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蒙蔭考希文設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城皇議殿中氣氛陰沉壓抑,殿外燦爛的陽光依然不能禎臉上的陰沉。
黑着臉的官家趙禎,皺眉怒容坐在龍椅之上,他的下面,朝廷百官有喜有憂,心情複雜的站在下面。
趙磊無喜無悲一臉漠然的站在百官的前面,他的左邊是一臉喜的參知政事范仲淹,而前面則是同樣漠然沒有表情的宰相呂夷簡。
蒙蔭官員試考結果出來了,二百六十名蒙蔭官員試考,然而通過的人卻只有五十個,其中有一百多個官員本就是垃圾,一篇策論寫的亂七八糟,讓閲卷官以為是八歲小孩的塗鴉呢!
蒙蔭試考的成績如此“出”使得朝廷成為汴京百姓的笑柄,自從消息
漏之後,官家趙禎的臉
就拉了下來,到了今天例朝,所有人都知道了蒙蔭試考的結果已經傳到民間,成為百姓茶餘飯後的笑談,再結合官家趙禎的臉
,百官知道,今天的例朝又不好過了。
“你們説,那二百一十個沒有通過試考的官員該怎麼處理?”官家趙禎語氣冷厲的對殿下百官問道。
官家趙禎沒有點名要求回答,下面的官員都小心翼翼的將頭垂的更低,沒有一個人願意當出頭鳥。
范仲淹這個時候也開始有些心煩了,雖然挖出一批蛀蟲,但這批蛀蟲的數量有些多,質量也有些高,連呂夷簡的兒子呂公弼也沒有通過試考,整個大宋需要參加試考的蒙蔭官員多達千人,如果只能通過五分之一的話,就要有八百人需要處理,而這些人。都有着深厚的背景,否則怎麼可能被官家賜出身而蒙蔭呢!這麼多有深厚背景的官員需要處理,如何處理成為范仲淹心煩地主要原因。
范仲淹心煩,官家趙禎更心煩,他沒有想到那些蒙蔭官員如此無能,這次蒙蔭官員試考的考題是官家趙禎親自出的,很簡單的考題,但那些無能的傢伙偏偏不能通過,導致八成的官員需要處理,這麼多的蒙蔭官員。影響太大,如果處理也成為官家趙禎為難的原因。
“沒人願意説是吧!呂相,你身為執宰,説説自己的看法吧!”官家趙禎看着沉默的百官,直接開始點名説道。
“啓稟官家,需要處理地官員裏面,有臣那個不肖之子,為了避嫌,臣還是不説為好。”呂夷簡對此早有準備,馬上將自己兒子推出來堵住官家趙禎的嘴説道。
官家趙禎這時才想起來。呂夷簡的兒子也在處理官員之中,這事情的。一國宰相的兒子要被處理了,而且是沒有罪名的處理,范仲淹這件事,辦的有些過啊!
“王愛卿,你覺得應該怎麼處理那些官員呢?”官家趙禎看着試考結束之後從華山匆匆趕出來的參知政事王素説道。
“啓稟官家,蒙蔭改革和蒙蔭官員試考一直由範大人負責,臣不好多言!”王素不傻,知道如果回答官家趙禎的話,無論處理輕重,都會讓百官嫉恨。所以他一個推手就將事情推到范仲淹那裏,説什麼也不會回答這個問題。
官家趙禎無奈的掃視着下面地百官,卻發現幾乎沒有和范仲淹一條心,除了堅持新政的那些人外。范仲淹已經被孤立起來,一個小小地蒙蔭官員試考都找不到足夠的官員監考,新政的阻力真的那麼大嗎!
范仲淹這時也想明白。他在朝堂之上是休想得到助力,既然想功成名就,那麼得罪人的事情,還是他自己來乾的好,所以范仲淹馬上走出對列,拱手對官家趙禎説道:“啓稟官家!臣以為,蒙蔭官員雖然其長輩有大功於社稷,但官家和朝廷已經厚賜那些人,再蒙蔭其子侄多次一舉,如果蒙蔭官員果有其才還好,對那些無才無能之官員,應罷其官,去其職,以正官場之風。”官家趙禎聽完范仲淹的話,再次掃視一邊朝堂之後,淡然對下面問道:“範愛卿的話,諸位可有異議?”殿中依然無人出聲,然而不少人將眼光朝宰相呂夷簡看去,畢竟這次處理的官員中呂夷簡的兒子也在其中,如果兒子罷官身為老子地呂夷簡不説話,那麼其他人估計也不會反對范仲淹的意見。
“官家!老臣不反對範大人的提議,卻對範大人這次試考的內容有很多好奇之處。”呂夷簡緩緩地抬起頭淡然的説道,而他的開口,説明範仲淹主持新政以來,呂夷簡開始了第一次面對面地碰撞。
“不知宰相大人為何好奇?”范仲淹聽到呂夷簡開口,卻彷彿早有準備的自信説道。
“魯安魯大人想必範大人不陌生吧!”呂夷簡語氣依然緩慢,看上去很沉穩的對范仲淹問道。
“以故宰相魯宗道之子魯安是這次參加蒙蔭官員試考的考生之一,下官自然不陌生。”范仲淹眉頭一挑看着呂夷簡説道。
“魯安魯大人這次也沒有通過試考,是否有這回事啊!”呂夷簡看着范仲淹沉聲問道。
“不錯!魯大人字跡模糊潦草不好辨認,所通過試考。”范仲淹認下呂夷簡的問題説道。
“範大人可曾想過,魯大人右手有疾,是當年河北天災之時,為救護百姓而受的傷,如今户部存有當年河北上萬百姓為魯大人上的萬民書,如今魯大人本不能持筆寫字,公文全靠幕僚代筆,讓魯大人去親自參加蒙蔭官員試考,未免強人所難了吧!”呂夷簡拋出他想好的第一個打擊范仲淹的理由緩緩説道。
“有這種事!”范仲淹微微一愣,愕然對尚書户部侍郎問道。
聽到尚書户部侍郎肯定的回答,范仲淹心中知道這次麻煩了,魯安這個口子可能成為呂夷簡他們這些反對派攻擊的藉口。
想到這裏,范仲淹連忙彌補錯誤説道:“這次蒙蔭試考太過匆忙,很多問題我們考慮不周啊!既然魯大人右手有疾。而且是為民而殘,那麼這次試考魯大人就排除再外,無須通過之説了。”
“範大人這麼快就想推責任嗎!魯大人雖然調回汴京,但在河北民間威望甚高,如果讓那些人知道魯大人的事情,某些人一定會臭名遠揚的。”杜衍這時站出來對范仲淹朗聲譏諷説道。
“無知者不罪,這件事情是本官地錯,卻不是故意的,本官會親自和魯大人道歉。”范仲淹很光的認錯説道。
“説不定沒有通過試考的蒙蔭官員,很多都有內情呢!範大人是不是再全部清查一邊。人不能總在無知中度過啊!”呂家三子呂公着這時站出來同樣以譏諷的語氣對范仲淹説道。
“好了,這件事情不怪範大人,要怪只能怪試考準備的太倉促了,對了,本官還有一個問題要請教範大人。”呂夷簡突然站出來呵斥呂公着之後,對范仲淹問道。
—“宰相大人請説。”范仲淹恭敬的説道。
“如果有人蒙蔭為官,向來清正廉明,從八品縣丞幹到一府知州,無論民間和官場,名聲一項很好。政績也十分突出,地方上興修水利、重視農桑。到京中一心為國,兩袖清風,如果這種人不能通過蒙蔭官員試考,範大人有什麼看法。”呂夷簡沉穩的看着范仲淹問道。
呂夷簡的話説出來之後,殿中眾人才明白,原來呂夷簡在抨擊蒙蔭試考內容,不能不説呂夷簡這番話很毒辣,大宋可不少政績突出然而學問不突出的官員,治理地方可不是詩作詞,以前大宋科舉考地就是詩詞。結果考出來的官員
通詩詞卻無力政務,而范仲淹這次試考,偏偏詩詞佔地比例不小,而政務卻幾乎沒有。呂夷簡説得這種情況肯定會出現,好官和好學生絕不能劃等號,抨擊蒙蔭試考。就等於抨擊新政,一旦蒙蔭試考作廢,范仲淹的新政,也就別繼續了。
“希望這次蒙蔭試考通過的官員,不是那種只會詩作詞的無能官員,記得範大人政審時候可是罷掉很多這種官員,如果這次蒙蔭試考選拔出來的是這種官員,範大人可算是瀆職了。”濮安王趙允讓這時在一邊陰沉的低聲説道。
“怎麼可能,這可是按照科舉的試考標準舉行的試考,那些有才之人,絕對會通過這次試考,至於不能通過的,絕對有問題。”范仲淹用科舉地名義堵死呂夷簡和趙允讓的意見説道。
“如果這次試考真地將才幹官員拒之門外呢?”呂夷簡臉上出笑容説道。
“如果這次試考真的有問題,那隻好重考或者減輕沒有通過試考官員的處罰”范仲淹猶豫一下,對呂夷簡回答説道。
“範大人説的好,啓稟官家,兵部員外郎向統蒙蔭為官,政績突出,外方地方更是萬民愛戴,如今卻通不過蒙蔭試考,可見蒙蔭試考弊端極大,無法通過的官員也不盡是無能之輩,所以臣以為,這次沒有通過蒙蔭試考的官員,降職一級,待明年再考,如果明年依然不能通過,再行罷官不遲。”呂夷簡終於説出他的最終目標對官家趙禎説道。
“呂大人説得不錯!不過臣這次是按照嚴格的科舉試考標準進行的試考,儘管如此,卻依然擁有弊端,不能選拔真正的人才,所以臣以為,朝廷地科舉還需改革,策論並不能完全表達考生的能力,應該加大施政、風俗々雜等方面的重量,繼續減輕詩賦的比重,才能為大宋選拔更多地人才。”范仲淹突然藉着呂夷簡的話,提出改革科舉的建議説道。
“臣支持呂大人和範大人地意見!”歐陽修這時突然站出來朗聲對官家趙禎説道。
完了!被范仲淹利用了,原來范仲淹舉行蒙蔭試考的目的,竟然是為改革科舉做準備,一場蒙蔭試考既打擊了蒙蔭官員,又為科舉改革埋下引子,還將老夫套了進來,好高明的招數!呂夷簡這時傻眼了,馬上明白過來范仲淹的想法,卻已經來不及後悔,心中苦笑的無奈的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