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初訪天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初訪天皇在收到張超病重的消息時,清梅再向長軍作出一項奇怪的易。

“邱家商會回餘下梅香城的經營權,換取梅香城對面那一大塊空地,一千艘商船,以及士兵協助建設。”梅香城的構造很特殊,全座城市只是靠在北海這一邊,在海峽的對面,是一片平地,沒有人住在那兒的。

先前還有一些人居住,但李情第一次入侵北海後,就沒有人敢到那兒去了。

那片平地沒有城牆,也沒有海峽保護,若果李情攻過來,那就血本無歸了。

所以到現在,那兒還是了無人煙。

包括思都不知道,清梅葫蘆裏賣什麼藥。

若果先前那筆買賣長軍是蝕本的話,那就算是蝕頭賺尾吧。

在經過討價還價後,商聯會及民論會,全部贊成這項令人有點摸不著頭腦的易。

到於他們來説,那塊地毫無價值,換得梅香城的收益,本沒有人會反對。

現在,梅香城經營權全數回了長軍了,邱家商會和長軍,再沒有商業上的聯繫,邱家商會就像一名普通商家一樣,繳著普通的税款,做著和其他人一模一樣的買賣。

清梅在易中,得到了比全個梅香城大三倍面積的土地,加上在協議中,長軍派出十五萬軍隊,給清梅借用一年用來建設。

這點思和海琳爭議了很久,不過海琳看到這次質有所不同,使用軍隊是易中的一部份,是為了長軍而不是邱家商會後,最後也是接受了。

得到那塊地後,清梅做了令人擔心她會虧本的事,就是叫那些士兵,在屬於邱家商會土地上,大量建設房屋及貨倉。

比較可以理解的,就是建設製鹽工場和鍛鐵工場。

基本上,就算所有房屋蓋好,也沒有人敢去進住。

先不説什麼生活設備都沒有,若果李情大軍又打過來,沒有城牆和海峽,生命本得不到任何保障。

另外,在建設時,清梅更將所有民住的房屋,建在屬於邱家商會土地的最外圍。

除此之外,清梅叫士兵建造一座卸貨碼頭,就在梅香城內港的對面。

很明顯,清梅是想發展那塊土地了。

對於發展那塊空地,沒有人對此有所反對,怎麼説都是一件有建設的事吧。

北海的人猜測,究竟那塊地,會有什麼人前去住呢?至於清梅得到的商船,聽説是將江東揚州的貨物,運到西北那兒大量換鐵。

梁遙在清梅敲詐上官武期間大賺一筆,心情大好。

在清梅派人來商討解除一年的買賣合約時,顯得渾不在意,因為他也知道鐵價高企對他再沒有好處。

同時邱家商會和他商討用絲綢,茶葉,酒,鹽大量換取鐵礦時,他即時同意這個安排。

他不知道清梅要那麼多鐵礦來幹什麼,不過有錢賺的事,豈不白白錯過?很多空置的貨倉,房屋建立起來,製鹽工場也開始運作,工人每天從梅香城坐船來工作。

除此之外,清梅還大量聘請鍛鐵工人,在這兒鍛鐵。

鐵礦在運到時,需要從中提煉,才得到堅硬的鐵。

清梅將大批的鍛好的鐵擺在貨倉內,並沒有拿出來賣,實在令人費解。

同樣,在梅香城,很多原來屬於邱家商會和長軍共同擁有的物產,現在也盡數回了長軍。

清梅答允,為軍隊繼續維持現在的貿易盛況,將原來的人手順利給長軍。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