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公子小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提起柳河鎮龍家堡的龍老爺子,柳河鎮的人都要伸出大拇指,贊上一聲。

這位龍老爺子五年前舉家遷入柳河鎮,買下了鎮南一塊近兩百畝的土地,建起龍家堡來。

龍家手筆極大,短短几年的時間,生意就遍佈了整個柳河鎮,可謂是有錢有勢,龍老爺子也因此得了個“龍半城”之稱。

龍家有財勢,卻非為富不仁,每逢有天災人禍,龍家是出錢出力,搭粥棚舍善銀,救助一方父老鄉親,換來滿城讚譽。

最難能可貴的是,龍老爺子是致富不忘鄉親,在龍家的帶動下,柳河鎮鎮民不但解決了温飽問題,更過上了“小康”生活。

人們有了錢,自然不屑於再去幹那些雞鳴狗盜,見不得人的齷齪事,整個柳河鎮變成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户”的君子之鎮。龍老爺子可算是功在一方。

任誰也想不到的是,麻煩卻偏偏找上了這位大善人龍老爺子。

七天前,龍家堡的堡門上不知被誰印上了一個古怪的圖案。

那是一盞燈。

在風雨之中飄搖滅的孤燈。

燈下還有八個字─“半月之內,屠盡滿門。”此時,距龍老爺子六十歲大壽還有十天。

龍老爺子自非常人,年輕時也曾是綠林道上有名有姓的好漢,如今雖早已金盆洗手,卻還有一些道上的好朋友,當下廣發綠林帖,請來許多三山五嶽的好漢。其中便包括裴源在內。

這些綠林好漢,説來也只是江湖上的二三人物,包括龍老爺子自己也不明這孤燈的來歷。

還是裴源見識較廣,認出此燈正是“孤燈劍”竇成的活招牌,深知僅憑自己等綠林人物,只怕不是其對手,這才要遠赴數百里,去請一位與他多年相的白道好手助陣。

誰想剛出了柳河鎮,就遇到了諸家父子。

聽了龍老爺子與裴源的講述,諸英暗暗搖頭。

甭燈劍此人他也是知道的,這人行事雖然亦正亦,卻沒聽説過他曾濫殺無辜。龍家究竟與他有什麼深仇大恨,竟使他放出要屠盡龍家滿門的話來?而龍老爺子卻對此閉口不談,此事只怕並不簡單。

只是看着裴源的面子,諸英也不好多問什麼,一切只能等到時再説了。

小生心中也是納悶,只覺這龍老爺子與裴源甚是奇怪,似有什麼默契一般,一樣的語焉不詳。

最奇怪的是,難道真的這麼巧?裴源本是出鎮去請救兵,就剛好遇到了諸家父子?

只是小生藝高人膽大,倒也不怕龍家與裴源有什麼古怪,當下只是打着哈哈,説些不鹹不淡的客套話。

不覺三過去,眼見已到了龍老爺子六十大壽之

龍家為大壽已準備多,自然不會因為孤燈劍的威脅而停辦壽宴,只是宴請的賓客卻與平素不同,除了一些道上趕來助拳的朋友外,只請官面上的人物,料來那孤燈劍再怎樣猖狂,也還不敢傷害官府中人。

至於普通鎮民以及那些與龍家素有生意上往來的人想來祝壽,卻被婉拒。

來人聽了龍家之事,倒也沒人堅持,説上幾句場面話,便紛紛離開,畢竟大家都明白“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道理,誰也不肯拿着自家腦袋開玩笑。

龍家家大業大,這壽宴自然不能辦得寒酸了,在龍府的後花園中,排開了足有兩百張席面,當真是酒如林,人聲***,不愧為鐘鳴鼎食之家。

只是在這熱鬧場面的背後,小生卻看出無邊殺機,就在身旁的連綿竹林裏,隱隱可以見到有無數身穿綠衣綠褲,攜帶利刃的漢子埋伏其中,看來是龍老爺子預先伏下的人手。

甭燈劍若不在今天出現便罷,否則便難免要遭這批伏兵猝襲。

前來賀壽的道上人物則被安排在席上,一個個都攜帶着兵刃,一面大呼酣飲,一面卻警惕地觀察着四周,倒都是些悍人物。

裴源、諸英都是江湖上有名的一好手,因此被安排在主席上,與龍老爺子坐在一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