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各種墓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聽錢成這麼説,老鬼就好奇地問他道:“你説這些古代君王是不是有點做賊心虛呢?頗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啊?你要是悄沒聲地葬了也就完了,幹嘛非得大張旗鼓的呢?就跟怕人家不知道似的。”錢成搖了搖頭説道:“這倒不是,面子工程還是要的。就想古埃及一直推崇的信那樣:法老活着的時候是君王,到了陰間也照樣是做皇帝。這在中國,也照樣是這樣啊。要不,怎麼會有那麼多人陪葬呢?

而且,在古代君王是最講究面子工程的。不管在人間,還是到了陰間,這種面子工程是不能丟的。唯一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只有一個人。”

“誰?”我聽錢成這麼説,就問道。

“曹!”錢成説“他是挖空心思將自己的陵墓隱藏啊,建了許多疑冢虛墓。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找到他的主墓在哪裏?”我突然想起來,在回國的時候,看到一張舊報紙上的新聞。就説:“新聞報道不是都説了嗎?找到曹的陵墓了嗎?”

“那都是假的!充其量也就是曹的一個疑冢而已。”錢成説“裏面有曹的屍骨嗎?”我搖了搖頭説:“嗯,你這麼問,還真是沒有。”我想了想又説:“這些古代帝王比較有意思,下葬的時候大張旗鼓。這不就等於告訴人家裏面有多少陪葬品,趕緊來偷嗎?然後卻又挖空心思地用各種機關、暗箭來防盜墓。吃飽了撐的吧?”

“誰説不是?”錢成説“一些大型墓葬,在墓道中佈置毒煙飛箭和先進的輪機,以殺膽敢進入的盜墓者。

若有不知內情或膽大妄為者,一旦進入墓道並觸動秘密機關,毒箭‘皆隨輪機而出’密如雨點,將其殺。若盜墓者曉得內情,只要小心謹慎,想法‘斷其機’,便萬事皆休。任意盜掘。大發橫財了。

鑑於毒箭飛刀法有它的侷限,歷代的墓主們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又發明了一系列連環翻板、鐵索、吊石等反盜墓暗器。

這樣的例子數不甚數:位於蘇州的虎丘劍池,據傳為吳王闔閭之秘聞墓葬。池下暗藏3000柄利劍。漢代趙曄《吳越秋》有記載:‘吳王闔廬死。葬於國西北。名虎丘。穿土為川,積壤為丘——冢池四周,水深丈餘。槨三重,傾水銀為池,池廣六十步。’像武則天的乾陵那樣傾一國之力和集當時最優秀的專家、工匠建造陵墓,並殫竭慮,出謀劃策設置防盜措施的畢竟是少數。

武則天的陵墓之所以歷千年而沒有被盜,除了墓道封閉嚴實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的進深遠遠超過其他陵墓。

盜墓賊若遇到墓道中鐵水澆巨石的情況,通常的破解之法是:大體估算墓道的長度和寬度,然後越過墓道,在接近墓室的山體上斜着向下打,將岩石一塊塊取出,不出半月或一月,即穿透山石,進入墓室。

河北滿城漢墓雖不是盜墓賊盜掘,但是由搞國防工程的解放軍在山中炸石炸出來的,當時所炸位置就是墓頂。武則天之乾陵因進深大,墓道長,石多,若越過墓道在墓室上方的山體一側打鑿眼,勢同鑿一座大山,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則非同小可。

而像徐州北山西漢楚王墓這類的中型墓葬,即使當年在墓道之中填巨石並以鐵水澆鑄。

聰明的盜墓者在不能用牛向外拉的情況下,就會在墓道的盡頭上方斜着開山鑿石,用不了一個月便可鑿透岩層,結局仍然是一樣的。因而,有人面對這種狀況,便絞盡腦汁,另謀高招,以阻止盜墓者進入。於是,製造宮的方式、方法便誕生了。”老鬼聽了哈哈大笑,説:“這特麼不是沒事找事嗎?”錢成説:“這本來就是,再説眼前的這金字塔。

兩年前,埃及考古學家通過‘金字塔漫遊者’機器人考察胡夫金字塔‘王后室’南北通道,發現了兩扇‘門中之門’。此後,胡夫金字塔舊謎未解,反而又添新謎。

兩名法國業餘埃及學考古學家在利用地面穿透雷達等對胡夫金字塔經過20年的研究後石破天驚地著書宣稱,他們已經在‘王后室’下面探測到了一條以前無人知曉的秘密走廊。

他們相信這條秘密走廊正通往除‘國王室’、‘王后室’外第三個不為人知的‘墓室’———如果該‘墓室’的確存在,那麼它不可能被盜墓賊光顧過,因此裏面很可能仍保存着胡夫法老的木乃伊!

不過,當這兩名法國研究者試圖申請到金字塔內部進行更深入的探測時,卻遭到了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的斷然拒絕。

據瞭解,胡夫金字塔內目前包含着三個已知房間。‘國王室’——裏面有一具巨大的花崗岩石棺,人們認為它正是胡夫木乃伊的葬身之處。

不過事實上,如今裏面空空如也。在‘國王室’底下,有一個略小的墓室,它被稱做‘王后室’,儘管科學家傾向於認為它並不是給王后安排的。此外,在金字塔地底下還有一間從沒使用過的小地下室。

然而前,兩名法國業餘埃及學考古學家在經過多年的現場考察後,提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新見解∶在胡夫金字塔內‘王后室’下面,還有另外一個至今不為人知的‘神秘墓室’,該秘密墓室可能正是胡夫法老的最終葬身之所!

如今,他們已經通過地面穿透雷達,探測到了通往該秘室的一條秘密走廊!

關於胡夫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最免費的一種理論認為∶金字塔的內部結構全都經過事先設計,工人們按照設計圖來進行建造。

但多米恩和弗德赫特卻相信,在金字塔建造過程中,設計思路曾反覆發生變化。當古埃及建築師發現原來設計的‘國王室’可能無法承受上面的巨石重量時,就開始重新回到了圖紙上。”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