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沒入掌心鎖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昔年秦篝散侯以《靈谷劍》與《洪經》混百觀於一元,不同於限掌教真人修習的《洪經》,七十二式靈谷劍乃百觀之本,簡單易懂,左右皆能,三個月內必可學會,多用於松筋開架。

本”是好聽了,實戰卻上不了枱面。各觀的入門功架都比這套持劍體管用,誰想在上頭費心思?這段時間裏,胡彥之卻對靈谷劍法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靈谷劍並非越慢越好,與其説快慢有致,倒不説更近於踏罡步斗的科儀,架子很散,常有凝而不發之舉。

往往一劍劈出,只聞三分呼嘯,劍刃隱顫間卻蓄有七分潛勁,不觸則已,所以看來平平無奇。既無克敵致勝之狠鋭,亦看不到妙至毫巔的拆解,蓋因力若未至,無以蓄之。

殷橫野不知不覺間將七成力轉到了這廂,指勁頻發,仍拾奪不下,漸焦躁,暗忖:“我與他鬥成這樣,豈非給讓了一臂?”化指為掌,以開碑勢甩出。

接着掄臂如鞭,最終再贊上一拳,三着連環,一記重逾一記。胡彥之架劍於,被轟得斷劍嘔血,踉蹌退了十餘步,好不容易化去剛勁,背創卻重重撞上牆墟,眼前一黑,再起不了身。

此連環三捶乃是儒門絕技,集掌、鞭、拳於一點,難以別類,有個威風名目叫“羅施一面,帝戰三驅”門人呼之曰“帝羅三”已逾甲子未現江湖。

青鹿、金貔、碧蟾三朝均有恃以成名的儒門魁首,號稱一式降魔,曾為儒武門面,不在赤心三刺功、彈鋏鐵指等代表的武學之下,敗於此招實算不得辱沒。

馳援的奇兵雙雙倒地,殷橫野正要拿下胤野,頸間忽涼,胤野竟趁他出拳的同時無聲欺近,鋒鋭的珂雪輕輕一掠,角度之刁鑽,若無峯級本領,必以身首異處收場。殷橫野以“分光化影”逃過斷頭之厄,胤野想也不想,回身便斬。

“分光化影”無法中途轉向,殷橫野就這麼現身刀口,倉促間舉掌接刃,突然低哼一聲,再度失去形影。胤野回身出刀,卻難再次得遂,殷橫野在原處後方約莫兩尺的虛空中出現,恰是一探手便能攫制玉人雪頸的距離。(糟…糟糕!)胡彥之魂飛魄散,只恨渾身無力,難以撲前保護母親。一柄長刀橫入殷、胤之間,柳絮般黏上那烏紫纏霧的“幽魔手”瞬間寒光暴綻,數不清的刀芒將殷橫野裹入其中,猛然一收。

氣旋絞散的剎那間,當中空空如也,殷橫野自兩丈開外的院牆前閃現,眸光獰惡。自他幽魔入體以來,這是頭一次退得這麼遠,可見發動的瞬間逃生意志之強,甚至不及拿捏距離,徑直退到了最外沿。

“幹得好,小耿!”胡彥之直想躍起歡呼,可惜動彈不得,叫也叫不出聲來,開口全是休與血沫。耿照調息暫畢,應殷賊殺氣,不及睜眼,逕自刀起身,搶在幽魔手之前發動攻勢。

這份明快判斷與身力運使,正是在虛境中以刀皇為假想敵,無數次慘絕於峯級絕學之下,淬鏈而得的新能力。殷橫野收卵石所藏能,但這怪異的“聖源之力”並未修補其身。

而是接手受損的部位,取代其原有功能。就像霧絲並非治好斷指,而是按殷橫野的意志凝出指形,隨意運使,然而,內力生成的道理,殷橫野能清楚闡釋,故聖源之力得以代行,而三才五峯之能僅能意會,聰明如殷,也無法以文字言語説明,運使便相對不穩,如非差強人意,便是時有時無,才給了耿照手的機會。

橫刀遮護身後麗人的少年閉上眼睛,百骸俱松,如睡於棉花雲上。這是凡人應對“分光化影”唯一的可行之法…如果練有碧火神功、乃至大成者,還算是凡人的話。殷橫野收起了輕視之心。院牆所圍的荒蕪之間,一場身對抗浮光掠影的驚人戰鬥於焉開展。

耿照將碧火功的靈覺開至極限,在他的應裏,連風和氣味都有線條彩,動變化皆如圖畫一般,他所要做的,除了判斷何種嬗變屬於攻擊之兆,剩下就是讓身體的反應跟上它。

“嘖,駙馬爺,這小子刀法變得很高啊!簡直換了個人似。給約麼?”一旁的院牆上,見三秋撫着與頭頂同樣光溜無的短下巴,為防頭下腳上看不清,脖子如擰緊的巾般轉了半圈,雖仍有些歪斜,總算不是倒着看了,只是樣子頗為嚇人,活像給絞斷頸子的屍首。

“那把刀也不錯的。有意思,有意思。”

“我就隨隨便便教了三天而已,還行罷。”刀皇嘴上謙虛,若有尾巴,怕都能升旗了,強掩得意又裝得不像,令人渾身難受。

藏鋒的鋭利仍能對殷橫野造成致命的打擊,這是僅存不多的優勢。耿照飛快擊退了幾波,只在腿留下幾道皮傷,並未影響戰力。

問題出在預判的成功率上。七成乍看是驚人的高,卻代表十次攻擊裏,耿照將錯失其中三次,為免傷及身後的胤野,只能自為盾。

血蛁元的驚人恢復力,僅於皮上符合戰的即時需求。若不幸傷及筋骨臟腑,仍將立刻喪失接戰之能,淪為俎上應視界裏,塊波形正飛快擾動,但耿照無法確定於何時、自何處來。忽聞背後一聲低語:“…右!”不及思索,藏鋒發在意先“風起於青苹之末”之所至,殷橫野幾乎是一現身便遭刀芒所攫,跟送上門的骨頭沒兩樣,堪堪以“分光化影”遁開。

“…後!”耿照回臂一攬,護着胤野轉過大半圈,一刀搠進殷橫野雙掌間,才又落空。應視界裏左半邊的波形掀湧如至,這回身後雖一片靜默,只餘背上烘暖噴香、隔着衣布仍覺脂滑的温軟觸,但耿照的判斷再次中的,退了瞬移而至的魔頭。

胤野沒有碧火功獨步天下的應,天覆功或思首玄功亦不以此見長,靠的是觀察分析,然後大膽預測…説穿了,就是一個“猜”字。世間有擅於划拳者,每猜必中,次數越多猜得越準,通常十餘把後,敗者已無翻身的機會,只能祈求對手失誤。

而胤野就是這樣的人,從小到大都是。她靠着這個本領,準確預測頭兩次“分光化影”的落點和出手方位,第三次則不幸失手,全靠耿照救得。但此法並非盲猜,而是基於觀察和分析所得,接觸的時間越長,預測便越加準確。

殷橫野畢竟也是人,總有習慣偏好。胤野不知逮到了什麼小辮子,越猜越毒,配合碧火功的應,兩人聯手,悉數擋下了此後的攻擊,令殷橫野不懷疑:自己的“分光化影”莫非出了什麼問題,以致與尋常身法無異?

“…夜怯餐膚蚋,朝煩拂面蠅!”殷橫野焦躁起來,打算再出“帝羅三”那般重手法,一力降十會。

“負隅頑抗,不知所謂!豈不知聖渥難違乎?”身形稍縱即逝,只餘殘影浮光。…來了!耿照沉入虛境,應視界劇烈扭曲起來,所有的線條、圖形、彩全絞扭在一塊兒,如千里長虹、龍捲飛墜,兜頭罩落!忽聽胤野輕叱:“下!”他本能朝身下揮刀,勁力卻從上方傾至。藏鋒急急變招,刀刃與幽魔手上下錯開,擦出大蓬的熾亮火星,卻未能格住。殷橫野仰避刀尖,黑霧繚繞的五指入耿照肩背頸側,直沒至第二指節!

耿照慘叫一聲,刀尖急軋,失衡的身子壓上刀背,斬向殷橫野左肩。這一下應變快絕,難得的是不假思索的捨身氣魄。殷橫野不肯退,逕以左掌接刀,忒短的距離內“凝功鎖脈”無由生成,藏鋒斬開護身氣勁,沒入掌心鎖骨,他周身的黑霧宛如鯊魚嗅到血氣,瘋狂往傷口內擠入,雙雙凝住了人刀,刃尖便似砍中滑溜堅韌的魚皮,再難深入。僵持一瞬,耿照回頭急喚:“快走!我…”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