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百官賀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年每年回京的多是晉王楊廣,只是楊廣調任揚州總管州的繁華遠勝幷州,只是離京城的距離卻比並州遠了數倍,代替楊廣回京的自然也就變成了新任幷州總管的漢王楊諒。醉書院除了漢王要向皇帝,皇后共賀冬節之喜外,其餘京城諸王和眾臣也都要向皇帝皇后道賀,楊勇賀節完畢便先行帶着太子妃和幾名兒女回到東宮。
“孩兒祝父王,母妃身體安康!”東宮麗正殿內,長子楊儼帶着幾位弟弟妹妹也學樣向楊勇和元清兒兩人賀喜。
東宮共分五重,建築有七殿、三坊、二宮、一院,所謂七殿分為明德殿、崇教殿、麗正殿、光天殿、承恩殿、崇仁殿、崇文殿,除了後面兩殿是分在麗正殿左右,其餘五殿是位於一條中線上,成為五重宮重地。
元清兒臉上佈滿笑意,從身後取出五個香囊:“來,一人一個,拿着。”楊儼五人接過香囊,捏了捏,裏面裝着的是銅錢和碎銀,加起來大概值數貫銅錢,雖然東宮銀錢寬餘,楊勇對幾名子女也算得上寵愛,卻不會讓他們大手大腳花費,每人每月有規定的月例,老大楊儼最多,現在每月有五貫零錢,下面依次遞減,老二隻有四貫半,到最小的楊嵐每月月錢只有三貫。
若是一月可以花銷三貫錢,在大隋已經可以算得上小康之家了,只是和他們的身份比起來卻是不算什麼,其他親王甚至國公的孩子月錢遠比他們多,這也讓他們對手中的銀錢特別珍惜,香囊中的錢就大概相當於他們一月月錢,五人連忙一起行禮:“謝謝母妃!”
“好了,去把你們自己的母親也叫過來吧,今天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過個痛痛快快的節。”楊勇揮了揮道。
雖然雲媚兒和杏兒兩女才是五名孩子的真正母親,但她們畢竟是側妃。醉書院不但沒有資格入宮,按禮制,就是在東宮也要受到限制,麗正殿處於東宮最中央,除了它左右有兩殿外。位於中線的其餘四殿左右只能稱之為宮,坊,院。
麗正殿通常作為太子正式客之地,最為正式不過,若是在麗正殿舉行什麼活動。雲媚兒和杏作兩人通常不得入內,只是元清兒和杏兒本身是主僕。關係密切。而且元清兒也不是什麼刻薄之人,只要楊勇發話,兩女就沒有那麼多地約束。
楊妍和楊嵐兩個小丫頭跳了起來,飛一般的向外走去,邊走邊喊道:“我們去叫孃親過來。”這一幕看得讓楊勇和元清兒相視微笑。不一會兒,雲媚兒和杏兒兩女各自牽着自己的女兒走了進來,楊儼。楊裕,楊格三人也連忙上前拜見自己的親孃。
外面的雪花已經停止,四周一片潔白,殿內火爐中地木碳燒得噼啪作響,整個殿內温曖如,加上元清兒,雲媚兒,杏兒與幾名孩子之間的談笑談笑,楊勇只
到眼前充滿歡聲笑語。
一陣咯咯的走動聲響起,楊石的聲音從殿外傳來:“殿下,漢王來了。”楊勇咦了一聲,本以為楊諒進宮賀節後,也會如自己一樣直接回府,沒想到會先到東宮來,連忙道:“等一下,本宮馬上出來。”聽到楊諒要來,杏兒和雲媚兒馬上翹起了嘴,雲媚兒不樂的道:“這個漢王,夫君難得陪我們一天,這樣地天氣在家待着不好,非要過來。”按禮制,雲媚兒和杏兒兩人不能輕易見客,她們必須起身到後殿迴避。
聽到雲媚兒的話,元清兒蹙了一下眉:“雲妃,漢王是太子地親弟,你怎能如此説話?”雲媚兒終究沒有杏兒與元清兒地關係密切,對於元清兒還是有幾分懼怕,只得低頭委屈應道:“是,妾身知道了。醉書院”
“好了,你們都不用動,本宮到前殿接五弟。”楊勇搖了搖頭,笑着站了起來。
一推開殿內耳門,一股冷氣就向楊勇脖子上噗噗的鑽了進去,剛從温曖的殿內出來,楊勇一時還當真受不了,好在楊勇其實從雪地裏回來不久,停了一下就適應過來,外面的楊石頭上,身上都沾着雪花,正直的站在一旁。
從麗正殿出來,還要走過崇教殿才能到達最前面地明德殿,只是楊勇帶着楊石剛從崇教殿出來,只聽到前面明德殿一陣喧譁聲傳來,聲音響動,好似有百人之多,楊勇微微皺了一下眉,向楊石問道:“除了漢王,是否還有其他人過來?”楊石搖了搖頭:“回殿下,微臣剛才過來時好象只有漢王帶着幾名隨眾,不過,聽漢王隱約提了一句,他只是先來一步,好象會有其他人一起過來給節。”楊勇腳步一頓,停了下來,吩咐道:“你先去前面看看,到底來了多少人?”
“是!”楊石愣了一下,不解楊勇話中有何意,不過,還是邁開大步向明德殿走去。
只是楊石剛邁出數步,家令鄒文騰已經氣息息的跑了過來,見到楊勇,臉上頓時大喜:“太子,不得了,不得了。”
“什麼不得了?”楊勇疑惑的問道。
鄒文騰息了一下才道:“殿下,前殿來了好多人,除了漢王,還有衞王、河間王、騰王、申國公、宋國公、曹國公、化政公、新義公、太平公…都來了。”從鄒文騰嘴中冒出一連串地王爺,國公頭銜,不但楊石聽得呆了,楊勇也聽得半天回不過神來,楊石呆呆的發問:“還有沒有?”鄒文騰
膛
了
,彷彿這麼多人來東宮,他亦有榮焉:“當然有,兵部尚書、户部尚書、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吏部尚書、禮部尚書六部尚書都來了,還有各部侍郎,十二衞大將軍也多半來了。”
“冬至大如年。”只是往年除了少部分大臣會悄悄過來給太子賀節外,基本上各大臣從皇宮回來就各自回家,哪有象今年一樣,如今前殿幾乎所有重臣都已來到,難怪鄒文騰會説得如此眉飛舞。
楊勇聽得眼前一黑,百官齊聚東宮,若是傳到父皇耳中,父皇會怎麼想?
外面一陣踏踏的腳步聲傳來,掌管禮樂的東宮右庶子唐令跑到楊勇身邊,息着問道:“殿下,漢王、衞王、騰王、河間王和各個國公,大臣駕到,是否要準備禮樂相
?”楊勇瞪了唐令一眼:“下去!”看到楊勇黑着的臉,唐令心中格噔了一下,不知是誰得罪了太子,更誤解太子是讓他下去準備禮樂,連忙應了一聲:“是,微臣馬上去辦。”
“回來,你下去辦什麼?”
“這個…微臣…微臣準備禮樂呀。”被楊勇這麼一喝,唐令更是不知自己哪裏做錯了,結巴起來。
“本宮讓你滾下去,誰要你準備禮樂?”
“是,微臣馬上就滾,馬上就滾。”唐令興沖沖來,卻只能敗興而歸。
看着唐令消失的背影,楊石和鄒文騰都若有所思,楊勇轉過頭,向鄒文騰道:“鄒愛卿,你到前殿去,就説本宮今偶
風寒,現在正在吃藥,不便見客,多謝大家前來東宮賀節,今
只能怠慢了,若等本宮風寒好了,來
必定再登門拜謝。”鄒文騰頓時傻眼:“太子,我…”他雖然是東宮家令,俗話説宰相門下七品官,何況是東宮,可是前面殿內不但有眾多重臣,還有國公,親王,裏面隨便一個人也不是他能得罪,大家興沖沖來給太子賀節,太子避而不見,這算什麼回事,誰又相信上午太子剛剛祭天回來,下午就生了病。
“我什麼,還不快去!”
“是,微臣馬上就去。”看到楊勇沒有半點笑意的臉,鄒文騰只得硬着頭皮,一步步向明德殿邁去,腳步沉重的象是要奔赴刑場。
看到鄒文騰前往明德殿,楊勇鬆了一口氣,帶着楊石重新回到後面的崇教殿,剛剛坐下,馬上命令楊石:“到前面去一下,看看情況怎麼樣了,若是鄒文騰勸不動大家,你只需對衞王…如此就可以了。”
“遵令。”楊石也轉身出去。
楊石出去了,楊勇卻絲毫沒有輕鬆起來,百官齊至東宮賀節,此事説大不大,説小不小,若是擱在數年前,即使傳到皇帝耳中,皇帝也會一笑至之,只是這幾年,隨着楊堅年齡漸大,越來越多疑起來。
楊堅格本來就急燥,加上猜疑,這數年,更是重新恢復了庭杖制度,常因小事而在殿庭中對大臣施加杖刑,還因為受刑者不死怪罪行杖人,認為他們行杖不力,將行杖者一併處死。
此事到底是百官自發而來,還是有人在其中唆使,其唆使之人的目的是什麼?楊勇坐在椅子上,默默的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