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換韓進自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就好像明朝朱八八廢了丞相自己大權獨攬一樣,他覺得他沒問題,他是五百年一出的聖人不假。
可是他的子孫怎麼可能各個都跟他一樣一頓飯吃家常四菜一湯一天批閲十幾個曉是奏章啊?”
“我倒是覺得這和官僚本身只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造成的,要是官僚都從民間選舉就好了。”
“撲哧…”美婦人突然笑了起來“從下選舉?選舉能解決官僚的惰?
你想多了吧?作為一個長者,我有必要給你傳授一點人生經驗,你見過村民選村長嗎?”
“見過啊。我一個哥們兒就選了村長啊。”史文俊的堂兄就是他們南區某村的村長,和韓進相當絡,他選村長的演講稿子還是韓進給寫的呢。
“村長選舉之前要先拉票,説白了,就是每家每户發米發麪髮油發雞蛋,選上了之後再把村裏的款子中飽私囊掉彌補虧空,剩下的吃肥自己。
村民們麼,投票的時候一個個慌着往家搬東西美滋滋,選出來之後再罵街説村長混蛋,如此循環。別説村長了,台灣的‘總統’選舉,也是這麼個套路,一模一樣。
你説這種東西能解決問題?添亂還差不多。真要是各級衙門口都這麼玩兒,我看,這大清國是藥丸啊。”
“這個…”韓進心裏想了想,的確如此,要是不能中飽私囊有賺頭,傻子才去自己掏包給農民們發米發麪髮油發雞蛋呢“歐美國家不都這麼來麼?”
“歐美?那是那一幫拿了美國基金會黑錢的壞種瞎吹的。英法美德意,有一個算一個,沒一個搞全面直選的,都是間接選舉,選出來的也是政務官。
只是當擺設的,真正做事的,是事務官,美國法國德國這些革命過的國家還好,事務官是試考考出來的,勉強有點兒華夏科舉的意思。英國本的事務官甚至都是世襲的,尤以
本為甚。”周雪梅搖搖頭“一個律師或者演員,昨天還在打官司演戲,靠嘴皮子利索會吹牛
忽悠一大羣人,今天上來就能當省長市長甚至國家元首?
你信麼?相對而言,還就華夏這種事務官化的政府,試考考出來的基層事務官積累政績經驗一點點往上爬最靠譜,比選幾個明星政客過來瞎指揮靠譜多了。”
“那官僚體系和老百姓零和博弈怎麼辦呢?”韓進冷汗都下來了“明朝怎麼完蛋的你知道嗎?”周雪梅帶着一股玩味地神態看着他。
“李自成那個郵遞員失業了以後武裝討薪麼。”韓進吐槽道。
“子在哪兒?在於官僚無節制的橫徵暴斂加中飽私囊,大明朝永樂年收糧食能收五千萬石,崇禎年只能收到三百來萬銀子,合不到一千來萬糧。
只是永樂年的五分之一不足,户部的倉庫能跑耗子,大耗子啊,然而,從百姓手裏收上來的,卻是永樂年的好幾倍甚至幾十倍,有些地方跟民國時期一樣加派了幾十上百年,甚至有的地方加派到了崇禎二百多年。
李自成打進北京的時候,崇禎要百官捐銀組織守城,全京師上下大小官僚們哭爹喊娘自稱砸鍋賣鐵才捐出來才十幾萬第兩章:李自成進城後拷餉拷出了七千萬兩銀,是崇禎年入的二十來倍,把他自個兒都嚇了一大跳。
這還只是京城一地,整個大明朝啊,税都收到官僚們的包裏了,前線打仗的將士幾年不發薪水,口糧都得自己想辦法,就這百官們還見天兒哭窮,崇禎爺這哪是明思宗啊?明明是明慘帝。他要是知道了這事兒恐怕要跳起來打土豪劣紳了,公帑都鑽進一幫米蟲的
包裏了。
這才是大明朝完蛋的本原因。”
“姐,你知道的還真多。”韓進對這美婦人佩服至極,要説事情,他大概都知道,但是這麼詳細的數字他就不瞭解了。
“我平沒事幹就喜歡看史書。”周雪梅接着講道:“所以你看,官僚體系的確有這個問題,但是你知道崇禎之前的大明朝是怎麼解決的麼?”
“這個還真不知道。”韓進搖搖頭。
“政治的核心在於制衡,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美婦人看着韓進的眼睛道:“明朝建立以後,朝堂分成三個派系,勳貴、文臣和閹黨。
這三個派系相互制衡,皇帝居中做調停人縱覽大局,所以基本出不了什麼亂子。英宗土木堡之變,大明朝的勳貴死傷得只剩下仨瓜倆棗元氣大傷,直到明亡都沒恢復元氣,就只剩下閹黨和文臣鬥法了。
好在,只要還有這兩撥人在,皇帝的權威就不會受到威脅,所以你可以看到正德在深宮裏玩兒豹子,嘉靖修道觀煉仙丹,天啓沒事兒做木匠,就這樣,朝政也不會完全失衡。
可惜啊,崇禎個敗家子兒上來就把閹黨砍了,連帶着他自己的天子親軍錦衣衞也一併受了池魚之殃。閹黨一倒之後,東林們‘眾正盈朝’,官僚們沒了制衡就跟沒拴鏈子的野狗一樣。
可不就撒開了咬人麼,文官們了,把大明朝這病軀上的
給吃得那叫個乾淨啊。不到百年時間,大明朝從一個三輪車變成了自行車,又變成了獨輪車,大廈徹底傾覆,順帶連着神州也一起陸沉。”
“你的意思就是,解決官僚怠政和解決腐敗一個路子?都要靠閹黨制衡?”韓進終於明白周雪梅要説什麼了“對。只不過今天靠的不是閹黨,而是紀檢委,組成和名字不一樣,作用一樣,”周雪梅笑道:“你看,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你別説,還真是這麼回事兒。”