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賞瓷大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賞瓷大會”如期舉行,鈞州郡王向忠輝擔任鈞窯瓷器監造重任,絲毫不敢馬虎,他早早派人來到鈞州城南的街頭,打掃街道佈置會場,又派人將今年備選入宮的一百零八件上等瓷器安放在覽物台上,以備評判。

南來北往的客商吃過早飯,便陸續往這邊趕來,街上販夫走卒更是趕着來看熱鬧,即便是不懂瓷器的平民百姓也像趕廟會一般前來瞧個新鮮,向忠輝調來王府的家丁和駐守鈞州的官兵,在會場周圍嚴加戒備。

“賞瓷大會”是鈞州一年一度的盛會,可謂是萬人空巷,鈞州城裏於瓷器燒製的能工巧匠就不下千人,每年各個民窯產出的瓷器高達十萬件之多,然而六口**官窯每年只有三十六件瓷器被選入宮中,其他的次品全部砸碎銷燬,不準入民間,這些瓷器老百姓是沒有什麼福分享用了,他們過來無非湊個熱鬧,聽個響聲。

柳逸玄和靈兒吃了早飯也急急忙忙往這邊趕來,因為向忠輝之邀,柳逸玄要擔任瓷器評判一職,為這一百零八件待選的瓷器投票推薦。柳逸玄和靈兒擠過人羣,匆忙跑到高台之下,看到向忠輝和王府的幾個管家在那邊忙碌,就慌忙過去打招呼。

“哎,老千歲,我們來了!”向忠輝回身來看,見是柳逸玄和靈兒,連忙笑道:“柳公子果不食言,還是早早的來了!”

“是啊,老千歲之邀,晚輩豈敢失約!”

“那好,柳公子少年才俊,能來為老夫分憂,實在是,只是各位評判大人都還未到,你且到那邊坐席上喝茶休息,待老夫忙完這邊便去招呼!”柳逸玄這才知道,原來這“賞瓷大會”過了巳時三刻才正式開始,那些應邀而來的收藏界的名家達人們都還沒到,柳逸玄只好和靈兒找了個座位坐下。

“玄哥哥,這麼多人都是來看什麼的啊?”靈兒見圍了這麼多百姓,不去擺攤賣貨洗衣做飯,都擠到這個地方來,到有些奇怪。

“他們都是來看砸瓶子的!”柳逸玄笑道。

“砸瓶子的?”靈兒不解,歪着腦袋問他。

柳逸玄指着台上的那些瓷器説道:“看見那些瓶瓶罐罐了嗎?那些都是今年新燒製的瓷器,總共一百零八件,每式三件之中,只選出一件運到宮中,其餘的全部都得砸碎!”

“幹嘛要砸碎呢?好不容易燒出來的?”

“哼哼,你問我呀?還是回去問你那父王去吧!”靈兒聽他話裏有話,眉頭一皺瞪了他一眼,裝作生氣不理他。

“生什麼氣啊?本來就是嗎?這些瓷器只供你們皇族使用,像我們這些普通小市民只能眼饞一下,這些玩意兒要是能傳到我們那個年代,哪個都得價值連城,只可惜我一時也沒法回去,不然非得帶上幾個不可!”

“你要回去?那你還帶我回你們家嗎?”靈兒聽他説要回去,連忙又問他。

“帶你?帶你幹什麼啊,你都沒那台子上的花瓶值錢!還沒事跟我置氣,我才不帶你呢!”靈兒聽他這麼一説,柳眉倒豎,哼了一聲“你就跟着那些花瓶過去吧,以後別再找我!”説完抹淚,起身就要走。

柳逸玄立馬攔住,説道:“哎哎哎,你這人咋那麼不識逗呢?我是跟你説着玩的,我要真能回去,不帶誰也得把你帶回去,我還得讓我爸媽看看你呢,行了,別生我氣了,這麼多人看着呢!”二人正説話間,卻見街上來了許多轎子,幾個官兵從人羣中分開一條道路,讓轎子裏下來的人紛紛入場。

柳逸玄抬頭看了看,知道是今年請來的瓷器評判來到了會場,小聲説道:“小小的評判用得着這麼大的排場嗎?淨來這些虛的!老子也是評判,還不是走着就來了!”正嘀咕着就見這些人往評判席走來,柳逸玄看他們各個得意洋洋神采奕奕,年齡多是中年長者,有的客商打扮,有的儒者裝扮,還有些頭髮花白的老人拄着枴杖,一看就知道是收藏界的前輩。

柳逸玄和靈兒忙起來讓座,扶着一位鶴髮老者坐下,那老人看這後生尊老懂禮,也連連謝他。

“老夫年紀大了,走路不便,有勞小哥了!”

“沒事沒事,您是前輩,我們小輩理應如此!”老者見柳逸玄舉止不俗,忙來問他:“你也是來當評判的?”柳逸玄嘿嘿一笑,説道:“晚生也是受老千歲之邀,就來湊個熱鬧,還請老先生多多賜教!”老者一聽他這般年紀,也被老郡王邀請過來,不到後生可畏,連忙施禮,説道:“失敬失敬!”柳逸玄笑道:“不敢不敢,您是前輩,我是晚輩,承受不起!”鈞州郡王向忠輝見各位評判皆已到位,連忙走到台上,旁邊有位力士擊鼓三聲,示意全場肅靜。各位評判一見老千歲上台,也都紛紛站起來往台上望去。

柳逸玄一看全體起立,以為要奏國歌了,也慌忙起來去瞧,畢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也不知這北宋的人開大會是什麼程。

果然不出所料,這種萬人聚會怎麼能少了這些儀式,只不過不是奏國歌而已,向忠輝從台子正中間的香案上取來一道聖旨,對着台下的眾人大聲宣讀。柳逸玄見眾人跪拜聽旨也跟着跪下,只聽他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鈞州之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承三皇之脈,秉五帝之德,乃中原富庶之鄉。鈞窯瓷器,澤鮮亮,質地良,乃是瓷中品,朕承上古堯舜之志,體恤鈞州工匠技藝之,特命鈞州官窯為大內燒製各式瓷器,凡入選宮中之佳品,每件賞白銀千兩,各窯燒製費用皆由工部支出,着鈞州郡王監管瓷器營造、挑選、押運諸事,欽此!”圍觀的百姓們低頭下拜,也不知聖旨説的是什麼,見前面當官的謝恩之後站了起來,也都跟着起來拍打衣服上的塵土,現場pm2。5頓時超標。

柳逸玄和靈兒只顧着貪玩,伸着脖子往台子上去看,參加此次“賞瓷大會”的不光有鈞窯的各類官員,還有汝窯、定窯、哥窯的許多營造官員都被邀請過來,各個官員按官職大小安排在主席台就坐,負責監督瓷器評選的整個過程。

向忠輝見時辰已到,忙走到評判席這邊,包括柳逸玄在內的三十六名評判皆起身候。向忠輝笑容滿面,向大家點頭示意,説道:“今賞瓷盛會,本王還得有勞諸位的法眼,從這待選的瓷器中選出三十六件品,希望諸位齊心協力,不要辜負聖上的重託才是!”各為評判點頭應是,紛紛表出決心,絕不辜負聖上的重託,柳逸玄作為最年輕的瓷器評判,早就被這些老夫子們看在眼裏,紛紛走來跟他探討。向忠輝忙走到柳逸玄旁邊,向大家介紹:“這位柳公子年紀輕輕,卻也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前些子到我府上拜訪,老夫見他學識廣博,出口不凡,深諳古董收藏之奧義,老夫見他是個可造之才,特請來和諸位一起擔任此次盛會的評判,柳公子,你也要多和這些前輩們一下,他們可都是在這行裏混了幾十年的老狐狸了!”幾位評判聽到老郡王的話,紛紛大笑起來,柳逸玄見狀也是一臉苦笑,連忙説道:“老千歲謬讚了,晚生才疏學淺,不知天高地厚,還得各位前輩多多賜教才是!”於是一幫人酸溜溜的客套了半天,才開始辦正事。

瓷器的評選方式類似於後世的不記名投票制,每個待選瓷器前面擺放一個空碗,每位評判又會分到三十六枚錢幣,各位評判來到瓷器面前仔細鑑賞一遍之後,給認為最好的一件展品投上一幣,最後得幣最多的瓷器被選出入宮,其餘的將作為廢品。

給位評判分好錢幣往覽物台這邊過來,那些常來參加“賞瓷大會”的人也都心裏清楚,這些待選的瓷器也是挑細選出來的,各個之間相差甚微,除了有些釉略有偏差,至於胎質和光澤幾乎完全一樣,這些人投起票來非常隨意,很快就結束了任務。只有那些首次參會的評判才會將各類展品仔細比對,反覆遲疑,一時拿不定注意,跟其他人還要討論一番,有的意見不同還要爭吵一頓,儼然是一種學術氛圍。

向忠輝看到這些評判們意見不同,針鋒相對,生怕他們一時惱了起來傷了和氣,忙過來勸和壓陣,最後雙方也沒得出一致的結論,於是各投各的。

柳逸玄竄在人羣之間,確實對這些燒製的瓷器愛不釋手,鈞瓷最有名的釉是天青五彩,不同的顏完全是據瓷器出窯時和外界不同的温度之差窯變而成,是一種天然的顏,所謂:“雨過天晴雲**,夕陽紫翠忽成嵐”便是對鈞窯釉最好的形容。柳逸玄真為古代勞動人民的辛勤智慧所震撼,也為我們民族能為世界創造出這種集工藝和天然於一身的藝術作品而深自豪,瓷器(china)是中國的名片,也是中國的名字。

賞瓷大會熱熱鬧鬧的進行着,而有一個人卻沒有心情來參加,他就是鈞州知府王孟海,此時的王孟海正在府衙等候朱太師的回信,他一邊安排手下的人在場邊緊盯着柳逸玄的舉動,一邊又在府內焦急的等待,因為昨天派出去的信使即使快馬加鞭,也得午時之後才能趕回,王孟海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沒有他岳父大人給他撐,鈞州郡王和柳安國他一個也不敢得罪。

王府的僕人確實也真賣命,馬不停蹄從京城趕回鈞州,鴻來客棧的孫萬里早早就到北門口等候,見信使回來急忙接過書信,換了一匹快馬本府衙而來。

“大人,大人,老太師的回信到了!”孫萬里剛進府門就扯着嗓子喊道。

王孟海一聽老丈人的回信到了,立馬出了院門,見孫萬里着氣跑來,手裏拿着一個信箋,忙接了過來拆開。

王孟海從頭到尾將信箋看了一遍,出一臉壞笑。

“哈哈,好!太好了,來人吶,跟我到‘賞瓷大會’去抓人!”正是:今還是座上客,明朝便成階下囚!畢竟柳逸玄又會遇到何種麻煩,且待下文。

(三鶴認為,一本小説不應該只讓讀者讀出情節,也應該讀出文化,三鶴在努力,也請讀者收藏支持!謝謝)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