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就在曹傳令水淹下邳的時候,他並不知道,河北易京的攻城戰也到了關鍵時刻。

袁紹集結河北四州部隊,將易京堡壘圍了個風雨不透,並在南面搭起一丈的高台。袁紹身披鎧甲親自坐鎮指揮,但即便是坐在台子上,遠處那個可怖的建築羣,依舊是令人頭暈目眩。

早在董卓作亂時期,幽州孩童之間就傳着一首兒歌“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唯有此中可避世”想來戰國燕趙曾以易水為界。公孫瓚應讖而尋,終於在易水上游四里處找到了一座巨大平整的山頭。於是派遣帳下酷吏關靖,強徵漁陽等郡民夫,用皮鞭與威嚇無辜百姓,建起了易京城堡。

易京城方圓六里,城牆達六七丈高,以磐石堆砌,上備強弓硬弩滾木雷石,時刻有衞兵把守。城牆以外深挖土塹數十重,土塹之間還有鹿角丫杈攔截道路、滾石突門阻衝要,守軍可以在掩護下出來扼守,進攻方卻難以跨進一步。

就算是攻到城下,更棘手的麻煩還在後面。墨子有云“備城門,百步一樓,二百步一大樓”公孫瓚還真是謹遵先賢戰法,在城內大大小小修造了數百座箭樓,無論從哪個方位近城池,都可將敵人亂箭攢身。而他自己與妾居住的主樓更是高達十餘丈,磐石為料鑄鐵為門,裏面囤積糧食達三百萬斛,足夠堅守數年。

堅固的城堡最容易從內部攻破,所以公孫瓚格外注意自身安全。沒有重要軍務他絕不出樓一步。鐵門緊緊關閉,裏外皆有心腹武士護衞,凡有軍報不得開門遞,皆由繩索吊籃傳遞。另外公孫瓚特意訓練了一幫嗓門洪亮的僕婦,每當要向將士佈置軍令時,就由她們站在十丈高樓上喊話傳達。這樣的部署面面俱到,可謂大兵圍城而難摧。

袁紹此刻正端坐帥台之上,審配、郭圖、田豐、沮授四位智士左右相陪,台下斥候如水般往來不絕。連續兩個多月的戰,莫説攻破城池,就連幾道溝塹都突不過去,死去的兵卒都快將最外面的溝塹填平了。袁紹心急如焚,但還竭力矜持着不發作。

這時淳于瓊縱馬自前敵趕來,未到近前便甩鐙離鞍,三步並作兩步跪倒在帥台邊:“啓稟大將軍,有細作來報,公孫瓚之子已到黑山,張燕已召集所有人馬救援易京!”此時淳于瓊早就不是與袁紹平起平坐的西園校尉了,已變成了袁紹帳下部將。

“烏合之眾有何能為!”袁紹一笑而置之“速調高覽、張郃率部轉西,把這幫臭賊給我打回黑山去!”

“諾!”淳于瓊領令而去。

站在袁紹身邊的三軍總監沮授跨出一步施禮道:“二將此去必能得勝!然此間連續強攻數月,將士皆已疲憊,不能再這樣打了。”袁紹一蹙眉,也現出了疲憊之:“那怎麼辦?不除掉公孫瓚這個禍,幽州的戰亂永遠結束不了。你們還有沒有其他辦法呢?”田豐始終站在沮授身邊默默無言。他因為袁紹沒有采納奇襲許都的戰略而頗不快,所以數來一直沒提什麼建議。但這會兒瞧袁紹愁苦不堪,還是忍不住開了口:“昔董卓建郿塢,自以為可以堅守以待天下安定,最終還不是一時疏忽身死長安嗎?可見在德不在力。公孫瓚暴無端殘害黎民,河北吏民無不痛恨。咱們既然用兵不克,倒不如班師回去,廣修仁德撫百姓,人心若得則天下披靡,到時候無干戈攻戰,公孫瓚為百姓所孤,必會窮途末路頹散而終。”袁紹苦笑一陣:“元皓這話倒是正理,不過那需要多長時間呢?三年五載還是十年八載?還要讓公孫瓚再苟延殘這麼久嗎?”説着話他托起前花白的鬍鬚“我可不想等這麼長時間!”或許是因為年已五旬,袁紹這些神大不如前。滅掉公孫瓚固然就可以統一河北,但以後的子還長着呢,他憧憬自己能在有生之年統一華夏,時間可耽誤不起了。

田豐見自己的提議又被駁回,諫道:“恕在下直言,大將軍急於消滅公孫,豈不聞速則不達?即便能成大功,只恐士卒疲憊,再不堪驅使,百姓也會有所怨言。”

“這種空話不要再説了!”袁紹甚是不悦,口氣冷冷的“若公孫瓚不滅,總有羈絆在後,怎麼渡河南下消滅曹?”頓了片刻覺得這話説得還不夠冠冕,又補充道“當今天子受制於曹之手,若不設法拯救,為臣子者於心何安?”他把調子定得那麼高,誰還能反駁?一臉嚴肅的郭圖突然跨出來道:“關於攻城之事,在下有一個不成的建議。”

“哦?”袁紹一愣“但説無妨。”

“易京四圍地勢較低,咱們能不能着手挖幾條地道,從地下攻入堡壘呢?”

“地下…地下…”袁紹思索了一會兒“可那幾道溝塹怎麼通過呢?”

“挖到溝塹時,在地下用土填平,敵人從上面看不見的。”郭圖指着前方解釋道“只要把地道挖進易京城,即便士兵不能從裏面突出,也可鬆動地基,使那些箭樓坍塌損壞。咱們不妨從四面八方同時下手,一邊挖一邊用木柱頂,把整個易京城的地基架空,然後將所有木柱一齊斬斷,那這座城堡立時就完了!”

“這個辦法真是笨得不能再笨了!”沮授嘲諷道“要從數里之外動手挖掘,還得填平溝壑、豎立木柱,整個工程幹下來又費時又費力。挖一條就已經夠麻煩的了,要是從四面八方同時動手,豈不要把三軍將士活活都累垮嗎?”郭圖也不與沮授爭辯,默然環視諸人道:“此計雖拙,可目前還有更好的辦法嗎?”一句話把所有人都問住了。袁紹腦海中不停思索着:是啊,這個主意固然笨拙,但確乎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嘗試了。雖然耗時耗力,但總比強攻硬打損兵折將要強…更重要的是,只有剷除了公孫瓚,才有餘力消滅心腹大患曹,不論多苦多累也得把這座城堡端掉!

想至此袁紹一咬牙,騰地站了起來,決然地揮手道:“就依公則之計!叫顏良、文丑即刻帶兵勘察,選好了地方馬上給我挖!所有士兵輪番上,務必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攻克城堡!告訴所有人,不要向我彙報他們的難處,我不聽怨言不計代價!只要易京城!”

“諾。”郭圖領命下台。

田豐、沮授見他如此固執不皺眉。軍師審配出班問道:“大將軍,易京攻破之後,閻柔、鮮于輔那幫幽州舊將怎麼辦?”袁紹瞪着眼睛想了想,忽然笑了:“怎麼辦?原來什麼樣還什麼樣!為大事者不拘小節,不就是幽州幾個縣嘛,繼續叫他們屯駐,只要他們不搗亂,且由他們聽調不聽宣。”袁本初、曹孟德真可謂心意相通,為了後的決戰,連處置地方小割據的態度都如出一轍!

説完這句話,袁紹轉過身,遙望着一片蒼茫南方——曹孟德,昔的朋友,今天的冤家對頭,我已訂下搗毀易京的計劃,你在下邳那邊怎麼樣了?這短短十年間,我親眼目睹了你的崛起。看着你從討董大軍中一個沒有立錐之地的部將變成朝廷主宰,你絕對是我統一天下的最大窒礙!所以我不再等了,咱們必須及早來一場決戰!論用兵之才,我自認不及你;逢天子之事,又讓你搶先了一步。不過沒關係,我用我的毅力兼併了冀、青、幽、並四個州,帶甲之士不下十萬,力量還是比你強得多!老朋友,你有你的志向,我也有我的志向,也分不清誰對誰錯,大事當前舊情義只能忍痛割捨了。你少待一時,我這就來…袁本初矗立帥台之上,看着下面密密麻麻似蟻羣的士兵列隊而過川不息,臉上毫無表情傲然矜持!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冬,袁紹將公孫瓚圍困在易京,曹把呂布圍困在下邳,兩場攻堅戰都進入了最後階段。曹與袁紹雖遠隔數千裏卻心有靈犀,都把對方視為下一個目標,誰能先一步消滅眼前之敵,誰就可以在對決中先發制人。

北方大地黃河域,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已拉開帷幕…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