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雲洞封迷桃源無路流年暗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閔小玲來到土幾十天,因為不食人問煙火,連大小便一概免了,練功學劍全在那二丈見方的室裏面,本已忘了外界的景象。驟然看到這樣美的景,忍不住停足濟覽片刻。

白鶴聖姑看她恁地不能忘情。輕喝一聲道:“你這妮子將來的魔障多哩,但你已不適宜嫁人,除非找到千白實和於載鸞膠合藥服用,過了七七四十九才可復原!”閔小玲見她説得懲般慎重,不驚問道:“姑姑!我身你好好的呀!怎麼也要服藥?”白鶴聖姑道:“你後自當明白,我此時六須告訴你,只須你常記住我常所言,對你總有好處,離山之後,任你邀遊,這裏也不必再來了,若遇上我門下真正不法妄為,也不妨擺出半個師叔的身份,替你師姐孟瑤教訓她們一頓,須知仙女教不準強迫他人人教,惟恐她們貪功僨事,特別告訴你這一句話,人世間聚敬本屬無常,就此去罷!”説畢,略一揮手,全身已退入內。

閔小玲無可奈何,只得對口拜了四拜,施起身來,意念一動,人已飄然而墜,變起倉卒,不覺驚叫一聲。

那仙鶴兀也古怪,見有人從峯頂墜下,他突然一扇雙翼,由斜裏飛來,長唳一聲,用背託着閔小玲下,鼓翼飛去。

閔小玲心知仙鶴通靈,有意讓自己騎乘,笑説一聲:“謝謝你鶴師兄啦!”任由它載着翱翱。

仙鶴似也通曉人語,聞言竟是嗷嗷連聲,飛得更高更快,閔小玲初時還怕跌倒,抱緊它的頸子,後來覺得平穩異常,索鬆開雙手,盤膝端坐在它背上,看那羣峯生於腳下,雲飄攜衣拎,兒乎要站直起來,手而舞之。雖然她並未這樣做,但也忍不住漫聲高唱起來。

這是閔小玲有生以來,頭一次至快意的飛行,仙鶴飛了多遠,一住何處,她也不去顧慮。看看正天中,仙鶴一聲長鳴,立即把頭一低。閔小玲知它將有新的動作,急俯身環。

果然剛一抱緊,那仙鶴唳一聲,雙翼向裏一收,俯衝而下,頃刻間到達地面。

閔小玲瞅目四望,見自己猶在羣山環抱之中,不由得有點擔憂道:“鶴師兄。你送人也要送到地頭才是呀!把我送來這裏,叫我往何處去?”那仙鶴兀自搖頭,焦燥地急叫,想是催促她下地。閔小玲忽然猛醒,心想宇孟瑤下山,這仙鶴也定是送到此地,既然這扁已畜牲不肯再送,賴在它背上也不是個道理。

她念頭一轉,立即躍離鶴背,説一聲:“有勞師兄相送,你回去罷!”説話商落,那仙鶴引吭長鳴,徑自飛去。

閔小玲目送仙鶴飛去,忽又見它斂翼而下,心想:“它又看到什麼了?”正凝注間,見它忽又升起,再度撲擊下去,略一思索,便翔它定是遇上先天的仇敵,否則不會這樣揚命,看着兩地相距不遠,何不趕去助它一臂之力?

於是,立即施展“年暗換”的功夫,登峯渡壑,如星換位一般,筆直飛縱。那知兩地看來非逐,實因仙鵲高飛之故。要走起來,由得“年暗換”的功夫妙,也要花上小半個時辰。

到達近前一看,原來是一條長有幾十丈的大蛇,這時為了防備仙鶴襲擊,已將身子盤成一座小山,只伸出一丈多長的蛇頭豎在蛇陣的中央,昂然怒視,陣陣黃秦,自蛇口噴出。

那仙鶴雖然厲害,卻不敢對那蛇頭猛擊。

閔小玲見狀駭然,正盤算如何下手除些兇物,那大蛇想是發覺有人到來,蛇頭立即向閔小玲這邊一擺。

這一來,可給仙鶴莫大的良機,只見它斂羽一衝,雙爪已抱緊蛇頭,長喙正蛇頂,而且這一衝之力,何等雄猛?那蛇身竟被仙鶴拖長三四丈出來。

閔小玲看那仙鶴已將長蛇制服,忍不住喝采助威。

那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蛇類長到恁般長大,皮堅厚,毒重牙長,此時被仙鶴以長暖頂緊它腦門,轉不過頭去咬,立即將身子放長,尾端向頭上,一掃。這一掃之力何止萬斤,仙鶴要是被它掃中,只怕要當場送命。

那仙鶴卻非易與,一聞身後風聲,猛可向前一衝,竟由蛇頭衝前一二十丈,長蛇噴出一口毒,竟未追上仙鶴,但它一身子,已風一般追來。

這時,閔小玲葛池看出是個好機會,一個“年暗換”由側裏衝出,用盡平生之力,一劍向蛇身斬落。

不料這一劍下去,只聞“當”一聲響,右手一麻,寶劍手飛去,身子也被彈起數文,驚得她“噢”一聲,騰起半空,奪劍急退。

閔小玲雖奪回自己的寶劍,但她一看劍鋒,已崩缺了兩寸多長的口子,那還能夠再用?

氣得她怒罵一聲:“好堅硬的皮!”再看那仙鶴為了避開長蛇噴出的毒霧,卻又撲羽高飛。

那長蛇又將身子盤作一團,擺起它防衞的陣子。

閔小玲知道蛇陣一成,已是易守難攻,然而看那蛇原先舟陣的地上,卻有一團血跡,並有一樣東西湖灩生光。

她仔細再看,認得那生光之物正是一支寶劍,血跡裏面劍鞘猶存。不假思索也知先有人鬥那長蛇,被壓死在地,只有寶劍留下。雖不知那劍質如何,反正自己的寶劍已毀,收得地面那技過來,總算聊勝於無。

但那劍今氏蛇相炬僅有丈餘,怎生收法?她默想一陣,忽向仙鶴打個手勢,要那仙鶴將蛇引開。

那仙鶴居然看得懂閔小玲手式的意義,只見它反鳴一聲,立即低飛下來,相巨蛇頭丈餘,一掠而過。

長蛇被仙鶴飛掠的勁風,惱了起來經過幾次之後,終於忍不住一展身長,箭般出。

閔小玲的身法迅速異常,趁着這一線的良機,斜裹一掠而下,未等長蛇回頭,已將地面的寶劍搶在手上,就勢向蛇尾一揮,那水桶般,一蛇身竟是應手而斷。長蛇負病,而且沒有下半截拖累,前半斷竟向四五十丈的遠的崖“篷”一聲巨響,崖石被它撞得粉碎四濺。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