改成“梁山泊”的土匪們和睦共處,相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