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趟開心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清梅在鄴城的談判相當成功,現在長軍可以自由的在華北一帶做生意了,還得到一定的好處。

倒如販賣華北最缺乏的茶葉,絲綢藥材等都得到較高價錢。

軍可以直接到北平購入羊,皮革,鹿角,人蔘等貨物。

樂陵港更劃了少部分專給長軍組營及卸貨,由這一刻開始,長軍的商業方針正式實行了。

短短十天的’勤王’之旅結束了,思跟水軍學院的學生離開鄴城。

他們的收穫非常豐富,除了嚐到坐船出海的覺外,還在鄴城購買了一大堆他們可能永遠用不著的東西,因為彩霞的揮霍,令周仁苦著面向思告貸,令一眾將領引為笑柄。

蝶舞隊也隨著水軍到鄴城,她們這些女孩子拿到的薪水不多,看到鄴城的繁榮,沒錢也不能怎樣,心中實是不

要這些女孩子看到花花綠綠,漂亮的東西卻不能購買,比要她們不吃飯更難受。

幸好清梅向她們出了個主意,於是她們就在剛到步的幾天作巡迴演出。

她們個個本身年輕貌美,能歌會舞,引了不少鄴城的人前來觀看,藉此賺了不少錢,供她們消費。

天香就更誇張了,她每天都要找幾個士兵,去搬運她買的東西,最後屬於天香的財物載了半艘樓船呢。

藍鮫軍團駛離天子港時,清梅向思道“大哥,你覺得鄴城繁榮富庶嗎?

““當然,全個大漢沒有地方比鄴城更繁華。

““大哥,梅兒可以告訴你,不出幾年,楓港將可以和鄴城相提並論,你相信嗎?”思聽完後神大振,説“會嗎?”其實思當初想到建海峽時,多是出於戰略考慮。

他雖有想到將楓港發展為水上貿易港口,但遠沒估計到它的潛力。

思並不是一個好商人,對於如何發展商業他是不懂得的。

自清梅來了北海後,北海的百姓生活有了顯著的進步,自己大幅下調税收後,總税收竟然比原來的相差不多。

這幾個月來他常跟清梅談及將來長軍的發展時,清梅就一力主張以商立國。

北海不出產糧食,不可能以農耕為主,清梅又事事以商業角度去看事物,很多政策都以發展商業為主。

目前還沒有什麼成果,不過有些數字足以令他相信北海將是一個商業中心。

清梅單單只是大幅度製鹽,就從江南換來足夠的食物,而且還有盈餘。

鹽的出產又逐漸上升,令思覺得商人的力量真的很大。

現在又得到華北特產的經商許可,真不知可以多賺幾多錢。

待海峽建城後,按清梅所説,全國各地的貿易集中到這兒來,到時單隻北海一地就可以養活六十萬軍隊了。

“大哥,據梅兒所看,張超並不重視商業,鄴城現在還沒有完全發展,就可以如此富庶了。

説實話,如果張超改為以商立國,他早就統一天下了。

也幸好如此,我們才有機會頭趕上。

相信梅兒吧,只要六年,北海就會成為全國最富庶的地區的。

“聽完清梅的話後,思心中忽地一動,調笑道“噢,我的一品夫人,你還想不想當這個外官?很辛苦的哦!

“清梅聽完後白了思一眼,思看得心中一蕩,兩人就靜靜地相擁著。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