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考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蘇綰緊張的將手掩於袍袖之中,低着頭,有些侷促不安。她深呼了一口氣,才鼓足勇氣看向首位之上的的白衣女子。
白衣女子清冷的眸子掃過蘇綰,似古井無波。她以袍袖掩面輕抿一口茶,才看着下方的蘇綰:“你很緊張?”被她仿似能看透一切的目光看着,蘇綰不敢撒謊:“是。”
“呵呵。”女子一聲輕笑,將茶杯置於几上,袍袖一揚,自己起身,走過蘇綰身旁,聲音雖無起伏,但蘇綰還是能從中受到一絲善意。
“那本書可背完了?”蘇綰不敢耽擱,忙回道:“晚輩駑鈍,只勉強能夠記住大半。”
“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
“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
歸化;
食氣,形食味,化生
,氣生形。”女子頓了頓,問道。
“你可知這是什麼意思?”蘇綰愣了愣,想了半晌都想不出來,只得悶悶道:“晚輩愚鈍。”
“水潤下而寒,故為陰。火炎上而熱,故為陽。水火者,即陰陽之徵兆;陰陽者,即水火之情。”女子重坐回座位上,看着蘇綰,聲音沒有絲毫起伏。
“五味生血以成形,故味歸於形。形之存亡,由氣之聚散,故形歸於氣。”蘇綰眼睛一亮,道:“無論是物藥還是食物,皆有四
五味,食之可滋養身體。物藥與食物,如果運用得好,就能帶來健康和希望,如果胡亂使用,於身體無益,甚至,還會因為亂吃補藥食品而生出其他的病來。”
“沒錯,自古便有藥食同源的説法,若是用得好,就算只是食物,亦能治病。若是用得不好,人蔘燕窩都能致命。人們常説的虛不受補,不是沒有道理的。”女子眼中閃過一抹異,顯是沒想到蘇綰小小年紀便能想到這一層來。
蘇綰微微一笑,接道:“食物相生相剋,若是兩樣不相符的食物放在一起,反倒對人體有礙。同為寒涼之物,若是食之,便會雙倍寒涼易損脾胃。”
“不錯。”女子突然道了一句,不知是在説蘇綰説得不錯,還是説蘇綰人不錯。
蘇綰見她不説話了,便住了口,也不再説話。
女子沉默了一陣,才問道:“自古醫毒不分家,你學醫難免會遇到毒藥,也就是説,你同時也得學毒,你可願意?”蘇綰有些愣神,她這意思,是願意收自己為徒?
“我願意。”女子眼中終於出一絲笑意:“若是有一天,你必須得用毒害人,你會怎麼做?”這個問題…怎麼這麼耳
呢?
蘇綰才省起,好像曾經清泰先生也問過這個問題。
“善惡對錯都是相對的,若是做一件壞事,但是出發點卻是因為善意。那麼,我會去做。”女子眸中閃過一絲錯愕,看着她一臉的堅定,忽而展顏一笑:“若是策哥兒知曉你如此聰慧,定然也會欣。”
“前輩謬讚了。”蘇綰微微垂着頭,眼睛看着地面。
白衣女子看她神情不驕不躁,心中滿意了幾分。卻不知蘇綰能夠如此淡定,完全是不知道毒醫在江湖上的地位。
“原本我是看在策哥兒的面上才來走這一趟的,卻沒想到你如此出乎我的意料。”白衣女子突地掀開面上輕紗,出一張絕美的容顏。此刻女子臉上帶着笑意,周身散發出的不易親近的氣息散了許多。
見蘇綰呆呆的看着自己,白衣女子輕聲一笑,聲音如銀鈴悦耳,又如和風拂過。她重以輕紗掩面,接着道:“為師名喚莫岫。”莫岫?
蘇綰呆愣愣的問道:“前輩姓莫麼?”莫岫明顯愣了一下,清冷無雙的眸子閃過一絲莫名的情緒。她垂睫,掩住眼中的神采,聲音難見起伏:“不是。”蘇綰清楚的覺到她情緒的變化,有些困惑自己是否説錯了什麼話。正準備開口挽回點什麼,便聽莫岫接着道:“怎麼?乖徒兒還不改稱呼?”乖徒兒?
蘇綰很快便反應過來,慌忙道:“徒兒拜見師傅。”莫岫這次卻沒有阻止蘇綰拜下去,等蘇綰正式拜過並奉上茶之後,才從袖中掏出一支金絲攢珠簪,遞到蘇綰手上。
蘇綰看着手中這支簪子,有些疑惑的皺起了眉。
畢竟自己年紀還小,不到挽發的年紀,不知道莫岫為何會送一支簪子給自己。
“你仔細看看你手中的簪子。”莫岫道。
蘇綰依言翻看,可是看來看去都不知道這支簪子有什麼奇特的,可是聽莫岫的口氣,好像這簪子有什麼懸殊。
莫岫看她仍舊一副皺着眉頭困惑不解的樣子,看不下去似的上前接過那個簪子,微微一側身,不知按動了哪裏,便見簪尾處仿若蓮花花開一般,從中出一隻細如牛
的短針。
蘇綰都有些看呆了,嘴巴微張,驚訝的説不出話來。
“這個簪子是特製的,簪頭有一個機關,只要一按,就會從中出帶毒的細針。”莫岫解釋道。
“關鍵時候或許能夠救你一命,而且簪子是女子常備之物,別人也不會升起警惕之心。”果然是一件好寶貝!
蘇綰臉上出甜甜的笑意,道:“謝謝師傅。”莫岫重新將簪子遞到蘇綰手上,才突然又想起什麼似的,又從袖中拿出一個小小的盒子。
蘇綰接過,打開來看時,卻是一排雪白的銀針。
莫岫道:“銀針是針灸必備之物,既可救人,亦可害人。”見蘇綰臉上出懵懂的神情,她接着道:“人身上有上百個
位,有些
位能夠輕易置人於死地,也有些
道,可以讓人生不如死。”蘇綰臉上的表情有些驚懼,到底是一個小孩子,平時哪有機會聽見這種笑談生死的事?
莫岫笑了笑,輕輕拍了拍蘇綰的肩膀:“善惡皆在一念之間,凡事種種,但看你怎麼想了。正如砒霜本為毒藥,亦可救人一樣。”蘇綰正道:“徒兒知道了,一定好好學習,定不負師傅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