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少年正長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俗話説小孩子是“記吃不記打”非也。
近8時,蟲蟲放學進家。
“媽,我今晚別指望睡覺了,作業都寫不完。英語10個句子讓寫50遍。”
“怎麼了?”
“今天聽寫,本來我能得9分,因為has寫成have了,得了8分,錯了2個句子。”
“寫錯的同學多嗎?”
“不多。”看着兒子慌忙的樣子,想着他們在學校的緊張,我問:“你們在學校還有玩耍的時間嗎?有因為打鬧被批評的嗎?”
“有!課間又不止玩耍。”兒子毫不猶豫地回答。
“因為打鬧老師批評過你嗎?”
“沒有。”一邊吃飯我一邊問兒子,“還記得你讀四年級時被叫家長嗎?因為捉蝸牛班主任告訴我你可能早戀。”
“記得。不是我玩蝸牛,是數學老師讓我去叫別的同學,被班主任逮着了,愣説我玩,還不聽我解釋。”
“有一次下午語文課上我寫數學卷子被語文老師看見了,立馬給我一巴掌,還把卷子給我了。結果還沒給我發語文卷,我讓我爸複印的。放學時我爸接我,還問我臉怎麼那麼紅,我説是熱的…”兒子説着就哽咽了。
“還有一次我們幾個男生藏在課桌下想嚇唬女生,被老師發現了,説讓我們有本事再鑽一次,結果我們又鑽了,被老師一人踹了一腳。”
…
這些事情兒子當時沒説過,之後也從沒説過。常説小孩子記吃不記打,但兒子對每次挨老師打都記得很清楚,可見他小小的心靈受了多大的創傷,可見那小小的孩子受了多少委屈。蟲蟲屬於不愛動的孩子,也不太頑皮,如果是更頑皮的孩子,小學六年還不知道捱了老師多少次打呢,估計都不會告訴家長,獨自在承受痛苦中掙扎成長。
即使告訴家長,那又怎麼樣呢?難道經常發脾氣打學生的老師自己就沒孩子嗎?難道他們的孩子捱打後作為家長會無動於衷嗎?我想,最起碼應該是憤慨吧。
兒子還説,讀一年級時教語文的那個胖老師,後來才知道就是那個懷了孕的老師還不錯,有一次不小心手上紮了個刺,老師幫他挑出來了。六年級時的班主任脾氣也很好,經常表揚學生,並且很親暱地摸摸學生的頭,拍拍學生的肩…
我替兒子慶幸,小學六年還遇上幾個好老師,當他回憶起小學時光,還有值得回味的知識,還有值得懷念的老師。
但願兒子記住該記住的,忘卻該忘卻的,童年和少年僅留美好。
雖然説成長是件痛苦的事情,但我的兒子還是每天欣欣然地盼着長個、盼着能穿大一號的鞋、盼着體重減輕、盼着變聲、盼着長青痘、盼着長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