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軍事改革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開國百年,有一項最基本的國策從宋太祖時期保一直到滅國都沒有改變,這一項最基本的國策就是抑軍揚文。

所謂抑軍揚文就是無限拔高文臣的地位,宋朝甚至有皇帝和士大夫共天下的説法,可見文臣的地位有多高,在無限拔高文臣地位的同時,無限打壓武將的權利和地位,宋朝的武將基本上沒有任何兵權,所有兵馬調動的權利都在文臣的手中,大部分武將都是傀儡,而大部分宋朝的戰爭統率軍隊的都是文臣,武將的價值在宋朝被壓制在極點,這種情況下大宋的軍事力量怎麼可能強大。

宋朝的皇位得來不正,宋太祖靠欺負周太宗的孤兒寡才登上皇位,而周太宗和宋太祖關係更是好到兄弟相稱,然而就是宋太祖這個兄弟篡了柴家的山河,而宋太祖能夠篡柴家山河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宋太祖有兵權。

有道是上行下效,宋太祖既然能昧着良心篡了家的山河,老趙家也怕有人昧了良心篡了老趙家的山河,所以宋太祖思索了生,最後得出一個武人不可信的結論,直接影響了宋朝了幾百年武人的命運。

大宋軍事上的弱小實在很讓人無語,縱然趙磊率兵馬打過很多勝仗,心裏卻明白大宋兵馬戰鬥力很讓人擔心,就算有犀利火器助陣又能怎麼樣,一個軍事白痴高士堯能將五萬軍斷送還搭上很多的火器,大宋軍事白痴可不是一個兩個,火器的出現讓戰爭更加殘酷,如果不能時間改善大宋的軍事力量,那些出去的火器明天就能斷送掉大宋山河。

所以趙磊毅然決定上書改革軍事,雖然這麼做會引起官家大忌。…皇儀殿中,趙磊的奏本使得朝堂上寂靜無聲,所有官員都愕然看着趙磊,心説趙三石一定是瘋了,而高坐龍椅上的官家趙禎,開始用懷疑的眼光打量趙磊。

“高士堯戰敗,八千將士戰死,兩萬人被俘,兩萬人逃竄,只有三千人返回,兩萬被俘的將士很快投降叛亂的儂智高,逃走的將士寧願落草為寇都不願返回汴京繼續當兵,由此可見朝廷的軍隊已經沒有任何凝聚力和向心力,朝廷軍隊已經到了必須改革的地步,所以臣上本請求強軍。。)”趙磊絲毫不懼官家趙禎的懷疑目光,依然朗聲説道。

官家趙禎狐疑目光不變,卻開始品味趙磊的話,然而興趣的問道:“愛卿覺得軍隊怎麼改革才能強軍。

”官家趙禎心中已經打定注意,只要趙磊提出權武將,就馬上將趙三石貶官為民,蜂呂宋看海去。

趙磊是想改革軍隊,他又不是傻子,肯定不會觸及官家和百官的底線,早有準備的他提出自己的第一個改革要求。

“啓稟官家,高士堯的戰敗時刻提醒我們,文臣統兵必須知曉兵事,果統兵的文臣對軍事一竅不通,就等於親手葬送軍隊,所以臣提議修建大宋軍事學院,採文臣進入學院學習兵法軍陣策略,只有從大宋軍事學院畢業的文臣才能統領大軍,這樣就可以避免統兵文臣不通軍事的可怕後果。”趙磊很聰明,第一條改革要求就點出他無意提高武將位,更無意讓武將掌握軍權,只不過是要加強文臣統兵的能力而已。

趙磊的話讓官家趙禎心裏一鬆,心説原來是這個意思,這個辦法不錯,讓文臣學習兵,就更能減少武將的作用,這麼的辦法怎麼沒有早點想到呢!官家趙禎臉上現出微笑想到。

趙磊果然是聰明人啊!樞密副使龐籍開始嚇了跳,這時才發現趙磊的真實目的,心中開始讚賞想到。

“臣同意趙大人的意見,高士堯戰敗就是因為不通軍事,果個統兵文臣都能通軍事的話,何愁大宋軍事不強呢!”樞密使吳育斟酌一番,覺得趙磊的提議實在是妙,馬上站出來支持趙磊説道。)“趙愛卿這個提議不錯,既然吳愛卿都同意了,朕看就着手準備吧!三司和樞密院權力配合。”官家趙禎當然同意這個意見,馬上拍板決定説道。

“臣官家親自擔當大宋軍事學院院長一職,而大宋軍事學院院長由必須由皇帝擔任。”趙磊這時提出了第二個要求説道。

這個趙三石太鬼了,這種注意都能想到!宰相賈昌朝本來還準備謀劃大宋軍事學院院長,並藉此擴大影響,沒有想到趙磊一個提議就將這個影響力不小的官職給堵死了,誰敢跟皇帝競爭啊!所以馬上熄了謀劃之心。

大宋軍事學院院長等於所有進修文臣的老師,這個職位很微妙而且很燙手,一年兩年還好,十年八,這個院長職位在軍中影響力可大了了,官家趙禎的話,馬上明白過來其中的關鍵,笑呵呵的同意擔任這個職位,並下旨大宋軍事學院院長只能由歷代皇帝擔任。

大原則敲定後,朝堂之上開始商討關於大宋軍事學院小的細節,爭論了天,直到晚膳時間這場議論才結束,至於平叛儂智高的事情,只能留在明天決議了。

這一夜,汴京上百朝臣開始合縱連橫,不停的竄着門子,為即將建設的大宋軍事學院開始奔走,無論是師還是生又或者學院管理人員,一個新的衙門會形成的權利,這份權利如何分配,就要看朝臣之間的角力了。…趙磊沒有打算在大宋軍事學院裏面參一腳,憑趙三石的名聲,大宋軍事學院裏面的老師席位肯定有他的一位,而其他的老師席位他也有很大的發言權,有時候爭奪權利點到為止就好,太過的話就會讓人猜忌。

美美的睡上一覺,第二天趙磊神抖擻的走進皇儀殿,今天要提出的改革思路更加重要,也許會引來一片反駁,早有準備的趙磊當然要養足神應對千夫所指。搜搜)大宋軍事學院的條框已經架起來,細節小事自然有下面的官員處理,果任何事情都讓朝臣歷親為,恐怕會累死很多人,所以皇儀殿上百朝臣只負大的方針政策,其他事情他們才不會去下手。

皇儀殿中很寂靜,無論官家趙禎還是殿中百官都沒有説話,眼巴巴的看着趙磊,不知他今天又能有什麼驚人之言。

在一百多雙的眼睛子下,趙磊微微一笑,走出隊列朗聲説道:“臣繼昨天奏本,希望官家和朝廷能夠提高將士待遇,達到強軍本,並將將士俸祿分為三等,以示公正。”趙磊説完,開始描述他的改革構想,在他眼裏,今大宋的將士社會位和經濟收入都太低,導致本無人願意參軍,百萬軍一半是軍户出身,另一半都是犯人出身,軍户位地下,而且老弱過多,而犯人絲毫沒有國家榮譽,一旦戰事失利就會競相投降,所以軍隊的改革已經刻不容緩。

趙磊一番話點出大宋軍隊目前最嚴重的問,官家趙禎聽完趙磊的一番話,居然坐直身體,認真的開始聽着趙磊接下來的話。

“大宋有大軍一百多萬,最鋭的還是汴京八十萬軍,然而八十萬裏面多少軍户出身的老弱,多少吊兒郎當的犯人樞密院的大人們最清楚,軍户忠心可嘉但戰鬥力不強,犯人年輕力壯卻沒有多少忠心可言,高堯的一場失敗將這些問暴在朝廷的面前,今朝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解決這些問。

臣三思索,覺得這些問並不難解決,首先是軍户老弱的問題,軍隊完全可以清除老弱…”趙磊的話剛剛説道這裏,馬上有人提出疑惑説道。

“趙大人,大宋軍中有多少年過五十的,有多少身體傷殘的,有多少體弱多病的你真的知道,果這些人都剔除出軍隊,至少有二十萬人會被剔除,這二十萬人如何安置,留下的空白何填補呢!”樞密院一個知事郎這時站出來對趙磊問道。

二十萬老弱病殘!沒有在樞密院幹過的朝臣聽到這個數字嚇了跳,心説怪不得朝廷老是打敗仗,這軍中居然有這麼多老弱病殘,這些人戰鬥力幾乎可以忽視,戰鬥力失這麼多,不打敗仗才怪。

“本官不覺得這些人必須要安置,本官所知所有的老弱均出於軍户,所有的軍户都有自己的屯田,生活本不成問,果不是軍户必須要服役,恐怕這些老弱早離開軍隊了,為什麼非要安置呢!難道軍户的屯田都沒有了,被樞密院的官員私了。”趙磊已經決定改革軍隊,當然要動動軍中那些地霸,所以語言毫不留情的冷厲問道。

趙磊一番話讓很多人恨的牙癢癢!大宋律法規定,個軍户有上等良田五畝、下等貧田五畝,總共十畝土,這些土不得買賣、不得徵收農税,完全是軍户的私田,然而立國百年的大宋在這方面完全腐爛了,今大多數軍户的屯田都被權貴私,這些軍户出身的老弱一家子都靠微薄的俸祿生活,所以就算老弱病殘都不肯離開軍隊,因為一旦離開軍隊一家人都失去生活保障,今趙磊算是揭開了這個傷疤,讓很多官員開始含恨的同時更恐懼起來,果朝廷要徹查這件事情的話,不知道又要有多少官員丟掉烏紗帽呢!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