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獅鷲獸康納利維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但略有些諷刺意味的是,這兩個人的命運,似乎就像那天上的星…光輝耀目的出現,最終卻是無聲無息的,消失在了黑暗之中,就在試圖向整個西大陸的統一吹響號角時,正處於鼎盛之年的皇帝燃盡了他的一切,崇高的皇權並不能取代生命女神的賜予,這位令整個大陸顫抖的帝王就此死於一場突如其來的病症。帝國征伐的腳步也就此停滯。

雷爾夫三世的驟然駕崩,無疑給整個帝國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隱患——王者之劍只有在高明的劍手手中,才是令人恐懼的利器,但不幸的是,大帝的繼承者,那位以細著稱的四世陛下,卻並不是一名合格的劍手。

儘管四世陛下在各種方面完全符合一個皇帝的要求,比方説聰慧、思路捷、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但論及野心和慾望,卻遠遠無法與他的父親相比。歷史上對於他格的評價,就象一個農民多過象一位皇帝。

這位年近三十才繼承了皇位的新皇,目光所及之處,首先看到的並非是帝國周邊那肥沃的土地,而是國內因長時間征戰而急速減少的人口,幾近崩潰的財務體系,以及離失所的普通民眾——即便帝國的軍隊一直節節勝利,戰爭的雙刃劍卻也同樣悄悄在自身劃下了深重的傷痕。永無止境的徵兵和戰爭賦税,令菲尼克斯人的生活狀況一天天地急遽惡化下去。

戰爭永遠是最耗金錢之事,國王將維持戰事的鉅額款項攤派到底下各貴族領主的頭上。而貴族們怎捨得自己承擔這重負?自然是要把付出的金錢從在手下領民的身上討回來。三十年的時年深即久,平民與貴族間本已相當大的差距更加懸殊,國內已是民怨漸起,對國王發動戰爭之舉的不滿漸在民眾心底暗暗累積起來。

於是,和平成為了這位帝王給自己定下的第一個目標。

事實上達成這個目標並不困難——已經在兵鋒下苟延殘的幾個周邊國度在第一時間之內選擇了配合,這場持續了三十年,曠持久的戰爭幾乎在眨眼之間便結束了。

但是,四世陛下顯然忽略了一件事情…並不是所有高高在上者,都會關心這些處於底層的存在…即使他本身也是從底層一步步攀援而上。

在毫無治理國家興趣,也無經驗治理國家的獅鷲公爵看來,四世全力推動的停戰計劃,無疑是沒有必要的,甚至是愚蠢的…戰士手中的長劍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農夫手中的犁頭爭取土地,只要有了土地,就有了糧食,至於説錢?周圍國家的國庫裏有的是,只要搶來就是了!

或者説,這是一個軍人最為純樸的做法。很難評論它是否正確,只能説在某些意義上,這個做法有實現

意識上的矛盾很快便化了,公爵對於驟然停滯征伐計劃的決定自然無比憤怒,他動員所有的力量試圖改變現狀,甚至毫不避忌對於這位新君主的質疑,但是所有的一切都無法改變植於人類心中的對於戰爭的恐懼厭惡。

一切都該結束了,戰爭拖得太長了…反戰的意識野火一般,從菲尼克斯的王座上延燒下來,燃遍整個國土的每一寸角落…即使是傳説中敢於挑戰巨龍的獅鷲獸,在這火焰面前也無能為力。

即使憤怒,即使不甘,但康納利維斯只能接受事實。

但就此圓滿的結束一切,成為久違的和平中的一員,對於三分之二的人生都置身於戰場上的康納利維斯公爵來説,無疑是個不現實的噩夢…他或者無力反抗,但最終的決定下達之後,公爵在非公開場合詆譭那個“毫無夢想的小子”簡直成為了一種慣例。

儘管這種指責從未表現成為一個真正的動機,但在某些層面上,這已經足夠了。

於是四世陛下到了危機…太陽之角這柄利劍,至此已經變成了懸在他頭頂的一柄兇器,只要稍不留神,隨時都會傷害到那高高在上的王座——三世大帝對於公爵的信任無以復加,而公爵沒有辜負國王陛下的任何信任,幾乎所有重大的軍事行動之中,都可以看到這個人的影子,在大帝生命的最後七年裏,他領導的帝國軍隊幾乎是勝利的代名詞,四個曾經與菲尼克斯並稱的周邊國度在這一時期被併入帝國的版圖。其中最後的一個,號稱擁有人類之中歷史最為悠久文明的首爾帝國,僅僅抵抗了一個月零幾天而已。

但這種信任造成的結果就是,整個芬尼克斯超過三分之一的軍隊和相關的相關部門都掌握在獅鷲公爵的手中,甚至包括一些低階官員的任免權…直轄帝國三分之一以上兵力,並囊括大部分鋭的康納裏維斯,並不是任何人能夠掌控的東西。甚至是康納利維斯自身。

如何處理這柄利劍?這是個相當的難題,即使是最為天才的學者和最足智多謀的幕僚也無法解決…高高在上的至尊很明白,他不能直接解除這個最大的武裝集團的武裝,利劍的反彈即使是高高在上的帝君也只會被割斷喉嚨,但是維持下去,這柄利劍卻又無疑會威脅到帝國的本,龐大的軍費,以及威脅到皇權的軍事實力,都不是一個謀求穩定的皇帝能夠坐視的。

長時間的思考之後,四世皇帝採取了他認為最為可行的一個辦法,他給予康納裏維斯家族一個整個帝國所有貴族都無法企及的地位——帝國公爵,西路軍元帥;然後,將帝國西疆,與蠻族接壤的那片狹長的土地組成的部分,劃分為一個行省,成為康納利維斯家族的世襲領地。同時也讓這片剛剛離了荒蠻的土地成為了獅鷲的牢籠。

這片空曠的土地貧瘠,氣候惡劣,佈滿了丘陵、荒原和沼澤。而又沒有任何作為屏障的障礙,這複雜的地勢以及廣闊的空問,也使帝國的西北邊界成為一塊天然的用兵之地——事實上,這片土地上的戰爭從未停止過,土壤唯一一點肥料的供給者,正是那些滲透其中的血

蠻夷…這是人類給那些大陸西邊生存的類人生物的通稱——人類與大陸上的智慧種族之間時常會發生此戰爭,就如同各人族國家之間的戰爭一樣。只不過基本上,人類各國內部多會接納其它智慧種族的人,相比較起來,反而是人類各國之間的戰爭更加多些。

但這其中並不包括這些大陸西方的蠻族。

蠻族只是一個統稱,他代表了帝國西面大陸上的大部分尚處在遊牧狀態的部落居民,其中包括佔據絕大多數的獸人,以及一部分野蠻人和地底矮人,灰矮人,丘陵巨人和食人魔這樣的亞人種,他們將獸人之神格烏什作為信仰,統治者利用族人狂熱的信仰維繫着各個部落之間的統一。

作為遊牧狀態的社會形態,讓他們具有極強的侵略,而作為主體的獸人繁殖力極強,一個部落沒過幾年就得分出一批獸人,讓他們遷移到遠方尋找食物。不然的話,獸人的部落會越變越大,再蒼鬱的青山也會被啃成禿嶺。生存空間的減少讓蠻族無力寄養一批批成年者,那一片肥沃而文明的土地是他們的希望,他們只能選擇向東,掠奪,或者死亡。

他們在向東進攻時遇到了同樣在擴展着自己生存空間的人類。

很不幸的,兩個掠奪自然資源生存下來的種族不存在和平。文化,宗教信仰的差異讓他們處於了一種無可調和的狀態,他們與人類成為了世世代代的仇敵。

而英明的四世皇帝卻達到了他的目的。

康納裏維斯失去了發展的可能,只能一家之力面對着獸人不成系統,但卻近乎無限的軍事力量的輪番進攻,四百年來一直如此。

即使在兇悍的獅鷲面前,蠻族本無力與其爭鋒,康納利維斯家的領地逐年擴展,至今為止已經分化成了圖拉德和胡德兩個佔地接近帝國三分之一的行省,但與帝國西疆那近乎無限的土地相比,只能算是小小的擴張。

這柄名為康納利維斯的利劍,從此便被收進了堅固的劍鞘。鋒芒依舊,只是不再輕易出現在世人面前…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