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北進戰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戰局的發展已經明顯超出了洪承疇一方的預測。

明軍繼“繞”過兗州後,再次“繞”過了濟南,然後故伎重演,拿下了介於濟南到德州之間的一座小城市禹城,留下了兩萬人,其餘五萬繼續向德州進發。

在明軍通過濟南城的過程中,手下乙幾次想向洪承疇提議引兵出城側擊明軍,但幾次張了張嘴都沒敢説出來。一來明軍行進有序,明顯對側翼進行了保護,出擊未必能取得效果,而且很可能這正是明軍設下的圈套…七萬人想攻打三萬人防守的城池不容易,但打野戰機會可就大多了。

二來與不讓兗州出兵的理由相仿,雙方一旦陷入了膠戰,泰安的那兩萬明軍同樣也獲得了進擊濟南的機會。

“我明白了,明軍這是想將我們分割包圍…”思索良久的手下甲大叫起來:“通過鄒城與泰安扼制住我們兗州的守兵,通過泰安與禹城扼制住我們濟南的守兵,使我們首尾不能相應…然後集中兵力打下德州,德州的守軍只有一萬,以五萬對一萬,打下德州的可能顯然大了許多…然後再回過頭來逐次地對付濟南、兗州…”眾人全都恍然,洪承疇也讚許地看了他一眼…想破洪承疇擺下的這個一字長蛇陣,鎖住蛇頭、蛇中,就可以相對輕鬆地敲掉蛇尾,三個節點去掉了一個,這長蛇陣自然就等於是一條死蛇。

“靠!仗着自己兵力多算什麼英雄!”手下乙恨恨地説道:“有本事一對一單挑!”手下乙這話倒是不假,若不是明軍的數量夠多,哪會讓他們如此輕鬆地“繞”來“繞”去?

“諸位不必着急。”手下丙看了看鎮靜自若的洪承疇道:“我們的任務只是防守二十天,雖然我們三點之間失去了策應,但單個城池地戰鬥力還在,而且他們佈置的鄒城、泰安、禹城各點同樣被我們牽制…別看明軍是五萬對一萬,想要拿下德州,沒有個十天半個月也不可能!

就算他十天之內拿下了德州。也走碼要損失個萬把人,等到了濟南這裏也就是六萬人。六萬人對我們三萬人,想拿下濟南?做夢去吧!”

“不錯”手下甲表示強烈地附和:“過幾天等他們開始攻打德州就知道我們的厲害了!”事實表明,幾天後。明軍並沒有知道清軍的厲害,倒不是因為清軍不厲害。而是明軍本就沒有打德州。

最新情報顯示,與兗州、濟南兩地的情況完全相似,直奔德州的五萬明軍也沒有對德州下手,而是同樣地“繞”過了德州。在拿下了德州北面地一座小城市吳橋,同樣開始了城防的修算工作。

應該説,洪承疇得到地情報都是相當準確而且及時的,這不僅是因為洪承疇老於兵事,對情報工作的重要相當瞭解,安排了許多應急的情報節點用於傳遞信息。不過很多應急方法都沒有用上,因為北伐地明軍本就沒有切斷兗州、濟南、德州這三點聯繫的打算,便是連自己地軍事部署也沒有刻意的隱藏,任由洪承疇的探子們來回穿梭、通風報信。

“打了這麼多年的仗,這種事兒還真是頭一次碰上…”手下甲再次陷入沉思中地自言自語:“真了門了!”這件事確實夠奇怪的。仔細算來,自明軍誓師北伐以來,山東一線的清、明軍幾次擦肩而過,硬是沒擦出火花。雙方之間就沒有來上一場與雙方實力相匹配的戰鬥,至於洪承疇預期中的大規模守城戰更是連影子都沒有,雙方的戰損小到都可以忽略不計…北伐軍地總兵力依舊保持在十萬,洪承疇的兵力也還在五萬左右。

“是夠的,這種態勢佈局也能出現在戰場上…”手下乙看着地圖也不撫了撫額頭琢磨半天説出一個聽上去相當矛盾的話:“亂的,這麼有秩序…”

“亂的有秩序”雖然聽上去很可笑,但用於形容目前的態勢卻是相當合適…自德州北部的吳橋起到兗州南面的鄒城止,有七座有駐軍的城池排成一條線,雙方勢力參差相隔,明一清一明一清一明一清一明,清軍的三個點被明軍的四個點,兩兩夾在當中。

“明軍這是玩的什麼花樣?”手下丙疑惑地説道:“把我們分割包圍開來,卻又不動手…還真想不明白…”手下丙想不明白並不代表沒有人能想的明白,看着手下惑的模樣,洪承疇淡淡地笑了笑,點了點地圖上重點標出的兩個字説道:“明軍真正想打的是這個地方!”京師?眾人順着洪承疇的手看去,手下甲首先明白了過來:“我明白了,他們是打算‘繞’過我們直京城!”

“鄒縣一萬、泰安兩萬、禹城兩萬…如果在吳橋再留下一萬,他們用六萬人馬便可以將我們五萬人馬鎖在山東,還有四萬兵馬可以直殺京城…”手下甲指着地圖對另外幾個還處於暈菜狀態的人解釋道:“很明顯明軍從前一段的攻城戰中取了教訓,不想在攻城上再與我們相耗!

所謂‘兵貴神速”他們這樣做可以避免與我們之間的正面戰,從而可以在最快時間內進抵北京城下!”手下甲計算的很準確,北伐軍自徐州打到兗州用了十天,而從兗州到吳橋卻只用了五天時間,比正常行軍的速度慢不了多少。

“這幫明軍還真是夠狡猾的!”手下甲的話顯然提醒了眾人,手下乙變了臉説道:“用這種部署將我們的兵馬牽制在山東,自己卻去奔襲京師…這樣一來,我們可就完不成堅守三十天的任務了!怎麼辦?”

“要不我們立刻全線出擊,跟他們拼了…”手下丙拍着脯嚷道:“我們有五萬人馬,死磕也能拖住他十天半個月的…”

“慌什麼?”洪承疇瞪了幾個不成材的手下一眼説道:“明軍攻打北京只是其中一個可能…也許是由於前一階段在我們‘節節抵抗’的策略上吃了虧,明軍調整了他們的作戰目標,由光復山東轉為直擊北京城!

如果真是這樣,我們反倒輕鬆了!”

“雖然從京師至金陵一線,主力只有我們這五萬人馬…困住了我們的五萬人馬,自德州往北直至京城就將是一馬平川,無人可擋那剩下的四萬明軍…”看着手下們求知若渴的眼神,洪承疇淡淡地笑着説道:“雖然從態勢上看,我們失去了主動,但明軍就是打到了京城又能怎樣?

憑四萬人馬就想拿下京城?

別看京城只有駐軍一萬餘人,那可都是八旗的鋭,想滅掉這四萬人不容易,但憑北京城的防守,守上幾個月卻是毫無問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