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YY之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城外炮聲震天、城內殺聲陣陣,莊子固原本頗有些“自殺式”攻擊的行動機緣巧合下竟演變成了一場內外夾擊。

莊子固兵團五萬人馬的戰鬥力自不用説,屬於王燃手下的王牌軍,同等兵力下較之清軍最剽悍的八旗子弟更勝一籌,其裝備不用説在中國,便是放眼當時整個世界也難找敵手,再加上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當初在東瀛的“特訓”也不是白給的…因此雖只有五萬人,攻城之戰卻打得有聲有

而那三萬偽軍同樣不含糊,絕境之下、希望之前也迸發出了超強的戰鬥力…從豪格強橫的口氣中完全可以判斷出清軍要將這支隊伍完全掌握在手中的意圖“完全掌控”説白了就是打亂編入八旗之中。這對於普通兵士可能還沒有大問題,可對於偽軍的將官們則明顯意義不同!

“完全掌控”面前,原本的將軍別説是兵權盡失,能留下一條命就不錯了!這不由這些牆頭草們不下死力力拼…當然,這也不能怪豪格沉不住氣,時間緊迫,哪有時間再玩那些花活?

城外明軍與城內偽軍雖然加起來人數只有八萬,尚不到清軍的一半,但由於打了個清軍措手不及,在態勢上又形成了守城都最為害怕的裏應外合之勢,饒是豪格久歷陣仗、清軍入經沙場,一時間也被搞的焦頭爛額。

至混戰開始,清軍的指揮調度便明顯不暢。莊子固的炮擊持續而又兇猛,沒有承受過類似打擊的滿清部隊亂成一團、損失慘重。

三萬偽軍地突圍行動也同樣進展順利,只用了半個時辰不到的時間便突破了留守清軍的包圍。並向前推進到了距北城門不足五里的地界。而豪格不得不動用了自己的親衞隊加以阻擊,這部人馬原本是清軍手中的最後一支戰略預備隊。

事後曾有人對這一戰事進行過沙盤復現,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城內、城外的兩支部隊能夠在後續地作戰中繼續保持這種難得的“默契”拿下德州城的可能高達百分之四十六…這個比率對於兵力處於弱勢的攻城部隊而言確實是相當高,這原本是不可能完成地任務。

只不過這個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終還是沒能完成。除去內、外兩軍兵力處於弱勢等客觀外,更重要的是這種裏應外合之勢只是巧合。並非是兩軍事先預謀而得…內外兩軍中,偽軍只是知道城外明軍發動了攻擊,至於詳情一概不知,而莊子固對城內發生的變故則是一無所知。他本沒有時間去調查城內的某些異常反應…因而雙方欠缺必要的“默契。”説起來,豪格也確實夠老道。他發動地此次“消除內亂”之舉確立了狠、快的原則,防得就是偽軍與城外聯繫。

如果當時莊子固能夠事先獲知偽軍的這一舉動,他的選擇肯定會是在第一波次的炮擊過後便命令攻城…一個從外攻城、一個從內攻城,這才是真正的內外夾擊…而事實上。莊子固為保持軍隊地戰鬥力,進行了三個波次的預先火力打擊,這便給豪格留下了“先安內、後攘外”的機會。

豪格五千近衞隊拼死抗擊,連續三次頂住了三萬偽軍從內打破北門的企圖,而豪格亦不愧是沙場老將,鋭地把握住了城外、城內的這絲不協調。抓住這個時機調動人手實現了對三萬偽軍的再一次合圍。

等莊子固完成預先炮火、發動攻擊之時,卻是為時已晚…不談莊子固為保證自己的實力,本身的攻擊就帶有濃厚的“雷聲大、雨點小”之意,便是全部壓上,在豪格已經理順指揮關係的前提下也很難獲得很大成果。

豪格一面派部防衞莊子固的進攻,另一面展開了對偽軍的剿殺。外無援軍,三萬偽軍全軍覆沒,除少數幾十人趁亂逃出生天外,其餘全部被殺。三萬偽軍原本有近萬的降軍,可豪格由氣帶恨,再加上為從本上防止此類情況的再次發生,本不管這些偽軍是打是降,一率誅殺。

“這個喪心病狂的傢伙!”莊子固恨恨地捶在了桌子上。德州之變發生後的第二天,莊子固便從逃出來的內線嘴裏得知了事情的大概。

莊子固久歷陣仗,自不會對自己失去一個“可能”取得更大戰果的機會而到太多的惋惜…戰場情況瞬息萬變,誰也沒有未卜先知的本事,用燕山的話來説便是“就是天大人在此,怕也料不到城內發生的事情…”應該説,莊子固當時的選擇是非常合適並穩妥的…攻擊力度和攻擊策略的選擇,不僅可以起到干擾清軍決策的作用,還可以試探出清軍城防的真正實力。便是沒有內線通報,通過幾次的攻擊,莊子固也可以從中判斷出清軍“指東打西”的意圖。

更何況,就是莊子固當初全軍壓上與城內偽軍相互配合拿下了德州城,付出的代價也會相當大,而且在數倍與已的清軍面前能不能守得住也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缺少了另外八萬偽軍的擎肘,莊子固的兵團很可能反被包了餃子。這對後續戰役的展開可是影響重大!

真正讓他憤怒並痛悔的是豪格。

“老莊,這事兒不是你的錯,誰也沒有前後眼…”燕山也握緊了拳頭:“豪格這個喪心病狂的混蛋!抓住他非把他千刀萬剮了不可!”

“喪心病狂”自然是説豪格,不過卻不僅僅是因為豪格“殺降。”兩軍對陣,各為其主,在這個還沒有“內瓦公約”的時代,戰場上被俘被殺並不是一件讓大家切齒痛恨的事情。莊子固等人之所以罵豪格,是因為他在“殺降”後,還遷怒於所有漢人,在德州炮製了一出“德州之屠。”豪格在防住了莊子固的進攻後,打着“平叛”的口號在德州城內順勢來了一次大搜查,説白了也就是屠城。德州城內的漢人,無論男女老少,大都沒能逃過這一劫,便是諸多普通滿族百姓也受盡了池魚之災…兩天之內,近十萬人遭到了屠戮,德州城成了名副其實的一座血城,這便是後世所稱的“德州之屠。”不過話説回來,豪格的這一舉動在別人眼中自是喪心病狂,但對豪格來説卻也是不得不如此。這次的“內外夾擊”中,三萬偽軍雖然全軍覆沒,莊子固也損失了近兩千人馬,可給清軍造成的損傷同樣十分慘重…以攻對守,偽軍的戰鬥力又明顯地在清軍之下,可雙方的戰損比卻達到了一比一強,清軍八旗的損失高達三萬五千餘人…這對清軍原本就不高的士氣簡直就是雪上加霜,如果再不給他們一些“刺”怕是單單是心理壓力就會造成清軍更多的非戰鬥減員。

“這幫混蛋!害得老子損失了這麼多人…”德州城外莊子固等人恨聲不絕,豪格同樣也想着生吃莊子固等人之:“還未出師北進,這部隊就縮水了一半,叫老子怎麼打!”豪格從多鐸手中接手部隊時,由於牛金星、吳三桂之變,部隊就剩下了二十餘萬。經過這一個多月的補充,部隊的總人馬重又恢復到了三十餘萬。可現在經過王燃的“天女散花”外加德州內訌這一折騰,原先的漢軍走的走、亡的亡,德州城內的滿清八旗已不足十三萬,便是加上正由禹城北撤的四萬清軍,豪格的總人馬也就是十六七萬。確實是縮水了一半。

“王爺不必傷…以奴才看來,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龔鼎孽明顯是下定決心一條路走到黑,在經歷了德州之屠後依然保持着忠心不二:“尤其是在王爺您果敢下令‘平叛’之後,主動權其實已經握在了我們手中!”龔鼎孽口中的“平叛”指的自然便是德州之屠。看他談及此事時怡然自若之,就好像真是在談一次普通的“平叛”一樣。事實上,依據王燃原本時空中的歷史記載,滿清入關後確實做出了許多令人髮指之事,罪惡罄竹難書。但那些投降的明官明將們同樣是罪惡滔天,對自己的同胞下起手來一點也不比清兵手軟,像著名的嘉定三屠就是出於降將李成棟之手。

“此話怎講?”豪格神一動。

“我軍雖然人數縮減,但卻也實現了當初收攏軍心之目標…清洗掉了那些雜牌國,我大清現在可謂是上下一心、眾志誠誠,已無原先出兵北上的後顧之憂!”龔鼎孽説道:“我軍人數雖僅有十六萬餘,但較之面前的北伐軍依然佔據着絕對優勢!”應該説,王燃對清軍的把握還是比較準確的…雖然經此大敗,豪格“北上”之心依舊熾熱不減。

當然,豪格此時也可以説終於具備了北上的所有條件…易方面,豪格已經從這些迴歸的滿族百姓身上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包括兵源、士氣等,對豪格而言,這種易顯然已經沒有價值…部隊構成方面,現在的軍隊全部由滿清八旗構成,不復當條塊分割之局面,內部政令可謂整齊劃一,保證了凝聚力…部隊士氣方面,雖然接連遭受打擊,但前番的“德州之屠”卻也成功地挑起了部隊的兇悍噬血之氣…“德州之屠”對清軍而言還帶來了另一個好處,隨着德州城內對漢人的“清理”王燃原先安在城內的諸多密探已經無處安身,幾乎是完全切斷了明軍刺探清軍城內軍情的渠道。

事實上,明軍密探工作原本相當有成效,王燃等人的計劃與構想有很大一部分都建立在他們的情報基礎上…“內外夾擊”之事的不協調從理論上講不屬於情報工作的失誤,偽軍的反水畢竟是臨時起意,本不可能事先捕捉。

“當年明軍超過六十萬人馬,而我大清僅有十萬八旗,不也一樣是縱橫天下?”德州城內,豪格意興昂揚:“現在我帳下十六萬鐵騎,賈寶玉那廝南北兩軍加起來也不過四十萬…我大清焉有不勝之理?”

“王爺英明!”何洛會上前一步:“賈寶玉手中雖有四十萬,但卻兵分多處,既然南面又有八萬漢軍替我們當緩衝…我們只需要集中兵力一力向北,先破城下的莊子固。再破隨後而來的賈寶玉後軍…一路掃過去,拿下北京城、活擒賈寶玉指可待!”

何洛會説的正是清軍一直想要做地,只是長期以來被王燃左一個易、右一個易牽得動彈不得。此時既是已無甚後顧之憂,豪格當然是立刻點齊人馬衝出城來。

應該説,豪格的安排簡單而又有效,他令漢軍兩藍旗側擊明軍大營的兩翼以收牽制明軍炮火之意。正面則投入兩紅旗、兩黃旗的主力部隊…意圖很明顯,利用騎兵超絕的突擊力直接沖垮明軍的炮火防線。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